彭明錦
摘? 要:線段圖教學方式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將其合理地應用于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中,可以貼近學生生活,調動學生的參與興趣,使學生在教師的鼓勵和引導下主動思考、認真解題,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基于此,本文將著重分析線段圖應用的重要性,進而探究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中如何有效應用線段圖。
關鍵詞:線段圖;小學階段;數學教學;解決問題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的有效實施是非常重要的,不僅能夠幫助學生解決學習難題,還能夠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應變能力、學科素養等,促進學生綜合性發展,同時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為了達成這一目標,需要選用適合、可行的教學方式,增強自身數學學科學習的自信心,促進學生思維能力、解題能力、分析能力等方面的發展,讓學生獲得成就感。
一、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中線段圖運用的重要性
小學數學學科中線段圖主要是有幾條線段組合在一起,具體表示應用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可幫助學生更好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應用線段圖解決數學問題是非常適合的,可以幫助學生尋找解題思路,快速且準確地解決問題,增強學生數學學科學習自信心。
(一)符合學生的認知層次
詳細了解小學生數學問題解決實際情況,發現諸多小學生不能理解題意形成解題思路,無法靈活運用數學知識解答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學生學習自信心,使之對數學學科產生抵觸情緒,消極對待。究其原因,主要由于小學生認知能力、理解能力及學習能力與數學問題不匹配。將線段圖應用于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中,鼓勵學生利用線段圖來表示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如此可讓學生了解題意,明確考察的重點,運用相應的知識來解答應用題,得出準確的答案。從這一方面來講,線段圖的應用能夠簡化應用題,讓題意更加清晰明了地呈現出來,以便學生了解數量關系,快速解題。
(二)簡化數學習題
應用題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難點內容,很多學生雖然能夠扎實地掌握數學知識,但卻不能靈活地運用數學知識來解答應用題。在解答應用題時常常無從下手,導致他們無法正確解答,影響成績,也易打擊學生學習積極性。而在數學解決問題教學中,教師注重組織學生利用線段圖來分析應用題,首先根據問題來繪畫線段圖,在線段圖上標明已知條件和問題,即可說明數量關系,明確考察的知識點,運用知識點來探究正確的解題思路,準確解答問題。充分說明線段圖的應用可以簡化應用題,讓學生了解問題提出的本質,即考察的知識點。
(三)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及問題解決能力
貫徹落實素質教育理念,優化創設小學數學教學活動,在教授學生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各項能力、學科素養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的創設,符合新課程改革要求,但要想更好地培養學生各項能力,還需要運用線段圖,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嘗試運用線段圖來思考應用題,使之理解題意,從不同的角度來分析問題,探尋解決問題的正確思路,從而準確解答問題。這一過程中學生發散思維、分析探究,對于強化學生的思維能力、問題解決能力有極大的幫助。
二、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中線段圖合理運用的做法
只有學生掌握正確的解題方法,才能夠在面對不同類型應用題時游刃有余,準確解答。而對于小學生來講,線段圖方法的應用是最為恰當的,能夠借助直觀的圖線厘清應用題的數量關系,讓學生尋找到正確的思路,找到解題辦法。將線段圖有效應用到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中的方法如下。
(一)利用線段圖,幫助學生理解題意
數學解決問題教學中,引導學生自主解決應用題,首先要讓學生從題目中提取有用信息,通過對信息的分析,了解題意,明確應用題的側重點,運用適合的知識點來尋找解題思路。通過對小學數學教材內容的研究,發現應用題基本上與生活實踐相聯系,通常借助生活現象或者生活案例來提出已知條件及問題,這就需要學生能夠在題目中尋找到數量關系,并將其表示出來,之后從不同角度分析數量關系,探尋解題思路。提取題目中有用信息,讓學生準確理解題意的過程中,可以鼓勵和引導學生嘗試利用線段圖來表達題目,直觀、形象的數量關系的呈現,即可讓學生明白題意,根據已知條件求解。例如教師給出的應用題為“操場的一個球筐內裝有乒乓球35個,另一個球筐中裝有的羽毛球數量是乒乓球的2倍,那么羽毛球數量為多少?”首先教師先畫出一段線段代表乒乓球數量,之后將重點放在羽毛球上,引導學生思考“羽毛球數量是乒乓球的2倍”這一已知條件,鼓勵學生在黑板上畫下羽毛球數量的線段,那么線段圖即可呈現羽毛球和乒乓球的數量關系,此時學生通過簡單的乘法運算,即可得出答案,即35×2為羽毛球的數量。線段圖的運用,不僅讓學生更容易理解題意,準確解答,還能夠讓學生克服數學難點,更加輕松地、有效地學習數學知識,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二)利用線段圖,引導學生構建模型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中,小學生的認知層次、理解層次、學習層次相對較低,使之難以深入地思考問題,運用邏輯思維尋找正確的解題思路。針對此種情況,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利用線段圖來構建數學模型,從不同角度來分析題目,如此可讓學生能夠找到數學問題的突破點,恰當地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相對復雜的數學應用題設置中,常常會提出與題目解答無關的已知條件來迷惑學生,如若學生一直將自己困在這一已知條件運用上,將難以找到正確的解題思路,利用線段圖逐一表示已知條件,一方面能夠簡化題目,另一方面能夠清晰、準確地反映已知條件,讓學生借助線段圖構建的數學模型來解決問題。例如某農民伯伯在一條50米長的道路一側栽種樹苗,樹苗的平均高度為1.2米左右,道路兩端均在栽種樹苗,一共栽種6棵樹苗,相鄰兩棵樹苗之間的距離相同。那么,兩棵樹之間的距離為多少米?這一問題中無效信息為1.2m左右的樹苗高度。但某些學生在不理解題意之前容易被以上信息所迷惑,導致他們容易產生解題困惑,難以探尋正確的解題思路,快速且準確地解答問題。教師鼓勵學生利用線段圖來表示題目,這一過程中教師適當地引導學生,讓學生構建正確的數學模型,即可清晰地反映已知條件和未知條件,此時學生可以利用減法和除法,準確地解答問題。
(三)利用線段圖,培養學生數學思維
小學生身心發展剛剛開始,良好地教授和培養學生,幫助學生形成數學思維,有利于學生未來更輕松地應對深奧的數學學科知識學習,使其逐漸完善數學知識結構,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和學習問題。
三、結語
數學學科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能夠掌握數學知識、形成數學思維,靈活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為此,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數學教學不應一味地教授學生數學知識,更要注重培養學生數學思維,幫助學生尋找到適合的學習方法。為此,在數學解決問題教學中教師應改變教授學生某一道應用題或者一類應用題的教學方法,而要注重培養學生數形結合的思維,鼓勵和引導學生利用線段圖來分析應用題,明確題目隱含的數量關系,尋找正確的解題思路,運用所學知識點來準確解題。
參考文獻:
[1]黃慶偉. 畫線段圖在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 科教導刊-電子版(下旬),2019(02):215.
[2]叢盛楠,許紅梅. 線段圖在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中的應用[J]. 基礎教育研究,2021(03):71-72,77.
[3]盧清榮. 在線段圖學習中促進數學語言轉換——以蘇教版三下《畫線段圖解決問題》的教學為例[J]. 江蘇教育(小學教學版),2018(07):55-57.
(責任編輯:胡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