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文化意識;初中英語;教學實踐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文化則是語言的背景,要想掌握英語交流與應用能力,需率先了解語言背后的文化,方能更好的習得英語交流與應用能力。為此初中英語教師應重視文化意識的融入,培養學生跨文化意識,解決學生語言交流與運用的障礙,推動教學改革。
英語教師在詞匯教學中,應重視文化含義的挖掘,培養學生文化意識。例如在講解與顏色有關的詞匯時,教師可以運用列舉的方式,幫助學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顏色代表的含義。Blue是藍色,如果將其與情緒相關聯則代表的是憂郁沮喪的含義;而green是綠色,常常以“green with envy”的固定形式組合,其代表的含義是非常嫉妒。對以上兩個詞匯分析能夠了解到不同詞匯含義,避免文化理解不足,造成語言運用障礙的產生。
英語教材是開展英語教學的依據,是學生掌握語言交流能力與獲得語言材料的主要途徑,為此要想培養學生文化意識,應將其融入英語教材中,使學生能夠了解英語教材背后的文化含義。在英語教材中包含了豐富的中西方文化,教師應積極運用這些文化對學生進行文化意識培養。例如在講解“Spring Festival”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向學生提問:對我國傳統節日的看法Spring Festival is our traditional festival in china.Chinese?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celebrate it together。借助教材內容進行文化意識培養,在課堂中為學生一一羅列西方傳統文化節日,借此進行中西方文化對比,發揮英語教材的作用,培養學生形成文化意識,提升英語教學效果,培養學生英語思維。
綜上所述,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融入文化意識培養,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常規詞匯教學中,幫助學生了解同一詞匯不同的含義,消除學生用語障礙。二是挖掘英語教材中文化意識內容,進行中西方文化對比,幫助學生掌握不同文化差異,以此將文化意識培養融入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文化意識。
參考文獻:
[1]冷建.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跨文化意識的探索與實踐[J].新課程·中學,2019:183.
(作者單位:貴州省銅仁市萬山區魚塘中學 羅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