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彥
摘 要:縣級政府加強預算績效管理是順應時代發展要求的必然結果,既能優化預算工作,同時也能創造社會效益,有利于政府部門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而且經濟的迅速發展使得預算績效管理水平大幅提高,不過由于此種管理模式仍在發展中,所以存有一些不足之處,只有針對性的將這些問題予以解決,才能真正發揮出此種管理模式的價值,為此,本文首先介紹了加強縣級預算績效管理的內涵及意義,其次分析了加強縣級預算績效管理的現狀,最后闡述了相對的管理措施。
關鍵詞:縣級;預算;績效管理
目前我國經濟發展迅速,為適應時代的發展要求,縣級預算績效管理進行了改革,整體而言,改革效果較好,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影響了改革效果,必須對此進行有效解決,如此才能保證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質量。
一、加強縣級預算績效管理概述
(一)縣級預算績效管理的內涵
即在縣級預算活動中融入績效管理理念,從而創新管理模式。此種管理模式的對象和范圍較廣,包括所有財政性資金,因而整個系統較為復雜,總體包括五部分,一是目標申報,二是運行監控,三是績效評價,四是結果反饋,五是反饋運用,即根據預算實際情況制定并申報目標,其次在預算執行時進行監控,之后對于預算績效進行評價,最后分析并運用反饋結果。
(二)加強縣級預算績效管理的意義
1.有利于提高資金利用率。加強縣級預算績效管理能夠使得資金高效利用,即將低效財政資金調整后用于高效產出之中,優先為績效評價好的項目提供資金支持,而將績效評價差的項目的預算進行適當削減,如此提高資金利用率,促進我國財政事業的健康發展。
2.有利于強化部門間聯系。加強縣級預算績效管理不可避免的會有部門之間的交流與溝通,長此以往,部門與部門之間便能夠通過相互交流而加強部門之間的配合,有利于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
3.有利于提高政府工作能力。加強縣級預算績效管理政府必須端正相關工作態度,增強自身管理責任感,從而不斷提高管理效率,如此才能減少相關風險的發生率,才能減少資源浪費,才能優化管理成果[1]。
4.有利于提高政府管理水平。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極其重要,是經濟管理的重中之重,加強縣級預算績效管理能夠有效提高縣級政府管理水平,尤其是對于部分經濟較為落后、財政基礎較弱的地區而言,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更是需要謹慎進行,必須確保資金的價值發揮到最大程度,如此不僅能夠完善公共財政管理體系,而且能夠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2]。
二、縣級預算績效管理現狀
(一)不重視預算績效管理。實際生活中,部分縣級政府忽視了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經濟管理自我約束能力較差,導致財政資金因評估不足而利用率不高,而且部分人員對于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運行之中的監控持有反對態度,使得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難以順利開展。
(二)評價體系構建不合理。只有預算績效管理評價體系不斷完善,才能做好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才能以績效指標指導之后的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才能真正體現預算績效管理的價值,但實際中,部分縣級政府相關工作人員并不了解此項工作的具體內容,比起制定定量指標而言更加注重制定定性指標,即使有定量指標,大多也只是流于形式,并不能夠作為工作目標[3]。
(三)績效管理理念較薄弱。我國關于預算績效管理的相關事宜尚處于發展階段,相關制度并不完善,即使部分縣級政府工作人員認識到這項工作的重要性,但仍會受傳統管理理念影響,并未深入理解這項工作的具體內涵,只是片面的認為資金是合法利用的即可,并未有效利用財政資金,導致財政資金有效利用率較低。
(四)相關專業人才不夠多。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難以順利進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相關專業人才,就當前情況而言,在崗專業人員較少,相關績效評價人才更是極度缺乏,加之原有的工作人員綜合素質較差,使得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進展并不順利。
(五)績效管理力度不夠大。部分縣級政府的績效評價并不完整,財政資金閑置、浪費等的情況頻發,而且由于部分縣級政府對于該工作并不重視,使得部分工作人員同樣也不重視該工作,開展該工作大多也只是流于形式,導致績效評價結果不科學、不合理[4]。
三、加強縣級預算績效管理策略
(一)重視績效管理。轉變傳統管理理念,認識到此種管理模式的重要性,重視此管理模式,在重視經濟效益的同時兼顧社會效益,制定工作流程,落實細節工作,認真對待該項工作,從而確保該項工作能夠順利進行。
(二)完善評價體系。完善的績效評價體系能夠有效保證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順利開展,因此,縣級政府應借助其他機構的力量,實地考察相關項目,之后結合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建立健全績效評價體系,還可通過制度創新的方式將信息化管理方式融入此種管理模式之中,借助信息化技術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從而促進財政事業的穩定發展。
(三)強化管理認識。縣級政府必須加大此種管理方式的宣傳力度,如開展相關講座等,以此強化管理人員對于此種管理方式的相關認識,認識到此種管理方式的重要性。還可建立相關機制,落實細節工作,明確人員責任,確保該項工作順利進行。亦可從實際出發,創新管理模式,優化管理結構,提高管理水平和能力。
(四)加強培訓力度。對在崗人員進行培訓,尤其是強化其專業技能,以此提高在崗人員綜合素質。定期開展培訓活動,進行宣傳教育,增加在崗人員專業知識儲備量,提高其管理水平,增強其管理能力。合理劃分崗位,明確人員職責,優化管理結構,從而提高管理水平。
(五)加大管理力度。縣級政府應進一步擴大該項工作的范圍,結合實際情況,全面、完整的進行績效評價,從而發揮此種管理模式的最大價值。加大管理力度,提高財政資金的利用率,加大懲罰力度,嚴懲財政資金無效利用的行為。嚴格控制該項工作的各個環節,合理配置資金,從而增加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5]。
四、結語
總之,加強縣級預算績效管理具有重要意義,但就目前縣級預算績效管理現狀來看,該工作中存在若干問題,需要縣級政府仔細分析現有的不足之處,從多個方面考慮,轉變傳統管理理念,重視績效管理,創新管理模式,如此才能有效提高預算績效管理水平,從而促進我國財政事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白艷茹.淺談加強縣級財政預算績效管理[J].經濟管理文摘,2021(11):25-26.
[2]姚光峰.探討如何加強縣級財政預算績效管理[J].今日財富,2021(17):109-111.
[3]朱小國.加強縣級財政預算績效管理的對策建議[J].會計師,2021(07):107-108.
[4]祁秀珍.淺談加強縣級財政預算績效管理的措施[J].中國管理信息化,2020,23(12):139-140.
[5]楊曉青.如何加強縣級財政預算績效管理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9(10):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