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職業教育開展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向社會輸送一批專業知識扎實、專業技能過硬的技能型人才,以推動整個社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目前是備受關注的熱門專業之一,而舞蹈教學則是學前教育專業中的重要內容。鑒于當前快速發展的社會對于職業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強化學生的職業技能培養是高職院校的改革工作要點,因而在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教學中重視并探索學生職業技能培養和強化的對策是教師需要研究的重點課題。
[ 關鍵詞 ]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職業技能;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2.06.047
高等職業教育是我國國民教育體系中的重要構成,目前無論是國家還是整個教育行業,都高度重視高等職業教育的創新發展。高職院校加快改革進程,進一步提升自身人才培養工作質量,是提升高等職業教育整體水平以及實現高等職業教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推手。對于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來講,舞蹈是其重要的學習內容,是學生必須要掌握的技能之一。但要想讓學生今后順利融入社會生活,順利就業,讓自身的知識技能有用武之地,就需要學校和教師打破過去封閉式的教學模式,結合當前社會和企業行業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所提出的培養要求,在舞蹈教學過程中滲透對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強化學生的職業認識。
1? ? 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和學生職業技能培養的關系
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課程教學是同廣大舞蹈藝術課程教學目的及方式有區別的一種教學模式。高職院校學前教育的學生是未來幼教工作的人才儲備,現代教育行業對于人才的專業技能有著嚴格的要求。幼教工作者的專業水平不僅僅通過其所掌握的理論知識情況來反映,更通過其擁有的職業技能反映,這就要求高職院校應當加強對幼教專業學生的全方位的素質教學,這也是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學習舞蹈課程、掌握舞蹈技能的意義所在。高職院校學前教育的學生未來參與學前教育工作所面對的對象是廣大幼兒,所肩負的教學職責也包括傳達舞蹈知識和技能,那么在校學習階段,學生對于舞蹈課程認識和學習的廣度和深度就應當拓展。舞蹈課程教師要將教學重點放在全面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之上,做到引領學生思想認識到具體行為的深化,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未來的工作與發展,提高學生的職業競爭力。因而現階段的舞蹈教學工作必然要做出適時的改革和創新,需要舞蹈教師優化知識和技能的教學過程,更應該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和職業教育,為學生未來更好地走進職場奠定良好的基礎。
2? ? 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現狀分析
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是為了培養出優秀的幼教工作者,基于學前教育的重要性,作為教學主體的教師,如果不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和過硬的專業技能以及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就會對幼兒的健康成長和長遠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就會對我國整個教育事業產生巨大的沖擊。因此,高職院校的學前教育專業必須高度重視人才的培養工作。學前教育專業中的舞蹈教學對學生的舞蹈知識和技能有著較為嚴格的要求,更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能力和水平有著嚴格的要求。現如今整個社會對學前教育專業的人才培養工作的要求也變得愈加嚴格,基于此,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應當作出積極的調整和改進,以滿足人才培養需要。然而,現階段在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影響人才培養工作效果的提升和目標的實現。
2.1? 學生基礎參差不齊
高職院校的生源素質長期飽受爭議,高職院校的學生大多數不具備良好的學習基礎,尤其是文化知識基礎,正因如此,學生才選擇了高職院校。很多學生對于學習并不具備強烈的興趣,普遍缺乏明確的學習目標和規劃,更不用談職業目標和規劃。對于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來講,他們中間的很多人此前并沒有接觸過系統的舞蹈學習,對于學前教育專業的了解也不夠,這是舞蹈教學工作順利展開的主要障礙。因為舞蹈教學對學生的身體素質有一定的要求,而學生不具備良好的基礎,在后期學習起來難度增加,教師在強化學生興趣和認識上會耗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也無法保證學生真正能夠投入其中。鑒于舞蹈課程知識內容的抽象性、復雜性和高難度,會對多數學生的興趣和耐心保持產生沖擊,學生很容易出現厭學和自暴自棄的情緒,對其作為職業技能的重要性的認識也會逐步淡化。
2.2? 課堂教學脫離實際
由于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課程專業性較強,考慮到學生生源基礎參差不齊的情況,教師需要準備和傳達的課程理論知識內容眾多,因此肩負著較為繁重的教學負擔,舞蹈課程教學就無法避免其封閉性的特征。但是,現階段伴隨著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之間的聯系和結合愈加緊密,尤其是對于職業院校的教學工作來講,就不能夠停留于原地,不能存在狹隘的思維,而應當緊密結合社會發展進程和行業發展動態,保證自身教學內容和方式的與時俱進,才能夠讓學生的培養工作動態發展,使之成為社會所需要的人才。但是在目前的舞蹈課堂上,我們可以看到,大多數教師仍然只是重視教材內容的傳達,將重點放在學生對舞蹈理論知識和技能的掌握之上,對于學生的知識應用和技能實踐有所忽視,更忽視了學生的職業教育指導。教學內容的單調與乏味很難讓學生保持興趣,必須增強學生對舞蹈技能重要性的認知。職業教育內容的缺乏也會使學生的學習目標不明確,職業方向模糊,教學不能夠與時俱進,那么學生的學習就會存在滯后性。
2.3? 教學環境有待改進
雖然大部分高職院校對學前教育專業的建設工作非常重視,但是各個學校由于自身規劃和實力的差異,對舞蹈教學的投入也是有限的。舞蹈課程教學需要一定的場地,更對學生的服裝、裝飾等方面有一定的要求,教育環境的不完善會影響教學效果,影響實踐教學活動的開展。除了校內實踐教學環節難以得到完善的問題,學生的校外實踐拓展也受到限制。相比起理論教學,學生的校外實踐機會很少,那么學生對于自身所學知識的應用和轉化就會受到阻礙,還會影響到學生對于自身所掌握的舞蹈技能的應用方向和重要性的認知。校外實踐有助于學生積累更多經驗,強化學生的實踐鍛煉,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學生更加明確行業和崗位要求,進而調整自身學習,這對于職業院校的學生來講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學校進行改進。
2.4? 教學評價有待健全
目前多數高職院校對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的考核方式基本以考試為主,內容也局限于對學生技能知識的掌握程度,這種考核方式太過傳統,不夠科學、完整和客觀,無法反映出學生的技能掌握情況,更無法對教師的教學工作調整提供依據和指導。因此,需要學校和教師對考核評價的形式和內容進行改進,優化學生的理論學習評價,強化對學生實踐能力的考核,將形成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結合,關注學生職業能力、職業精神的發展,才能夠真正彰顯學生的學習質量。
3? ? 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和學生職業技能培養的融合
3.1? 結合培養目標,明確人才定位
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教學和一般的舞蹈教學有很大的差別。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教學有著更強的針對性和實踐性,其根本目的是為了強化學生的職業技能,保證學生能夠成為幼教工作者,順利融入到幼教事業當中。因而舞蹈課程教學一方面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舞蹈素養,另一方面則需要強化學生對舞蹈課程的認識,使學生能夠立足對學前教育事業重要性的認識來良好運用自身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因此,在高職院校的舞蹈課程教學過程中,舞蹈教師既需要做好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傳達,也需要強化在學生思政方面的引領以及教育實踐方面的引領。舞蹈教師必須要明確自身職責和使命,結合學前教育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來做好人才的定位,科學制定舞蹈課程教學目標。
3.2? 選擇合適教材,整合教學內容
一個優秀的幼教工作者,就應當具備嫻熟的職業技能,舞蹈也是其職業技能之一。要想真正上好舞蹈課程,強化學生的職業技能,不僅需要教師有明確的目標,更需要教師選擇合適的內容和方式。高職院校舞蹈課程教師必須要在對人才定位有明確認識的基礎上,選擇合適的教材。同時,立足教材內容,結合社會及行業崗位需求來整合更多優質的課程資源,從而為學生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拓寬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結構,發展學生的個性,但也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水平,以此不斷強化學生的綜合能力。當然,高職院校應當為舞蹈課程教師工作的調整與改進提供支持,在教學課程體系的設置上要做好基礎課程、專業課程、選修課程的協調,保證課時合理,讓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都能夠找到自己所喜歡的課程內容,接觸類型多樣的舞蹈藝術,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學校還應當不斷完善舞蹈課程的教育教學環境,加大投入,加強基礎建設,保證教師擁有基本的教學場地。
3.3? 創新教學方式,做到理論實踐統一
從大量的教學實踐中可以看到,以理論為主的教學方式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發展需要,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課程教學也是一樣,盡管舞蹈課程所涉及的理論知識眾多,也需要教師依照學生學情改進和創新。當前信息科技的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使課堂教學工作變得更加便利,那么舞蹈課程教師也應當立足信息科技的優勢,加大對現代化教學工具的應用,創新性地呈現舞蹈知識內容,整合更多優質的課程資源,結合優秀案例實踐來增強學生對舞蹈課程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對舞蹈課程重要性的認知,讓學生真正學會欣賞和享受舞蹈藝術。
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協調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課時比例,關注學生的舞蹈技能實訓,給予學生足夠的實訓時間和機會。除了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引領學生展開實踐探索之外,更需要在學校的支持之下,帶領學生深入到社會生活當中,讓學生的理論和技能有更廣闊的施展空間。課堂上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來演繹、創編舞蹈節目;課堂之外可以組織學生參與校內、省市級舞蹈競賽,職業技能大賽活動。強化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社會經驗,增強學生的心理素質。學校還可以同當地各大幼兒園加強合作,為學生的實踐實習提供機會和平臺。教師帶領學生深入幼兒園,同幼兒園教師一起編排舞蹈節目,讓學生可以提前體會幼教工作,把握崗位內容和要求,明確自身學習過程中還欠缺的地方,進而在后續的學習中做有針對性地提升和強化。
3.4? 完善教學評價,實現綜合考察
為了有效提高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學校和教師還必須要針對學生的舞蹈課程考核與評價進行改進。徹底改變過去以考試為主的考核方式,將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有機結合,強化對學生理論和實踐能力的綜合考核。具體而言,學校應當關注舞蹈課程教學評價主體的多元化,改變過去以教師為主的評價模式,將學生、教師、學校以及第三方機構,如學生參與實踐的幼兒園、學生的舞蹈技能等級考核單位、學生參與技能大賽的主辦單位作為評價主體,參考各方意見來給出最為客觀、合理、完整的評價結果。對于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舞蹈課程內容的評價也應當豐富和完善,除了要考查學生的專業舞蹈理論知識之外,更可以結合對學生即興表演、舞蹈競賽、表演活動等情況的考查來評判學生舞蹈鑒賞能力、編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發展,由此促進學生舞蹈整體素養的提升。
4? ? 結束語
總而言之,職業教育是目前高職院校應當關注的重點,高職院校必須要明確自身的辦學定位和育人目標,結合專業特色和學生學情來展開對學生的職業知識教育、職業技能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始終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原則,推動職業院校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針對目前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中舞蹈教學存在的問題,在學校的引領和支持之下,教師必須要明確專業課程教育和職業教育之間的緊密關聯,明確人才培養定位,對舞蹈課程教學內容單一和教學方式落后作出積極的改進。強化課內外實踐教學,使學生的舞蹈課程學習和社會生活緊密關聯,并促進考核評價方式的完善,立足學前教育職業需求,加強對實用性、專業性、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從而有效提高自身育人工作質量,為將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培養成為優秀的幼教工作者創造更多有利條件,將學前教育專業打造成為專業品牌,提高高職院校的競爭力,推動我國職業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楊盈春.淺談高職幼教舞蹈教學與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J].藝術評鑒,2021(17):133-135.
[2]李俊.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舞蹈職業能力培養策略——基于“賽教”融合[J].中國文藝家,2021(02):133-134.
[3]王瑜.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如何提升舞蹈教學質量的途徑探討[J].藝海,2020(12):121-123.
[4]徐鳳萍.舞蹈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以湖北藝術職業學院“社會舞蹈指導”專業方向為例[J].青年與社會,2018(31):59-61.
[5]朱佩煜.職業能力視角下民族地區高校體育舞蹈課程改革研究[J].科技資訊,2017,15(12):226-227.
[ 作者簡介 ]劉治偉,男,河南駐馬店人,駐馬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講師,本科,研究方向:學前教育舞蹈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