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英語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具有批判性思維意味著學生可以通過積極的思考作出個人判斷和合理的決定。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不僅可以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判斷是非,反思自己遇到困難時的行為,而且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將從當下高中生批判性思維能力培養現狀出發,闡述相關意義與必要性,最終提出相關策略。
關鍵詞: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批判性思維
對于高中生來說,英語閱讀能力在整個英語學習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不僅關系到學生英語學科核心能力的形成,而且影響到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作為新時代的高中英語教師,應積極更新教學觀念,創造更好的學習環境,使用更合適的方法來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一、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培養現狀
批判性思維是在尊重他人、發掘和包容他人智慧和洞察力的基礎上對他人的批判性審視。在現代社會,批判性思維被普遍確立為教育目標之一。高中生的英語批判性閱讀能力非常重要,因為它不僅關系到學生英語素養的形成,而且影響學生的閱讀水平。批判性思維能力的高低不取決于個人的天性或成熟程度,而取決于培養和訓練的程度。由多年教學經驗得知,當前多數高中生缺乏獨立思考能力。獨立思考意味著一個不受他人影響的個體,可以用自己的大腦來分析問題和闡述事實。但當前多數學生缺乏獨立思考意識,喜歡依賴教師,長期下來導致學生思維能力較差。產生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在傳統的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學生對教師過于依賴。學生在教師一步一步地指導下對閱讀文本中的關鍵信息進行提取,對于文本的理解也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形成的,這樣一來就導致英語閱讀教學呈現機械化,學生如果脫離了教師的指導,在文本閱讀過程中就會顯得手足無措。此外,英語教師往往忽視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學生面對一個問題時,他們更容易相信教師的“標準答案”,而不是自己去解決。學生閱讀文章時,教師應該不斷地提出問題,引導他們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這樣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批判性思維。
二、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意義
從本質上說,英語閱讀反映了學習者對文本的接受程度,這就要求學習者與文本內容積極互動,加深對文本的理解的同時提升閱讀能力。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首先,有助于提升高中生獨立學習和思考的能力。在傳統的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習慣于被教師灌輸語篇意義和語言知識。他們習慣了反復接收信息,翻譯文章,然后獲得答案的過程。批判性閱讀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他們分析和判斷信息,既實現了對傳統英語閱讀教學模式的突破,又提升了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其次,高中生要實現自主學習,必須提高和優化思維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和鍛煉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模式,不斷增強實踐能力和閱讀能力,實現英語成績的不斷提高。最后,有助于豐富高中英語教學的理論和理念。目前,批判性思維能力在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階段,很少涉及中學階段。根據新課標,學生需要具備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等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發展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關鍵階段是中學階段。教師應該創造更好的學習環境,使用更合適的方法來培養和訓練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三、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必要性
(一)素質教育和新課標的要求
新課程標準與素質教育對當代教師有一個共同要求,那就是通過科學的教學讓學生的綜合能力有質的飛躍。只有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才能為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提供現實保障。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善于立足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合理科學地設計教學環節與內容,并適當加入一些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訓練,鼓勵他們從多個角度看待問題,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通過自主體驗、自主理解、自主消化疑難點的方式,對閱讀文本進行全面而透徹的理解,進而完成對閱讀文本意義的有效建構,突破思維定勢,這是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目標之一。
(二)信息化時代快速發展的要求
我們處于信息化時代,信息和知識是社會發展的財富,信息和知識的不斷更新是社會進步的動力。然而在這樣一個時代,我們很容易被大量的信息淹沒,被各種謊言誤導。當代青少年具備一定的批判性思維對自身學習與生活有著重要的作用。當學生具備一定的辯證思維時,學生就能清晰地了解到哪些事情是正確與錯誤的,哪些意見是值得接受與拒絕的。同理,在高中英語閱讀過程中,批判性思維會讓高中生的思維更加縝密,科學運用所學知識理性分析、解決問題,從而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三)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發展的要求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傳統的閱讀教學著力提高學生的語言技能,如信息獲取技能,吸收從文本中獲得的所有信息,而不進行任何分析、識別和批評。鑒于這種情況,教師應該清楚地意識到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重要性。批判性思維被認為是創造性思維的基礎和發展動力。沒有批評,就不會有創新。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要求他們既要理解概念原理,又要理解過程。同時,具備一定的質疑精神是發展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基礎,高中英語教師應針對當前高中生缺乏問題意識這一現狀,勇于打破傳統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創造性地解決英語問題。因此,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學生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四、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培養策略
(一)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前提
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首先需要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在亦師亦友師生關系下,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培養才會更加順利。學生真正成為學習與課堂的主體,而教師也會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通過各種有效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區分事實和觀點,最終作出判斷和創新。教師必須拋棄以我為中心的觀念,增強民主和平等的觀念。同時,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課堂提問的機會。教師鼓勵敢于質疑和表達各種觀點的學生時,那些學生就會敢于思考和表達自己的想法。更重要的是,這樣的表揚也會促使其他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他們還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促進者、監督者和參與者。在教學活動中,學生不再僅僅是聽眾和觀眾,而是從被動的信息接收者轉變為積極的參與者和思考者。這樣,教學活動真正成為師生的雙邊互動,學生可以與教師積極、自由地進行辯論和交流。教師的教育和學生的學習是緊密結合的。在師生的辯論和交流中,教師的思想和行為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價值觀的培養和思維的進步。師生之間民主、平等、和諧的關系帶來了輕松愉快的課堂環境,這是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前提。
(二)激發求知欲望,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基礎
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不會盲從,很多時候他們有自己的想法和判斷,他們會表達自己并堅持自己的觀點。相反,如果一個人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他就沒有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的能力,因而他就不能形成獨立的人格。高中英語教師應善于根據閱讀材料和英語閱讀教學的實際情況,創造有趣和熟悉的話題,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讓學生有勇氣發表自身的觀點和想法。
如外研版高中英語必修Module3 “My First Ride on a Train”,本模塊主要是通過作者的澳大利亞之行來介紹當地的獨特風景,讓學生掌握有關交通工具以及地點的詞匯。Reading and Vocabulary是第一課時的主要內容,主要講述了作者旅途中看到的風景以及相關活動。為了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英語教師可以在導入環節這樣詢問學生:“同學們,你們坐過火車嗎?去的哪里?見過哪些美麗的風景?”這一話題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系,大家的表達欲望十分強烈。在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相互分享后引入本節課主題并讓學生們思考“My First Ride on a Train”主要講述了怎樣一件事。這時可以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一起閱讀思考,這樣課堂教學氛圍會更好一些。通過小組共同閱讀與思考問題,在無形之中訓練了學生的微觀閱讀技能。由此可知,學生只有對學習內容產生興趣,才能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自動調動一切感官,認真投入到教與學的過程中,積極獨立思考。
(三)精心設計問題,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關鍵
為了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高中英語教師應精心設計課堂提問,促進學生主動學習。課堂提問是師生交流的一種重要形式。在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精心準備難度可變的問題,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他們對閱讀內容的理解。精心設計的問題有助于拓展學生思維的深度和廣度,這樣學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思考。當學生面對追根究底的問題時,他們會更積極地進行獨立的思考,對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想法,然后進行邏輯思維尋找答案。這樣,老師可以了解學生及時得到教學反饋,并及時調整教學方法。總之,恰當的提問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以外研版高中英語必修3 Module4 “Sandstorms in Asia”為例,本模塊閱讀部分主要圍繞沙塵暴的起因與預防措施展開,高中英語教師就可以提前設計幾個問題,如“沙塵暴的起因是什么?”“預防沙塵暴的措施是什么?”,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并找出合理的答案。在引領學生學習完這篇文章后,還可以讓學生結合現實環境情況談一談當前人類的生活方式等方面需要做出哪些改變來保護人們賴以生存的大自然,引發學生積極思考,鼓勵學生勇于發言。教師有目的、有意識地精心設計問題,提高學生思考問題參與度,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有效訓練。
(四)培養學生問題意識,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核心
蘇格拉底說,問題是一個助產士,它可以幫助新的思想來到這個世界。我們有了問題意識,就能形成新的思維模式,從而產生新的想法。問題意識指的是那些正在理解某事的人,會質疑和探究一些不清楚的問題或現象的心理狀態。這種心理狀態會幫助學習者不斷提出問題、討論問題并找出答案。在英語閱讀過程中,如果學生有強烈的問題意識,他們就會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探索答案,從而獲得成就感。這種成就感對學生理解閱讀材料和學習知識有積極的作用。相反,如果學生在面對閱讀材料時缺乏問題意識,他們只會接受作者的觀點,而沒有自己的想法,那么閱讀對他們來說就沒有意義了。沒有問題意識,學生就不能提高自己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因此,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有責任鼓勵學生對課文內容提出質疑,學生只有具有質疑權威、追求真理的精神,才能形成不斷思考的問題意識,從而提升批判性思維能力。
如外研版高中英語必修3 Module1 “Our Body and Healthy
Habits”,本模塊主要圍繞人們的生活習慣、健康運動介紹了一些國家的醫療保健情況,旨在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健康飲食習慣、運動習慣等。Reading and Vocabulary部分提到中國學生Zhou Kai與母親對“什么是健康生活方式”有不同的見解。這時教師就可讓學生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與所學習的內容針對文中提到的生活習慣開展辯論,并舉例詳細說明。通過學生間的一番激烈探討,學生們對健康生活方式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時也在無形中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因此,在日后教學中,英語教師應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運用科學的教學策略,把課堂變成充滿活力的學習樂園,培養與增強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綜上所述,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除了要使學生具備良好的學習態度外,還要使學生具備一定的批判性思維能力,讓學生能以更靈活的頭腦去分析、思考問題,提高學生的問題理解與分析能力。為了有效實現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目標,一線高中英語教師應秉承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合理科學設計教學環節與內容,引發學生主動求索,讓班級內每個學生的英語思維都得到更好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勝男.在高中英語閱讀中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J].海外英語,2022(5):179-180.
[2]鄒龍鳳.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批判性思維的培養辦法分析[J].中學生英語,2021(44):129.
[3]張亞東.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J].試題與研究,2021(32):67-68.
[4]齊國斌.批判性思維模式在高中英語課堂上的培養分析[J].中學生英語,2021(26):111.
[5]楊安妮.從新課標視角看高中英語批判性思維閱讀教學[J].現代交際,2018(14):162-163.
[6]湯艷紅.淺析高中閱讀課中批判性思維的體現和作用[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5(6):4.
作者簡介:樊芙蓉,山東省聊城市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