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班級文化;德育;小學
班級是學校基本單位,也是學校為實現一定教育目的,將文化、年齡大體相同學生按照一定人數規模構建出來的教育組織。在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的環境下,班級文化建設中的學校德育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新常態教育下學校環境中“人”的因素也變得越發重要,而班級作為學生學習場所,也是德育教育實踐基地,所以要以良好的班級文化建設來推進學校德育工作開展,這樣才能起到良好的德育效果。
班級文化建設過程中,完善規章制度是提升管理效率及質量的關鍵,也是促進學生自我管理與約束的重點。班主任在為學生制定班級規章制度的時候,一定要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將學生主體作用有效凸顯出來,讓學生也一同參與到班級制度制定之中,這有助于學校德育工作的順利推進,也是提高學生自我管理的有效方式。在這一過程中,班主任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來一同商定班級制度中的條款,這樣不僅能夠有效督促學生學習,還能很好地約束學生道德行為,促進學生自我管理,這樣學生就能在后續學習及生活中自覺踐行這些規章制度體系,長時間堅持學生道德水平也能得到提升。例如,班主任在指導學生一同制定班級規章制度的時候,還可以在此期間適當加入“尊師重教”這一制度要求,要求學生思考要制定什么樣的制度才能真正體現出尊師重教,這樣學生就能在班級文化建設的同時接受德育教育,樹立起尊師重道的思想認識,此外還能讓學生自我管理及約束能力得以提升,促使學生以規章制度來約束自己的行為舉止。
在班級文化建設中要想有效推進德育教育,教師還需要注重班風學風建設,通過良好的班風學風來潛移默化教育與熏陶學生,這樣就能強化學生道德水平,有效提升德育教育效果。班風學風較為抽象是一種看不到、摸不著的東西,而且很難一蹴而就,所以班主任在班級文化建設過程中一定要注重長期引導和教育,這樣才能真正形成一個較為優秀的班風和學風,而學生則能處在這一班級文化環境下提高自己的道德素養,有效提升學校德育教育效果。例如,班主任在班風學風建設過程中,就可以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整個建設指導思想,要求學生在學習及生活過程中形成較強的責任感,明白自己也是班級、國家一份子,讓其在接受教育的同時形成良好的愛國意識、樹立起遠大的理想,從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除此之外,班主任在班風學風建設過程中,還可以強化自身道德品行、知識涵養,以身作則來為學生樹立起榜樣,這樣學生就能在教師言行舉止中反思自己的思想品行,從而有效促進學生道德素養得以提升,有效提升學校德育效果。
在班級文化建設過程中,教室是所有教育工作的主陣地,所以要想在班級文化建設中提升學校德育效果,還需要注重班級環境建設,以環境來影響與熏陶學生,并且建設出積極、健康的班級文化,這樣學生就能在環境影響及熏陶下接受德育教育,從而真正實現德育思想的有效滲透。一方面,教師可以在班級環境建設過程中,讓班級精神外顯,即在布置教室的時候將班級口號、班訓、班規張貼在墻壁上,讓這一板塊成為班級“名片”,同時還能在無形中鞭策學生,讓學生班級責任感及使命感得以提升。另一方面,還可以在板報建設過程中革新主題,從時事政治、學校工作計劃、傳統節日等多方面德育內容出發來繪制黑板報,這樣就能彰顯出班級文化及精神,而學生也能在無形中接受德育教育與熏陶,進而提升班級文化建設中學校德育實施效果。
結語:綜上所述,小學德育教育工作在開展的時候,應當以班級文化建設作為基礎,讓班級文化成為德育教育重要載體,這樣才能提升德育效果。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在班級文化建設過程中意識到學校德育的重要性,通過有效手段來優化班級文化建設,讓學生在良好的班級文化氛圍中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及理念認知。
參考文獻:
[1]張興偉.淺談初中德育一體化理念下的班級文化建設[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2018(6):52-52.
[2]李軍.以班級文化建設為載體的學校德育模式的創新研究[J].當代家庭教育,2022(2):7-9.
[3]魏巍,段單丹.身邊的嚴師——學校無形的德育推手落實班級文化建設[J]. 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1(3):60.
(作者單位:山東省濟寧經濟開發區疃里鎮中心小學 王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