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靜濤
摘 要:當前社會的高速發展,對聽障學生的教育要求有所提高。不僅需要全面落實素質教育,更需要全面落實特殊教育學校聽障學生道德與法治教育,以特殊教育學校聽障學生道德與法治教育理念為基礎,幫助學生融入社會,奠定終身成才根基,使每一位學生都能有所發展。而特殊教育學校聽障學生道德與法治教育正秉承“讓每一名學生都發展”的思想,倡導“高效學習,快樂學習”的教育理念,立志讓每一個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用,學有所成”,這正是特殊教育學校聽障學生道德與法治教育理念的精髓所在。
關鍵詞:特殊教育學校;聽障學生;道德與法治
特殊教育學校聽障學生道德與法治教育是以學生為出發點,全面挖掘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合作能力以及綜合能力,這首先需要教師積極轉變教育觀念,貫徹落實以特殊教育學校聽障學生道德與法治教育理念為基礎,創建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致力于突出學生的自主性,同時在開展開放管理的過程當中做到尊重學生、信任學生,給予學生適當的管理、監督權力。本文主要針對特殊教育學校聽障學生道德與法治教育策略展開相關的研究與討論。
一、強化師生溝通交流機制,挖掘學生智力潛能
(一)創建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
特殊教育學校聽障學生道德與法治教育秉承讓每一名學生發展的思想,以高效學習、快樂學習為教育理念,促使每一名學生都能實現高效發展。而要想有效地落實高效學習,首先需要強化師生之間的友好關系,加強師生交流互動,只有在溝通交流的基礎上,教師才能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制訂具有針對性的學習方案以及學習規劃,以此來實現學生的高效學習。小學生年齡較小,對學習以及社會的認知能力差,對教師存在一定的芥蒂心理,再加上教師與學生之間存在較大的年齡差距,學生會對教師產生一定的畏懼心理。敬畏與畏懼是兩個概念,前者是出于尊重基于平等的基礎上對教師的深度認可,而后者則是單純從心理上對教師感到害怕。縱觀當前整體的小學教育來看,學生對教師的態度大多是后者,這樣的師生關系對于師生之間的溝通是不利的,教師很難傾聽到學生的實際想法,所以教師需要創建和諧、平等的教學環境,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敢于主動溝通、善于溝通,以此實現師生之間溝通交流的高效性。要想有效地創建和諧、平等的師生環境,首先需要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如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與學生共同開展游戲,從而融入學生的集體當中,以此來縮小師生之間的距離。同時,還可以發揮教師的管理職責,主動與學生進行溝通,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以及學習上的問題,增強學生對教師的信任,形成亦師亦友的師生關系。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尊重學生,將學生視為獨立的個體,以此為基礎創建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蔡元培與許德珩的師生之情就為后人所津津樂道,許德珩求學時,由于家境貧寒導致求學之路極其艱難,甚至一度放棄求學,而作為許德珩良師的蔡元培先生,考核了許德珩英譯能力,并為許德珩推薦了一份合適的工作,以此來幫助許德珩繼續學習,在五四運動爆發之后,許德珩與其他一眾學生被關押,蔡元培不顧反動當局以300萬金收買的兇手的刺殺、恐嚇,以校長的身份全力營救被捕學生,并表示為學生行為負責,而且在許德珩以后的人生發展當中也多次出現蔡元培的身影,可見蔡元培這位良師對許德珩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師要正確認識師生關系,并以此推動學生成長、成才。
(二)積極開展心理教育等活動
心理教育是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教育內容,需要教師在特殊教育學校聽障學生道德與法治教育的過程當中積極開展心理教育活動,并以此為基礎切實了解學生的想法,幫助學生解決學習或者生活上的問題,輔助學生調整學習狀態,從而進一步達到特殊教育學校聽障學生道德與法治教育所需求的高效學習、快樂學習教育目標,促使學生全面發展,推動學生成長成才。心理教育活動作為師生溝通機制當中的重要的一個環節,可以使教師在溝通過程當中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并以此為基礎制訂具有針對性的學習方案以及發展規劃,實現學生的高效學習,以此來促進特殊教育學校聽障學生道德與法治教育目標的達成,貫徹落實特殊教育學校聽障學生道德與法治教育理念,推動學生全面發展。在大數據分析反饋下,可以有效地了解到目前小學階段學生的心理壓力,認識到缺乏良好的自我調節能力會導致學生的心理問題加重。積極落實心理教育可以通過師生之間的良好溝通,使教師站在學生的角度與學生共同制訂解決對策,不僅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增強學生對教師的信任度,還有效強化了師生之間的友好溝通。
二、尊重學生個性化發展,量身制訂學習方案
(一)結合學生特點制訂針對性學習方案
當前社會的發展越來越重視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在推動學生個性化發展的基礎上,由于學生之間的綜合因素,導致學生之間產生一定的學習差距。因此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并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量身制訂學習方案,使教學內容更加具有針對性,更好地推動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著不同的喜好、不同的學習方式,教師在落實特殊教育學校聽障學生道德與法治教育的過程當中,學校結合學生的特點制訂具有針對性的學習方案,以此達到培養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教育目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學生比較開朗、活潑、好動,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特點在制訂學習方案的過程當中,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或者合作學習,盡可能地引導學生自主思考,以此幫助學生養成自主思考的優良習慣,實現學生的高效學習。這樣設計學習方案主要是由于性格較為開朗的學生善于溝通,如果在自主學習或者合作學習的過程當中出現問題,他們也可以積極地向教師或者其他學生尋求幫助,共同解決學習問題。但是如果是性格較為內向、沉悶、不善溝通的學生,他們遇到學習上的困難很容易壓在心里,導致教師無法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問題。面對這類學生時,則更需要加強教師的教學引導,強化學生的主動思考能力,幫助學生逐步學習。以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為目標落實特殊教育學校聽障學生道德與法治教育理念,使學生能夠在個性化發展的過程當中成才。奧托·瓦拉郝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的成才過程極富傳奇色彩。瓦拉郝在開始讀中學時,父母為他選擇的是一條文學之路,不料一個學期下來,老師為他寫下這樣的評語:“瓦拉郝很用功,但過分拘泥,這樣的人即使有著完美的品德,也絕不可能在文學上發揮出來。”此時父母只好尊重兒子的意見,讓他改學油畫。可瓦拉郝既不善于構圖,對藝術的理解力也不強,成績在班上是倒數第一,學校的評語更是令人難以接受:“你是繪畫藝術方面不可造就之才。”面對如此“笨拙”的學生,絕大部分老師認為他已成才無望,只有化學老師認為他做事一絲不茍,具備做好化學實驗應用的品質,建議他試學化學。父母接受了化學老師的建議。這下,瓦拉郝智慧的火花一下被點燃了。文學藝術的“不可造就之才”一下子變成了公認的化學方面的“前程遠大的高才生”。最終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所以要想有效地推動學生成才,就需要教師結合學生的特點制訂針對性的學習方案,使學生能夠認識特長并把握特長,以此為基礎來推動學生實現成才。
(二)落實層次化教育,全面激發學生潛能
學生之間存在一定的個性化差距,導致學生的學習進度不同,學習能力不同。而如果按照以往單一的教學方式,很難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從而導致整體的學習效率較低,缺乏良好的學習效果。所以教師在特殊教育學校聽障學生道德與法治教育的展開過程當中,需要落實層次性教育,針對學生的不同學習層次展開階梯化教育,全面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提升小學教育的高效性。首先教師需要對學生展開充分的調查分析,并以學生的實際學習劃分為三個學習階段,分別是A階段、B階段、C階段,并為每個階段的學生取一個好聽的名字,嚴禁出現差等生、后進生等字眼。同時并加強學生對層次化教育的認知了解,強化學生的思想工作,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層次化教育,并針對不同階段的學生制訂相應的教學方法,實現整體教育的高效性,使學生能夠學有所得,學有所用,學有所成。例如,針對C階段的學生,教師則更需要注重學生興趣的激發,通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愛上學習,了解知識的魅力,以此驅動學生主動學習,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驅動學生學習。而針對A、B階段的學生,則更需要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然后學生圍繞教材內容展開自學,以此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全面激發學生的潛能,從而更好地達到特殊教育學校聽障學生道德與法治教育目標。
三、借助多樣化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只有基于興趣的角度對學生加以指導才能更好地實現小學教育的高效性,實現學生的高效學習、快樂學習,對于小學生來說,游戲、故事、玩具、動畫等內容是學生交流討論的主要話題,教師也可以以此為基礎借助多樣化的教學手全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例如,在展開小學教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基于特殊教育學校聽障學生道德與法治教育理念,借助游戲、故事、玩具、動畫等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以游戲為例,教師可以通過與學生共同開展教育游戲來達成教育效果,使學生能夠通過游戲進行學習,實現玩與學的有效結合。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通過運用創設問題、質疑、布置學習任務等方式引導學生展開思考,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提升學生學習的高效性,實現高效學習、快樂學習的有機融合。快樂學習是特殊教育學校聽障學生道德與法治教育理念的核心,教師需要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依據落實特殊教育學校聽障學生道德與法治教育理念,推動學生在興趣的基礎上實現快樂學習。
例如,發明家愛迪生也是在興趣的推動下有所成功的。眾所周知,愛迪生是世界上著名的發明家,但是他小時候因為家里窮,僅僅上了不到三個月的學,因為熱愛科學,賣過報,撿過垃圾,將攢下來的錢用于購買實驗設備,甚至在實驗當中受過傷,這些并沒有阻撓愛迪生對科學的熱愛,由于愛迪生對科學的興趣與熱愛,才使愛迪生獲得成功。據統計,愛迪生一生所發明的東西有千余種。可見興趣對成功的重要性。而特殊教育學校聽障學生道德與法治教育理念也正是以興趣為基礎,使學生實現快樂學習,并在興趣推動下實現成才。
四、加強信息技術的有效應用,實現自主學習
在當前的社會發展中,智慧教育成為現代教育的主要發展趨勢,不僅有利于推動教育的高速發展,還有利于實現基礎教育的快速轉型,從而貫徹落實現代教育教學目標,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這就需要教師切實發揮自身的管理職責,強化信息技術的有效應用,并以此為基礎打造智慧課堂,驅動學生自主學習。在當前的教育背景下,信息技術的運用儼然成為當前教育的重點,那如何才能運用好信息技術成為當前所有教育工作者共同討論的話題。首先,強化現有教學道具的有效應用,如通過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投影儀等,突破原有的板書形式,實現文字、圖片、動畫于一體的線上板書課件,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活躍教學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夠實現快樂學習以及高效學習。其次,借助信息技術拓展教學內容,豐富教學資源,而且還可以充分地利用學生的碎片化時間播放正能量的影片,對增強學生的課余生活還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總而言之,小學教育作為學生的啟蒙教育,對學生來說還是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小學教師需要對此加以重視,落實特殊教育學校聽障學生道德與法治教育。以成人教育理念為基礎,為學生量身定制最佳的學習方案,改善學習方法,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設計適合學生的輔導教案與作業習題,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為以后的學習以及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而同時小學教師作為聽障的管理者,更需要發揮自身的作用,加強對學生的引導,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了解學生,尊重學生,幫助學生制訂科學的學習方案,并培養學生的業余興趣愛好,以此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欒林.小學低年級道德與法治課勞動教育由知到行的轉化策略[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21,22(11):104-106.
[2]郭金玲.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有效滲透勞動教育的策略[J].數據,2021(5):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