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昊
摘要:問題化教學是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越來越受到重視。本文分析了當前初中化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對問題化教學概念及價值進行概述,提出初中化學課堂實施問題化教學的方法策略。
關鍵詞:問題化教學;初中化學;應用策略
文章編號:1008-0546(2022)10x-0041-02中圖分類號:G632.41文獻標識碼:B
在學習化學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對學生的高效學習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問題化教學是充分發揮教師引導作用的教學形式,它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化學學科知識,引發學生深入思考,增強探究意識具有很好的效果。在實施問題化教學的過程中應注意創設恰當的問題,將學生思維引入正確的方向,采取遞進式問題逐步提升學生思維高度,在自主探究過程中教師應對學生有效引導,做到面向全體學生。
一、初中化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師的課堂教學形式刻板單一
目前的初中化學課堂仍然以傳統的教師講授、學生聽講為主,這種形式的課堂教學氣氛低沉、枯燥乏味,引不起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降低了課堂教學的效率。[1]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互動,課堂教學設計與實施缺乏針對性,教師不能準確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無法捕捉學生頭腦中的質疑點,導致學生喪失了深入學習思考的機會。在新課改的推動下,教師積極投身課堂教學改革中,但部分教師不能領悟改革精髓,導致課程設計流于形式,對學生學情分析不到位,缺乏對學生認知特點的研究,不能科學合理地設計教學環節,不能達到期待的教學效果。
2.學生的主體地位不突出
當代教育由關注知識的傳授轉為關注人的發展,學生能力的培養和創造力的激發成為主要任務,完成這個任務的重要途徑就是在課堂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將課堂知識與日常生產、生活實際相聯系,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滿足學生旺盛的求知欲,積極引導學生思考、發問、探究、驗證。許多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缺乏隨機應變的能力,預設少且不注重課堂生成,不能及時準確捕捉學生的疑問,導致學生被動接受,“滿堂灌”式的教學已不能滿足教學需求。
3.化學實驗教學不受重視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發展,教師們正在不斷探索教育教學的新方法,有一部分教師已經考慮到了要加強對實驗教學的研究與實施,但大部分的課堂實驗教學仍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傳統授課方式仍停留在教師演示為主,學生觀賞“表演”,學生的學習興趣無法得到充分調動,學生的好奇心與探索欲沒有得到滿足,知識與實踐之間沒有搭建溝通的橋梁,學生看似明白,實則對具體的實驗原理、操作細節一頭霧水,大大降低了實驗教學的意義。
二、問題化教學概述及價值
問題化教學是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提出一系列有效問題,并采用較為靈活的策略去解決問題,達到對課程內容持久深入理解的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形式相比,問題化教學能有針對性設置具有啟發性、引導性、探索性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高級思維,通過問題化方式促進學生積極互動,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1.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學生通過認知沖突產生學習沖動,缺乏了問題的引領就不容易引起學生的求知欲,更不會引發學生進行深入思考,導致學生學習停留在表面。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設置具有真實情境的、符合學生認知水平的問題作為學生學習的出發點,本著循序漸進的提問原則,為他們設計一些遞進性的化學問題引導學生一步步剖析知識,逐步突破化學知識學習的重難點,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
2.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增強探究意識
問題化教學模式就是通過設置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和探索,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在求知欲的推動下自主學習化學知識與概念,讓化學課堂成為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的場所,在思考與解答問題的過程中啟迪學生思維、挖掘學習潛能。
例如:“水的凈化”一課,可以先通過視頻等方式介紹居民生活用水的處理過程,講解工業凈水的基本處理步驟。展示課前準備的實驗器材并提出問題:“如何凈化這兩杯渾濁的河水?”學生分組討論、交流并思考、設計實驗,各組分別設計了明礬吸附和靜置、漏斗和濾紙過濾兩個實驗并順利完成,最后得到了純凈的水。分組交流時可以采用“坐莊法”,由一名學生主持,其他學生輪流發表建議,最后由主持的學生總結。全班同學在設疑、討論、實踐中掌握了化學知識。
3.鍛煉學生綜合能力,培育學生核心素養
在問題解決過程中,學習是主動的和個性化的,但這種主動與個性化學習不是一種完全獨立和孤立的學習,它需要在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交流、討論與協作,通過交流觀點、集思廣益,共同解決問題。在這里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把問題交給學生,讓他們自由討論,各抒己見,共同交流。[2]這樣不僅能達到理想的課堂效果,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交流能力、合作精神等,在探索問題過程中提升學科核心素養,為將來學生適應更加復雜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問題化教學在初中化學課堂中的應用策略
1.創設恰當的問題
恰當的問題能有效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提升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因此,在初中化學課堂上實施問題化教學應在設置問題上下功夫。恰當的問題應該具有以下特點:一是要具有導向性,問題應當將學生思維引入正確的方向,準確把握知識的主線。二是要具有啟發性,可以與學生日常生活相聯系,充分考慮學生認知水平與知識層次,逐步引導學生由較低知識層次向較高知識層次邁進,通過問題在已知與未知之間架設橋梁,讓學生的思維活躍在大腦的最近發展區中。
2.注重引導學生提出問題
問題化教學的特點在于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學生主動思考、小組討論、合作探究完成對知識的學習。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調用各種獲取信息的工具,對搜集到的信息進行分析、整合,這對促進學生形成高效思維,培養問題解決能力具有良好的效果。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要主動參與并及時給予評價和反饋,把握好方向,不能過度放手追求表面熱鬧。教師通過對學生積極評價,及時抓住學生學習成果并進行鼓勵,激發學生思維,促進學生積極學習。對整體水平不太突出、交流不太活躍的學習小組,教師可以適當地提示引導,讓學生在教師的帶動下積極地參與討論。
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通過學生的自主發言、相互討論、總結歸納等環節,學生的集體意識、合作意識、交際能力都會得到鍛煉,能有效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
3.做到面向全體學生
在問題的難度上可以分層設置,及時捕捉弱勢學生的狀態,當他們有了想法時,適時請他們回答,并積極鼓勵,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同時在小組合作討論時,應將同層次學生分在一組,給每個學生思考、發言的機會,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升他們的課堂參與感。
合理運用問題化教學法優化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提升教學效率。在運用問題化教學時,教師應充分把握學情,準確定位學生已有知識和學習能力,科學合理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激發學習化學的興趣。教師不僅僅要提出適宜的問題,還應積極鼓勵學生發現問題并主動提問,引導學生主動建構學科知識體系,幫助學生形成化學基本概念,激發學生化學思維。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還應注意發揮實驗教學的作用,將日常生產生活實際引入化學課堂,提升初中化學課堂的教學效率,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地位,讓學生在主動探索與思考中提升綜合素質與關鍵能力。
參考文獻
[1]趙偉.問題化教學在初中化學課堂中的應用分析[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1(15):14.
[2]楊江艷.小議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教學[J].讀與寫,2020(1):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