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階段的教育越來越重視教學課堂中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各科教師在開展教學的時候,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為學生創設有效的教學模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實踐中,“讓學引思”理念的應用有利于促使學生在具有針對性、系統性的教學中發展與提高學習能力以及綜合素養。但在當前的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對教學效率影響較大,因此教師要注重研究改善其中的問題,不斷提高教學效率,讓學生掌握信息技術理論知識,提升實際操作計算機的能力。
關鍵詞:讓學引思;初中信息技術;實踐初探
作者簡介:施旭玲(1994—),女,江蘇省鹽湖市建湖縣匯文實驗初中教育集團(匯杰校區)。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操作計算機的能力是學生能力優化的關鍵,是學生綜合素養的重要內容,但目前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效率并沒有達到理想的狀態,部分教師在教學中并不重視對學生思維的靈活性、邏輯性、嚴密性的培養,導致學生的思維能力難以提高。為此,本文對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現狀進行了分析,引入“讓學引思”理念并提出了對應的培養策略。
一、突出學生主體,重視教學模式優化
在現如今的時代背景下,信息技術與生活密切相關,所以我們一定要注重信息技術教學的質量,要在原有教學模式的基礎上,對教學方法加以改善,明確開展教學的目標,提升信息技術課堂的教學效率。“讓學引思”理念下的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實踐,尊重和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中積極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并引導學生積極地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踐中,有效地解決相應的問題[1]。學生在剛步入初中階段時,個人意識還沒有完全轉變,其注意力、控制能力雖然比起小學有所提升,但是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還是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目前,部分教師在開展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時更注重信息基礎理論知識的教授,教學模式缺乏多樣性,導致課堂教學形式化,學生習慣按照流程被動地完成學習任務,在課堂中是參與者的角色,而不是主體。比如部分學生容易被電腦游戲、音樂吸引,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無法集中注意力。對此,教師開展教學時要重視教學模式的優化,可以通過一些教學視頻,引導學生思考、學習。教師要梳理每節課的教學內容,根據教學重點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制作的教學視頻的內容也要圍繞教學重難點展開。教師在制作教學視頻的時候要考慮到學生注意力的集中時間有限,所以視頻時長不宜過長,能夠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即可。在學生注意力較集中的時間范圍內完成授課,這樣的教學模式是符合初中階段學生學習特征的。開展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教師重視課前預習環節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視頻能夠隨時暫停、回放,通過相關教學視頻進行預習具有較高的靈活性,能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結合翻轉教學模式,提高學生操作技能
教師在開展“讓學引思”理念下的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實踐的時候,要注意教學模式的改革創新,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優化提升,這比教授學生理論知識更加重要。應用翻轉教學模式開展教學,是教學模式的革新,能促進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效率的提升。目前,我國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時間較少,大多是一周1—2節課,因此更加需要初中信息技術教師提升教學效率。信息技術是一門以實踐為主的課程,在課堂教學開始之前,教師需要先帶領學生對之前學習過的內容進行復習,然后再開展本節課教學知識的講解。課堂時間緊張,留給學生動手操作的時間就會被一再地壓縮,教學課堂中如果學生缺乏自主實踐探究的機會,他們對課堂知識的掌握就會不佳,更不能將所學知識應用在實際中。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能提升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對教學知識預習之后,教師可以適當加快教學進程,使用教學活動、提出問題等形式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知識,將“讓學引思”理念應用到教學課堂中。學生和教師可以合作探究,針對教學內容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翻轉課堂教學方式突出了學生的教學課堂主體地位,教師在教學中通過問題引導學生探究。因此,教師在教學環節中應用“讓學引思”理念,能夠通過增加學生操作實踐的時間,讓學生在合作探究中吸收、內化信息技術知識,同時教師能夠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提升教學課堂的質量與效率。
例如,在蘇科版信息技術七年級《系統優化》的教學中,學生已經認識了計算機的基本性能,并且對本節教學內容進行了預習,教師開展教學的時候,課堂導入的環節可以預習中提出的問題作為教學導入,請學生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并鼓勵學生提出在預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從而明確課堂教學的重點,開展針對性教學。比如學生在課前預習中不理解磁盤碎片的整理方法,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操作電腦,用“讓學引思”的形式幫助學生學習磁盤碎片的整理方法,深入講解教學重點內容之后,就可以讓學生自主探究實踐,將課堂教學時間留給學生進行實踐操作,充分激發學生的自主能動性,讓學生在自主操作練習中掌握知識。學生自主開展實踐探究,并不是說教師不用參與其中,相反,教師要積極地參與其中,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知識掌握程度,根據學生掌握知識的不同程度,教師需要主動地提供技術支持,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
三、創設平等教學氛圍,培養學生問題意識
在“讓學引思”理念下的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實踐中,教師需要積極地創設平等教學氛圍。部分學生在傳統教學環境中養成了不敢提出問題的習慣,害怕自己說錯。思考建立在問題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最重要的還是創設平等的教學氛圍,這是實現“讓學引思”的前提條件,能夠有效地推動學生積極、努力地思考,挖掘、提煉出有價值的問題,從而形成學生敢于提問的教學氛圍,這也是“讓學引思”理念下的教學模式有別于傳統教學模式的地方。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成為教學課堂的主體,積極營造平等自由的課堂環境,和學生建立平等的關系。這種教學氛圍的創設,十分符合“讓學引思”理念下的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實踐,學生在教學課堂中積極主動地提出學習過程中的疑問,教師鼓勵學生積極發表自己的意見,使學生消除心理上的顧慮。
四、增強學習的趣味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讓學引思”理念下,教師在開展教學的時候,要優化學生的實踐能力。但是在現今的中學信息技術課堂內,不少教師采用的還是演示教學法,對于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實踐而言,教師在開展教學的時候一味地使用單一的教學形式,不能有效地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學習;而且傳統的教學模式下的課堂教學環節太密集,導致學生沒有機會和時間進行提問和思考,學生在信息技術課堂中處于被動的地位,被動地按照教師的演示進行操作,造成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效果不佳。教師要在教學課堂中重視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積極地提高教學內容和教學環節的趣味性。
例如,在蘇科版信息技術七年級《研究報告美化》的教學中,涉及改變字體顏色、大小以及藝術字體設置,學生跟著教師的演示進行操作,這樣的教學效率并不高。同時,學生跟著教師的演示操作完畢之后,自己再操作的時候,難免會出現操作不熟練的情況。對此,教師在開展教學的時候,可以設計一些問題環節,如“同學們,我們要對這篇文章的文字進行美化,文字美化需要哪些步驟?”“改變文章的字體及其顏色,一般在哪些地方進行修改?”等,逐步引導學生思考、開展操作實踐。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設計比賽,評選出較好的設計,這樣學生就能夠在比賽激勵的促進作用下,更加主動地進行探索。教師設問引導學生主動思考、解決問題,這種教學模式對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與質量都有較大的幫助。學生在日后的自主操作中,也能自己在腦海中提出問題并自我探索解決。
五、聯系生活實際,提升學生知識應用能力
初中階段的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在學習的時候也會有自己的選擇與偏向,教師在開展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過程中,要在原有教學方法的基礎上進行有效的改善。改善的方向要符合學生的實際生活,抓住學生的相關興趣愛好。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來制訂相關的教學計劃。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教師在上課時單一地進行說教式教學,會使課堂沒有吸引力。教學模式的枯燥無味,很容易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喪失熱情,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不強,沒有內在的驅動力驅使學生主動地開展相關的學習。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即實際生活就是教育的中心,生活實際狀況決定了教育的方向,同時教育能夠改變人們的生活。因此,教師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要注意將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將生活實際與教學內容相聯系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還能夠將抽象的信息技術知識用具體、形象的形式展現出來,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此外,初中階段的學生具有注意力不集中、求知欲強的特點,教師在結合生活實際開展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時,可充分利用學生的特性,選擇生活中學生感興趣的事物結合教學內容開展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會讓學生體會到初中階段的信息技術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知道信息技術知識與實際生活是密切聯系的,由此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例如,在蘇科版信息技術七年級《應用文檔設計與制作》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告知學生,應用文檔設計與制作在實際生活中有著廣闊的應用空間,比如書本在排版過程中就進行了文檔設計與制作,試卷的排版還有生活中的相關廣告、宣傳單都需要經過文檔設計與制作。教師可以挑選一篇演講稿或者一張宣傳單讓學生進行排版,學生可以自主應用文檔設計和制作排版的知識,聯系生活中常見的文本排版格式進行設計。之后教師可以進行綜合點評,對于其中的一些問題展開針對性的講解。這樣的教學能夠更好地聯系實際生活,讓學生可以有自主發揮的空間,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會更濃厚,教學質量也會有所提升。
結語
信息技術在現階段人們生活中的應用十分廣泛,作為生活在現代社會的人類,掌握信息技術知識是十分有必要的。“讓學引思”理念下的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實踐,總體而言就是教師在教學中要提升對學生主體地位的重視程度,促使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更加專業化,提升教學效率。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教師要采用多元化評價方式,對學生的課堂表現、心理狀態以及學習基礎等多個方面進行評價,使學生能夠充分了解自己的優勢與不足,更好地改正自己的缺點。同時教師要重點對“后進生”進行有效的評價,幫助其分析學習能力難以提升的原因,激勵其樹立起學習的自信心,促使其提高學習自主性,從而不斷提高學習能力。在初中信息技術中應用“讓學引思”理念,能夠創新教學方式,構建高效課堂;將“讓學引思”理念貫穿在教學中,能夠改變傳統教學形式,優化教學內容和方式,充分體現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性,不斷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合作探究能力以及實際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董龍霞.“讓學引思”理念下的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實踐初探[J].新課程導學(七年級上旬),2018(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