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艷
摘要:追求課堂高效,是從根本上減輕學生課業學習負擔、提高學習質量的有效措施,也是眾多一線教師不懈追求的目標和努力追尋的方向。在當前“減負提質”的時代背景下,精選學習內容,優化學習方式,訓練學生掌握科學方法,追求課堂效益最大化,方可真正實現“減負”目的,達到提高質量的效果。文章就這方面內容進行積極探索,旨在強化學生對所學英語知識的理解,不斷提高英語綜合素養,實現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小學英語;高效課堂;減負提質;課堂教學
回顧我國的基礎教育實踐,減輕學習負擔已經成為老生常談的話題,不僅關乎學生的全面發展,而且影響家庭的幸福安寧。提高課堂學習質量,實現課堂教學效益最大化,是達到“減負”目的的不二法門。當前小學英語教育實踐中存在嚴重的課業負擔過重現象,簡單機械的重復抄寫、大量的背誦記憶任務,使很多小學生不得不花費很多時間用來學習英語,然而,這種做法極大打擊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甚至導致學生產生厭惡英語學習的情緒,無益于學生的長遠發展和身心健康。鑒于這種情況,基于“減負提質”視角下,如何改進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真正帶領學生實現高效課堂學習,是一個值得思考與探索的課題。教師應摒棄傳統的教學方式,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認知特點,順應學生的學習需求,精心設計教學流程,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喚醒他們的求知欲望,使他們積極地融入課堂,主動探索英語知識,不斷提升英語綜合能力,建構更加精彩、更加高效的小學英語課堂。
1 ? 參照學生需求,精選學習內容
學習內容是學生獲取英語知識、開展語言技能訓練的根本依據,對于學生的學習效果具有直接影響。適當的學習內容,使學生可以更加快捷地接受英語語言知識和文化信息,增強課堂學習實效性。在“減負提質”視角下,教師需要立足于具體學情,從學生的知識和能力基礎、學習需求和目標等方面考慮,利用現在信息技術手段和豐富的網絡平臺資源,對于英語教材中編排的學習內容進行重構,利用精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進他們獲取新知的主動性,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例如,在學習小學英語6B的Unit 3 A “Healthy diet”時,對于小學生關注度較高的“What are healthy diets?”問題,教師為學生選擇了一些有關“healthy diets”的英語資源,組織學生進行閱讀。學生通過閱讀學習了“eat some vegetables”“eat some fruits every day”“drink water enough”“eat some fish and rice for lunch”等短語,還掌握了“I like something”“I like eating something”兩個重要句型,高效完成英語語言知識的積累,達到了熟練應用這些詞匯與句型進行自如表達的程度,提高了課堂學習質量,極大減輕了機械記憶的任務。
精選學習內容是提高課堂學習質量的必要手段。教師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通過精心篩選英語學習內容,調動學生主動學習、迅速發現有價值的英語知識,助力學生形成必備的英語語言技能,使學生在課堂有限的時間內完成知識建構,實現語言技能的快速增長,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2 ? 依據技能目標,設計學習形式
學習形式是學生在英語課堂上形成語言技能、實現思想情感交流的平臺。技能的形成與認知的發展離不開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參與,需要學生全身心投入學習活動。按照新課程改革的理念,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空間非常必要。在“減負提質”視角下,教師需要參照具體的英語課堂技能訓練目標,有意識地為學生創造自由交流的空間,設計恰當的課堂學習形式,促成學生之間、師生之間和諧交流,讓學生的英語語言技能在輕松的課堂活動中自然形成和提升,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英語知識是一個快樂的過程,而不是沉重的學習負擔。
例如,在學習小學英語6A的Unit 4 “Then and now”時,針對這個單元“現在與過去”的主題,基于這個單元需要學生掌握的“can”“could”兩個情態動詞的運用,教師組織學生開展課堂小組合作交流,“What could you do when you were six?”教師問,“But what can you do?Try to talk about this topic with your partners.”學生以四人為一組,“I could write a few Chinese characters.”一個學生說,“Now, I can write a lot of Chinese characters even if a passage.”學生在交流中掌握了“can”“could”的用法,課后稍做口頭練習鞏固即可,減輕了學生負擔。
學習形式的優化設計,可以為學生提供最好的交流情境和更多的訓練機會,讓學生可以自覺參與,促使學生高效訓練語言技能。教師通過對課堂技能訓練目標的解析,按照小學生現有的技能水平和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突破落伍的課堂交流形式,更好地展示學生的學習個性,從而加速學生語言技能的形成。
3 ? 借助有效手段,引領學習過程
學習過程由一系列教學環節構成,而每個教學環節的緊密銜接、順利過渡,可提高課堂時間的利用率,避免學生注意力分散,促使學生在課堂上完成學習任務,從而減少課后的作業量。傳統的英語課堂,教師的教學形式比較單一,以注入式講解為主,學生被當作貯存知識的“容器”,無法發揮主觀能動性,學習效率低下,不符合新課標和“雙減”政策要求。而在“減負提質”視角下,教師需要熟悉整個英語課堂學習的環節,參照課堂上學生的真實表現和學習狀態,運用各種便捷的現代化教學手段,為學生的英語學習活動提供必要且及時的引領,促使學生的注意力聚焦于各個環節的學習任務,自然進入新版塊的學習,提升課堂學習質量。
例如,在學習小學英語5B的Unit 7“ Chinese festivals”時,對于教材中涉及的傳統節日,教師按照時間順序,設計了教學環節,利用一體機上的PPT,引導學生進行學習交流。“Boys and girls, you all know there are some festivals with long history in our country.”教師說,“Now let list them in chronological order.”學生開始列舉“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等。教師根據教材中的內容,按照四個節日劃分學習小組,“Try to learn the part you are interested and share the information with us.”學生開展小組自學后,教師按照節日的時間先后,組織學生課堂展示,順利完成學習任務,收效很好。
學習過程的緊密串聯和無縫銜接,不僅可以節省課堂時間,而且能夠優化學習效果,而這個過程離不開教師的引導。教師需要對整個課堂過程進行全面把握和主導,根據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真實表現,及時施以有效手段,進行干預和調控、點撥,讓學生的思考更有方向性和目的性,進行高效學習,追求課堂學習的優質、精彩。
4 ? 組織科學活動,訓練學習方法
《英語課程標準》提出:“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方式,實現教學目標,感受成功。”學習方法的訓練,是英語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也是解決英語學習難題的有效方法。而形式多樣的課堂學習活動,可以為學生創造互助學習的機會,促成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探尋適合自身的英語學習方法,增強英語學習自主性。在“減負提質”視角下,教師需要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水平,依托課堂空間和教學媒介,組織學生開展各種形式的英語學習活動,有目的、有步驟地訓練學生,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自覺性,促使學生更加高效地學習英語知識,形成英語技能。
例如,在學習小學英語5B的Unit 2 “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時,對于本單元中需要學生重點掌握的“the ways to school”,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Talk about the ways of coming to school and try to find the regular pattern.”在小組討論時,靈活運用“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I come to school by bike.”“I come to school by bus.”“I come to school on foot.”進行交流,不僅學習掌握了本單元的重點句型,可以靈活運用于日常交流,而且發現了“by+交通工具”“on+人體部分”的規律,訓練了學生運用歸納法,提高學習效率。
依托英語課堂上精彩紛呈的學習活動,訓練學生的英語學習,是一種切實可行的途徑。教師要注重激發學生大膽表達,讓學生可以在交流中習得并鞏固英語知識,利用真實情境,促進學生實現語言知識向語言能力的轉化,使學生掌握方法,提升學習品質和英語綜合素養。
5 ? 評價課堂效果,彌補學習不足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小學英語的課程評價,應該堅持激勵性原則,不僅要關注教師的評價,而且要關注學生的自主評價,從而實現評價主體多元化和方法多樣化,最后促進學生對于英語的綜合運用能力發展。”英語課堂教學中發現學生的不足,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及時補救,幫助學生完善英語知識結構,實現語言能力全面提升,可以避免學生在課后耗費大量的時間進行彌補,從而切實緩解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壓力。
在“減負提質”視角下,教師需要采取診斷性的評價方式,帶領學生共同參與,通過回顧和反思,發現英語學習的優點和不足,集中強化訓練,彌補學生不足,優化課堂學習效果。
例如,在學習小學英語5A的Unit 5“What do they do?”時,對于“詢問職業”這個話題,教師創設情境組織學生表達,“Do you know them?”教師呈現圖片,“What do they do?”學生根據常識進行回答,“Zhong Nanshan is a doctor.”“You are an English teacher.”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評價,“What do you think of their expressions?”學生給出不同的看法,“Their answers are all correct.”“Maybe they can improve the pronunciation.”“They should practice more to speak fluently.”學生在課堂上改進不足,減少課后練習負擔。
全面客觀的課堂學習效果評價,促使學生認識自身的優勢和劣勢,有的放矢地采取補救措施,及時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強化語言技能,實現課堂高效。教師按照新課程改革倡導的多元評價要求,運用問題引領,促成學生反思,讓學生可以清醒地認識自我,主動改進不足,樹立學習自信,體驗學習英語的喜悅,收獲學習英語的滿足感、成就感和快樂感,從而圓滿達成課堂目標,減少課后訓練壓力。
6 ? 注重綜合素質,緩解學習壓力
學生的學習負擔不僅來自看得見的作業負擔,而且來自學生對英語學習的內在壓力。而這種壓力產生的原因很多,其中包括英語考試、教師和家長的期望等。簡單通過考試分數評價學生發展狀況的方式,無法全面評價學生英語能力水平,卻增加了學生的心理負擔。在“減負提質”視角下,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狀況,注重引導學生英語能力和文化素養的形成,改變學生對英語知識和考試分數的認識,促使學生保持良好心態,緩解英語學習的心理壓力。
例如,在學習小學英語5A的Unit 1“ Goldilocks and three bears”時,對于story time部分的故事,教師帶領學生輕松完成學習任務后,組織學生進行故事講述,“Is it an interesting story?Can you retell this story in your own words?”教師給學生布置了學習任務,“A girl named Goldilocks,was lost in a forest and she came into a house.At first,she did not know the owner of the house……”教師對于學生的課堂表現給予了大力肯定,“Wonderful.You are all great.You can retell this story in English flexibly.”教師肯定學生的能力,培養學生信心,緩解英語學習壓力。
學生心理壓力過重,不利于英語學習,也嚴重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必須給予高度重視。教師要改變關注學生英語成績的現狀,而是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加強對學生認識與觀念的教育引導,培養學生正確的態度和良好的習慣,形成學習英語的積極心態,從根源上提升教學質量,減輕學生負擔。
7 ? 結語
綜上所述,構建高效的小學英語課堂,是真正減輕小學生英語學習負擔的關鍵,也是改變小學英語教育費時低效的突破口。隨著社會“減負提質”的呼聲不斷增強,以減輕學生負擔為目的,切實提高課堂學習質量,已經成為大勢所趨。教師作為小學英語教育的實施者,需要深刻認識當前小學英語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真正將學生的長遠發展和終身發展作為英語教學的出發點和立足點,關注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學習興趣,利用多種渠道精選學習素材,優化英語課堂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指導學生掌握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增強學生在英語課堂上的愉悅體驗,緩解學生學習英語的心理壓力,強化學習的自主性,更好地建構完善的知識體系,將“減負”落到實處,讓“提質”成為現實。
參考文獻:
[1]王雅楠.優化英語教學策略 打造小學英語高效課堂[J].校園英語,2020(28):128-129.
[2]張玉珠.活化英語課堂 構建核心素養——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英語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0(99):105-106.
[3]張涵靜.多元教學 高效構建——探索小學英語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新課程,2020(22):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