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潔
摘 要:自主學習、小組合作的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而將兩者結合起來進行教學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能夠使學生在獨立思考的過程中鍛煉思維能力,從而提升合作與創新能力。但目前來看,小學語文教學模式并沒有得到轉變,導致學生學習語文的效率并不高。為此,本文在小學語文“自主學習,小組合作”教學模式方面做了一些研究,提出了有效策略,以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自主學習;小組合作
【中圖分類號】G623.2?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2)20-0152-03
An analysis of the teaching mode of "self-learning, group cooperation"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SONG Jie? (Chunhui Primary School, Zhoushi Town, Kunshan City, Jiangsu Province, China)
【Abstract】The mode of self-learning and group cooperation is very important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Combining the two in teaching can not only improve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but also enable students to exercise their thinking ability in the process of independent thinking, thereby enhance cooperation and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But at present, the Chinese teaching mode in primary schools has not been changed, resulting in the low efficiency of students' Chinese learning. Therefore, this paper does some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mode of "self-learning and group cooperation"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and proposes effective strategies to cultivate students'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Keywords】Primary school Chinese; Self-learning; Group cooperation
隨著時代的發展進步,人們逐漸意識到了“自主學習”的優勢,教師們也紛紛采取措施,轉變了以往的陳舊教學理念,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小組合作,讓他們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對語文知識深入理解,在合作討論的過程中對教材內容加深印象。不僅如此,這種創新的教學模式也能夠吸引學生們的課堂注意力,讓他們提高學習語文的興趣,從而使小學語文整體的教學效果得到提升。
1.小學語文“自主學習,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現狀
(1)忽略學生主體地位,導致課堂效果不佳
在以往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往往把自己當作課堂的主體,只注重于對教材知識的講解和語文知識的灌輸,卻忽略了對學生們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這就導致了學生們在學習語文時無法獨立思考、發散思維,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因此,教師應該給予學生們一些自主學習的機會,讓他們的學習效率得到提升,從而在有限的時間內學習到更豐富的內容。
(2)教學模式沒有創新,學生難以全面發展
從以往的小學語文教學經驗來看,教師往往采用傳統的、陳舊的教學模式而沒有進行創新,這就導致了原有的課堂形式并不適應學生們今后的發展。實際上學生們不僅僅需要學習語文知識,更重要的是得到語文素養、思維能力、合作能力等綜合素質的提高,因此,教師應該適當地在課堂上加入小組合作等環節,讓他們在輕松的課堂氛圍中提高學習效果,得到全面發展。
2.小學語文“自主學習,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重要性
(1)通過學生自主學習,鍛煉學生獨立思考能力
實際上,小學語文教學并不是讓學生們僅僅了解教材內的文章,而是讓他們通過教材內容,培養自身的語文素養,使語文能力真正得到提高。因此,教師要對學生們的自主學習重視起來,讓學生們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學習,而不是被迫、無奈地降低效率去學習,這不僅能夠鍛煉學生們獨立思考的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為學生們打下了一個堅實的語文基礎。
(2)通過小組合作形式,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在以往的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教師往往沒有重視學生們的課堂體驗感和參與感,這不僅使學生們的學習體驗大打折扣,也不利于小學語文教學提高質量。因此,教師應該善于利用小組來進行課堂環節的設計,通過小組合作、討論等形式,讓學生們自己去探索語文的奧秘,讓他們集思廣益,共同培養語文思維。
3.小學語文“自主學習,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有效策略
(1)利用小組趣味競賽,提高學生的自主能力
盡管教師對學生們自主學習、小組合作的重要性有著清楚的認知,但由于教學思想觀念、課堂時間限制等原因,往往忽略了為學生們組織一些小組之間的趣味競賽,以提升語文課堂的趣味性和活躍度,從而讓學生們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教師要對此加以重視,讓學生們在充滿樂趣的小組競賽中潛移默化地增強自主學習能力。例如,部編版小學語文的四年級上冊教材,在第一單元課文《觀潮》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們舉行趣味的小組競賽,讓他們在小組之間的比拼中潛移默化地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積極主動地對課文進行深入挖掘。在課堂開始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們布置一個小組任務,讓他們通過自主閱讀,找出描寫錢塘江的優美句子,再加以賞析:“通過這篇文章的學習,大家有沒有感受到錢塘江大潮的壯觀呢?下面我們就以小組的形式來回答問題,看看哪一組對觀潮的理解更為深刻,能讓大家對錢塘江有一個清楚的認知?!边@樣一來,學生們不僅能夠通過小組之間的合作來主動地進行語文學習,也能夠潛移默化地增強獨立思考的能力。在學生們討論出答案之后,教師也可以為他們的競賽設置一些獎勵和懲罰:“下面我們來進行小組之間的評比,看看哪一組回答得更流利、更優秀,排名靠后的小組要進行才藝展示,大家都要好好表現!”通過趣味競賽,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不再枯燥無味,學生們學習的氛圍也不再低沉,而是能夠在活躍的環境中激發自主學習與小組合作的意識,在小組之間的比拼中盡力而為,爭取獎勵、避免懲罰。因此,教師應該適當地轉變以往的教學觀念與教學形式,為小學語文課堂注入活力與趣味,讓學生們不再覺得語文學習枯燥,而是變得積極主動參與小組合作與探究。教師也不能忽略小組之間的競賽,而是要對競賽的環節加以利用,激發學生們回答問題的熱情,真正提升他們的語文素養。
(2)通過良好合作評價,鼓勵學生進行探究
教師在以往的小學語文課堂中,往往不重視對學生們的教學評價,不注重對學生們的語氣與態度,這就導致了學生們在小組合作甚至是整體的語文學習中難以增強自信。例如,部編版小學語文的四年級上冊教材,在第七單元課文《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中,教師就可以在學生們自主學習、小組合作之后給予他們一個良好的、合理的評價,讓他們增強學習小學語文的信心,在后續語文課堂中充分發揮自己的學習主動性,從而充分投入小組之間的合作。在課堂開始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自主預習,探究課文都講了哪些內容:“大家對周恩來總理是不是很熟悉呢?下面就來閱讀一下青年周恩來的故事吧!看看文章都講了哪些事。”通過自主預習、自主探究,以及他們對于周恩來總理的印象與了解,可能會有學生回答:“文章講述了周恩來在青年時期就立下了遠大的志向,要為中華民族之崛起而讀書?!彪m然學生回答出了整篇文章的主旨,也點出了全文的前因后果之所在,但僅僅這樣概括文章并不全面,教師在指出學生們的不足之處后,不能對他們加以批評,而是要針對他們探究正確的部分加以表揚,鼓勵他們的探究成果:“這篇文章包括了周恩來小小年紀就關心國家大事、周恩來親眼見到中華不振、周恩來立下遠大的志向三個部分,雖然大家概括得并不全面,但卻簡明扼要地說出了文章的中心內容,這是十分難得的表現,也證明了大家的自主學習與小組合作完成得非常出色!”通過教師的鼓勵,學生們能夠對課文整體有一個新的認識,在自己回答的基礎上產生新的理解,同時,學生們也能夠認識到小組合作的重要性,在今后的語文學習中不再被動,而是真正提高學習自主性,鍛煉自身的思維能力。因此,教師應該對學生們進行適當的表揚與鼓勵,用科學合理的教學評價來促使學生們自主學習。
(3)通過設計教學問題,引導學生小組合作
從以前的小學語文教學經驗來看,教師往往不善于用有效的方式去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這就在無形之中降低了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使小組合作流于形式。因此,教師應該創新教學思路,巧妙地設計教學問題,用問題來引導學生們進行討論、合作,從而使他們真正得到思維的鍛煉與課堂新形式的體驗。例如,部編版小學語文的四年級上冊教材,在《一顆豆莢里的五粒豆》中,教師就可以設計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教學問題,讓學生們根據問題進行思考,在小組合作中鍛煉思維能力。這篇文章是安徒生創作的著名童話,通過對“五粒豆子”的描寫,作者也在側面贊嘆了生活。在教材內容講解完成之后,教師可以對學生們進行提問:“大家有沒有讀懂這篇童話所暗含的寓意呢?為什么伴隨著豌豆苗的成長,小女孩的病也慢慢地好起來了呢?大家以小組為單位來討論一下各自的想法吧!”實際上這篇文章不只是在寫豌豆,更是寫出了豌豆與生病的小女孩的緊密聯系,前面的豆子都各自飛向了廣闊的世界,而那粒飛進了裂縫中的豆子,卻為生病的小女孩提供了生機。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并不能確切地在文章之中找到答案,而是需要加入自身對課文的理解,在思考與分析中得出結果,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生們進行小組合作的積極性,在小組的合作中,學生們更容易對問題進行深入思考,在集思廣益之中找到一個更完美的答案。
(4)豐富小組合作形式,提升學生課堂熱情
小組合作作為學生們自主學習的橋梁,作為小學語文課堂上的重要環節,有著多種多樣的形式,包括合作進行朗讀、合作解決問題、合作演繹課文等,這些不同形式的小組合作都能夠活躍語文課堂的學習氛圍,為學生們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讓他們提高學習熱情,從而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小學語文。例如,部編版小學語文的四年級上冊教材,在第一單元課文《走月亮》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們分為不同的小組,在合作中有感情地朗讀文章內容,從而使他們能夠討論朗讀技巧與文章理解。在課堂開始時,教師可以先進行課文內容的講解,讓學生們對《走月亮》這篇文章有一個大致認識,感受到這篇散文的詩情畫意,感受到在月亮下散步、行走的浪漫。隨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分小組來朗讀課文,讓他們以朗讀的合作形式加強小組合作:“大家在閱讀了這篇散文之后,有沒有掌握一些朗讀的技巧呢?應該用什么樣的語氣、感情來朗讀課文呢?一起來討論、實踐一下吧!”這樣一來,學生們在小組的集思廣益下,就能夠欣賞到文中的溫馨、親情、作者的幸福與喜悅,從而柔和、舒緩地朗讀出課文內容,在朗讀中又一遍地走過文中所描述的小路、溪邊、水塘。小組的合作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并不局限于讓學生們一起思考問題、回答問題,也可以利用朗讀的形式讓學生們對文章加深理解,結合自己的情感對課文深入挖掘,從而得到閱讀能力的提升和語文水平的提高。因此,教師不能忽視學生們的小組合作環節,并且要對傳統的合作模式加以創新,使小組合作的形式豐富起來,真正達到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效果。
(5)通過適當課堂互動,激發學生自主學習
教師應該把握好小學語文課堂的師生關系,增強學生們的課堂參與感,進而在自主學習中提高學習效率、優化學習效果。例如,部編版小學語文的四年級上冊教材,在第六單元課文《牛和鵝》中,教師就可以利用課堂上的互動環節來引導學生們自主學習,激發他們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在課堂開始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們閱讀第一段中所說的“牛怕人、鵝不怕人”的說法,并詢問他們:“事實真的是這樣嗎?鵝真的不怕人嗎?”這樣一來,學生們內心便充滿了疑問,就非常迫切地想要繼續閱讀,教師也可以給予他們這個自主學習的機會,并給他們留下一個思考問題:“這篇文章富含趣味性,是一篇很有意思的記敘文,但它也暗含了一些道理,大家在閱讀之后可以進行思考,文章暗含的道理是什么呢?”這樣一來,根據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學生們就能夠有目的地進行自主學習,帶著問題去閱讀文章,從而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思考,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們自主學習的效率和效果。在教師給予了他們足夠的探究時間之后,可能會有學生回答:“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就會得到各不相同的答案,因此,我們不能僅僅因為鵝看人比較小就懼怕鵝,同樣也要學會正確的、全面地看待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因此,利用適當的課堂互動來激發學生們自主學習是很有必要的,學生們在自主學習中能夠一改之前的被動學習模式并養成一個善于思考的良好習慣。
總而言之,教師應該對“自主學習,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加以重視,多加研究,用有效的實踐措施去創新課堂形式,讓學生們不再覺得小學語文課堂枯燥無味,而是在生動、活躍的課堂氛圍中提高學習語文的積極性,養成一個善于獨立思考的好習慣,在小組的合作與討論中真正提高學習效率、優化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黃肖勇.小學語文教學中自主合作學習模式探究[J].新課程,2018(39).
[2]孟素艷.小學語文“自主學習、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探究[J].課外語文,201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