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福星
摘 要:新時代互聯網媒體已經成功替代傳統媒體,互聯網事實上成為了輿論產生、傳播和發酵的主體,對社會發展變革產生巨大影響,而中小企業在拉動GDP增長和穩定就業上扮演著重要角色。本文通過理論分析互聯網輿論對中小企業績效的影響機制,認為新時代互聯網輿論對企業績效的影響機制已經發生了變化,其影響力更強更廣更深入,具體地說有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和公信力四大機制。
關鍵詞:互聯網;輿論;中小企業;績效
引言與研究背景:新時代互聯網媒體已經成功替代傳統媒體,互聯網事實上成為了輿論產生、傳播和發酵的主體,對社會發展變革產生巨大影響,愈加發揮出遠超以往的市場信息產生、傳遞發展和發酵輿論的作用,以微信、微博、客戶端、短視頻、直播、知識問答為主的社交資訊平臺牢牢占據了壓倒性的社會注意力,邊緣創新地帶的包容性、社會輿論生態變化與社會治理整體優化相輔相成,必然會對企業發展產生廣泛、深刻的影響。
就中小企業的經濟地位而言,作為中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小企業在促進就業,拉動GDP增長上扮演著重要角色,因此,推動中小企業穩定健康發展,對穩定社會經濟、促進就業、保障民生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扶持中小企業發展也成為政府和社會的共同期望。
由此可見,互聯網輿論對中小企業績效有重要影響,互聯網輿論生態變化與企業發展緊密相連、互相促進,有許多值得研究的地方。
本文可能的創新點在于:從新時代互聯網媒體出發,具體分析了新時代互聯網輿論對中小企業績效的影響機制,在前人的基礎上細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和公信力等四大影響機制,為后人進一步展開研究提供了思路。
一、研究意義
1.理論意義
新時代互聯網輿論對企業績效的影響機制已經發生了變化,其影響力更強更廣更深入,具體地說有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和公信力四大機制。但是,國內外的學者研究互聯網輿論對中小企業績效影響的成果較少,難以解說新時代互聯網全面融入社會交往和日常生活的新趨勢,互聯網輿論不斷產生和發展,對社會進步提出更高的要求,當然對企業的經營發展也有了更深刻的影響,故需要進一步拓展研究。
2.現實意義
在新冠疫情肆虐的世界范圍內,我國成功應對疫情后能否實現經濟騰飛和產業變革的關鍵就是中小企業,中小企業能否安全、穩定、健康地運營,對穩定社會、促進就業、保障民生、發展經濟和產業升級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促進中小企業發展也成為政府和社會大眾的共同期望,本文的研究也就有了現實意義。
二、理論基礎
1.信息不對稱理論
信息不對稱是影響投資人投資和企業管理者決策的客觀因素,信息不對稱理論是傳媒學、信息學和經濟學中最為重要的理論之一,在現實中也廣為應用,信息不對稱是指市場中的雙方或者多方對信息的了解程度不同,一方對交易本身或者交易對方更加了解,從而可以做出更有利于自己的決策,而另一方掌握的信息不全,在交易中就會陷入被動,甚至可能存在一個根本不了解內情的第三方,此時的第三方就在這場交易中沒有任何的話語權,只能任人擺布。對于投資人來說,對想投資的企業的信息了解得越全面,投資的成功率越高,投資欲望也就越強烈。對于企業管理者來說,對市場信息掌握得越多,決策越容易適合市場,越容易獲得市場的認可,企業績效也就會更好。
2.企業聲譽理論
企業聲譽理論認為,當存在多次交易時,在交易前,買方會通過賣方之前已形成的聲譽來判斷是否進行交易并確定交易價格;當結束交易后,買方會通過觀察產品或服務的質量運用貝葉斯更新規則更新賣家聲譽,從而為下一期的交易提供依據。賣方考慮到自己當期的行為將會影響下一次交易前買方對自己的聲譽判斷,進而影響到未來交易的發生以及自己的未來收益。于是,由于聲譽的存在,賣方面臨著未來收益減少的威脅,這大大降低了賣方當期選擇低水平努力的動機,從而促使賣方選擇較高的努力水平來形成或保持自身的良好聲譽。因此,企業聲譽本身就是企業價值的一部分,良好的聲譽能為企業帶來正面效益。
3.沉默螺旋理論
沉默的螺旋是一個政治學和大眾傳播理論,沉默螺旋理論的核心思想是,人只有在得到認可的時候才更愿意表達自己,如果不確定自己的意見是否能夠得到認可,人往往傾向于沉默。
個人的這種行為就為人類成為群居動物提供可能,個人也就更容易被外界所影響,外界包括集體、輿論和意見領袖。
三、互聯網輿論對中小企業績效的影響機制分析
國內學者針對媒體輿論的公司治理機制提出了全新的假設,本文在其基礎之上進行細化,認為新時代互聯網輿論對企業績效的影響機制已經發生了變化,其影響力更強更廣更深入,具體地說有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和公信力四大機制。
1.互聯網輿論的傳播力機制
互聯網輿論通過傳播力機制通過向資本市場和投資者披露企業的財務、經營績效等信息,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投融資雙方的信息不對稱程度以及管理層和股東之間的代理成本。對于媒體報道較少的公司,其股票存在更高的信息不對稱風險,而媒體報道較多的公司,其股票風險較少。近些年來,隨著微博、微信、抖音等自媒體逐漸占據了人們的絕大部分注意力,事實證明互聯網輿論對公司的集中曝光,會顯著提高當天公司股票的超額交易量與超額回報率。
互聯網輿論的傳播力還會左右企業在金融市場上的融資,我國中小企業在股市、債市等融資方式難以成功的原因是缺少讓投資者信賴的信息評級,而新時代的互聯網金融相比傳統方式而言,對于信用評級的標準要降低很多,因此互聯網金融毫無疑問的可以降低中小企業融資難度。
因此,隨著互聯網媒體傳播力的不斷發展,企業經營風險越來越透明,監管措施愈加完善,投資者可以較為完整地獲得企業經營者或者貸方的金融數據,從而更好地篩選出低風險的客戶,目前經過多年的實踐已經演化出具有實際價值的體系。
2.互聯網輿論的引導力機制
互聯網輿論的引導力更多體現在輿論發酵之時對輿論受眾進行帶有目的性的引導。在移動互聯網新時代,輿論引導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我們處于新媒體和全媒體時代,以微博、抖音為代表的新媒體平臺使每個人都有成為新聞人的可能。在自媒體時代,任何一個有表達欲望的個人都可以通過各種類型的平臺發聲,其受眾在獲得信息后通過實時評論與發聲者進行交流,各種意見、信息在反饋、融合,不斷更新發展,并且信息還會隨著社交群體擴散,企業決策者、投資者和消費者時刻面臨著新時代互聯網輿論的引導,對企業發展產生不可磨滅的影響,企業可謂面臨著異常嚴峻的挑戰和考驗。
互聯網輿論引導企業以消費者為中心進行商業模式變革,數字經濟能夠快速發展是移動互聯網發展的必然結果,新媒體時代的數字經濟具有難以量化的引導力,信息或者輿論的不斷變化不可避免地會影響消費者的消費習慣,進行促使企業進行變革。在數字經濟時代,任何企業無法做到準確地滿足消費者意愿的供給,消費者可獲得的數據資源近乎是無限的,不可避免地導致消費需求具有多元化、個性化、多變化的特點,傳統制造企業絕對無法適應消費者這樣快速變化的消費模式,絕對無法滿足消費者多姿多彩的需求,而經過互聯網技術改造的制造業不同,通過其強大的大數據技術能力作為支撐,推演出消費者的變化趨勢,甚至可以引導消費者的消費習慣變化,在很短的時間內迅速發展。
企業可以基于其實際的生產經營數據,總結出目前互聯網輿論直接引導企業生產方式的核心機制,企業通過對輿論的分析,判斷出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并對其歸納總結,將不同個體的個性化需求數據化,尋找其共同點,從而創造某一群體的定制化服務,節約成本的同時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3.互聯網輿論的影響力機制
互聯網輿論的影響力機制不僅在于能夠引發輿情,通過輿論壓力促使企業改變決策,其更深遠的影響在于企業可以根據輿論的走向調整自己的經營戰略,不斷跟隨消費者的消費習慣變化而變化,更能抓住自己想要的細分市場。互聯網時代輿論具備多樣、多變、多焦點的特點,互聯網輿論傳播由之前的點對點或面演化成了點、線、面相融合的互動式群體傳導模式,影響力愈發增強,而政府和行政部門的相關官員不論是出自為人民服務的初心,還是出于對仕途的追求,都會介入公司管理,推動公司規定和制度的完善和執行。
互聯網輿論的影響力不斷增強。中國網民已接近十億,形成了十億級的輿論,任何一個有表達意愿的個人或者企業都可以通過各種類型的平臺表達自己的觀點,雖然傳統媒體的公信力更強,但新互聯網媒體的受眾足夠多,自然也能夠形成足夠大的影響力,互聯網輿論內的意見領袖和受眾是足夠多的,其發表的意見和評論也是足夠多的,各種各樣的意見、看法互相傳播、融合、再傳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每一個觀看的人,特別是熱點問題的輿論爆發時,不論是當事人還是政府等監管機構都會面臨很大的輿論壓力,不得不及時、小心地進行處理,互聯網輿論的影響力前所未有的逐漸變大。
4.互聯網輿論的公信力機制
媒體傳播具有天然的信譽機制作用,也就是公信力機制。由于企業及其管理層注重信譽的特點,媒體負面報道促使了公司的業績改善,并體現在下一期公司業績的增長上,間接證明了互聯網輿論的公信力機制。
互聯網輿論通過公信力機制不僅影響了公司治理,也會影響政府的治理效率。媒體的議程設置和信息中介功能,使政府官員為了保持良好信譽,提高政府資金使用和財務信息的披露及時性和有效性,從而有利于財政透明度的提高,改善政府治理效率。
互聯網輿論的公信力機制使得意見領袖在互聯網時代逐漸替代傳統媒體成為網絡輿論的引導者,通過抖音、微博、微信等平臺頻繁和受眾互動,逐漸形成了影響力,加之我國網民數量的急速擴張,形成了很多具有號召力的意見領袖,他們根據自己的理解對議題做出自己的闡述,更有甚者,為了利益會運用心理學、傳播學的知識,對議題受眾進行支配和引導,進而達成干擾輿論的目的。新媒體的意見領袖為了自己的粉絲往往會堅持自己的個人風格,民眾在多個意見領袖之間的激烈交鋒中逐漸迷失了,各種信息被分解、融合,鋪天蓋地而來,影響了公眾對事件真相的了解,甚至帶偏和誤導了輿論的真實認知,對企業發展產生極其不利的消極影響。
四、研究結論與政策建議
1.研究結論
基于以上互聯網輿論對中小企業績效的影響機制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結論,互聯網輿論對企業績效具有影響,影響機制有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和公信力四大機制。
互聯網輿論通過傳播力機制向資本市場和投資者披露企業的財務、經營績效等信息,能夠降低投融資雙方的信息不對稱程度以及管理層和股東之間的代理成本,同時媒體報道的數量對企業融資成本亦有顯著影響。
互聯網輿論的引導力機制引導企業以消費者為中心進行商業模式變革,通過輿論引導消費者的消費習慣,進而改變企業的生產方式。
互聯網輿論的影響力機制會引起輿論壓力,任何企業和個人都要受到輿論的影響,任何企業遇到負面輿論都會備受打擊,消費者和投資者也都會查詢企業的輿論信息,從而進行決策,企業要比以往更加注重輿論才行。
互聯網輿論的公信力機制可以形成新媒體的意見領袖,意見領袖可以通過自己的平臺和渠道去引導,甚至控制自己的受眾,主播就擁有了影響企業績效的強大能力。
2.政策建議
根據本文的研究結論,為促進中小企業更加適應新時代的發展要求,為使中小企業更加符合人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要,本文提出以下建議:
(1) 企業應重視互聯網輿論,了解新時代的要求
隨著百年大變局不斷演進,作為企業管理者必須要熟悉新時代的要求,依法依規進行企業運營,隨著我國改革的不斷進行,對企業經營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最近,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對企業運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論是傳統媒體還是互聯網媒體都對意見進行了大量解讀,企業管理者應善用互聯網,了解新時代對企業運營的要求,為中小企業日后的發展奠定基礎,防止決策失誤。
(2) 企業應研究互聯網輿論,掌握消費者的需求變化
互聯網輿論對消費者的影響堪稱巨大,消費者的需求在互聯網輿論的影響下,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變化,在互聯網大發展的背景下,爆款層出不窮,流行趨勢不斷演變,消費者的喜好會隨著互聯網輿論一同演化,這就要求企業管理者必須研究互聯網輿論,研究消費者的喜好變化,才能有針對性地開發消費者喜愛的產品,才能使中小企業發展壯大。
參考文獻:
[1]George A Akerlof.The Market for"Lemons":Quality Uncertainty and the Market Mechanism[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70(3):488-500.
[2]汪帥東.企業聲譽的概念認知與多維評價[J].現代管理科學,2018(12):97-99.
[3]熊艷,李常青,魏志華.媒體“轟動效應”:傳導機制、經濟后果與聲譽懲戒——基于“霸王事件”的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11(10):125-140.
[4]朱丹.對聲譽理論的邏輯梳理[J].中外企業家,2019(30): 221-222.
[5]郭慶光.《傳播學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215-215.
[6]杜尚澤.習近平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強調:堅持正確方向創新方法手段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劉云山出席[N].人民日報,2016-02-20.
[7]Fang L, J Peress.Media Coverage and the Cross-section of Stock Returns[J].Journal of Finance,2009,59(5): 2023-2052.
[8]徐巍,陳冬華.自媒體披露的信息作用——來自新浪微博的實證證據[J].金融研究,2016(03):157-173.
[9]Agarwal,Hauswald.Distance and Private Information in Lending[J].The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2008(15).
[10]胡中峰.智能制造創新生態系統中服務資源的動態自組織研究[D].合肥工業大學,2017.
[11]羅珉,李亮宇.互聯網時代的商業模式創新:價值創造視角[J].中國工業經濟,2015(01):95-107.
[12]吳義爽,盛亞,蔡寧.基于互聯網+的大規模智能定制研究——青島紅領服飾與佛山維尚家具案例[J].中國工業經濟, 2016(04):127-143.
[13]Dyck A,L Zingales.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Role of the Media[J].NBER Working Paper 2002,No.9309.
[14]鄭志剛,丁冬,汪昌云.媒體的負面報道、經理人聲譽與企業業績改善——來自我國上市公司的證據[J].金融研究, 2011(12):163-176.
[15]趙合云.財政透明度、互聯網輿論與政府治理效率[J].當代財經,2018(01):3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