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華平

摘 要: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不僅承擔著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的歷史使命,更是國家繁榮、民族振興、人才發展的重要基石。作為我國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技工院校教師在推動技工教育事業發展、傳承職業技能和工匠精神、引領青年學生成長成才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本文通過教師職業能力大賽教學賽評價項目、評價內容和近兩屆全國技工院校教師職業能力大賽作品學習感受,淺談技工院校青年教師綜合職業能力淬煉要素。
關鍵詞:技工教育? ? 教師? ? 職業能力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進一步提高技工院校教師職業能力,提高技工教育質量,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于2018年開始,決定每兩年舉辦一次全國技工院校教師職業能力大賽。大賽比拼的是教師的職業能力,而不僅僅是教學能力。本文通過對大賽教學賽評價項目、評價內容和近兩屆大賽作品的學習感受,淺談技工院校青年教師職業能力淬煉要素。
一、全國技工院校教師職業能力大賽評分點分析
教師職業能力大賽教學賽評分點通過評價表體現(見第三屆全國技工院校教師職業能力大賽教學賽評價表)。評價表分為教學依據、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評價4個項目,并細化為10個內容,以便進行具體評分。教學依據是第三屆大賽教學賽新增的評價項目,主要是考察教師根據具體專業及學生的實際、學校教學條件、地方產業經濟發展需求編制實施層面課程方案的能力。教學設計解決學什么、教什么的問題,比的是教師對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和綜合職業素養的理解和把控。教學實施解決如何學、如何教的問題,比的是教育理論和教學方法。教學評價解決學得怎么樣、教得怎么樣的問題,比的是評價方法及應用。比照往屆大賽,在第三屆大賽教學賽評分表中,文本評審和說課與答辯沒有單獨配分,而是融入到了10個具體評價內容中,依然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文本評審針對的是教學方案設計、文本編制的評分,比的是思維能力和寫作能力、計算機應用能力(主要是排版)。說課評審是針對說課與答辯的評分,比的是邏輯思維能力、理解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從以上對評分項目的簡要分析可知,教師職業能力至少包含教育學理論、授課專業知識和技能、語文知識積累及應用、計算機基礎及應用。當前,技工院校師生比普遍較低(絕大多數學校只能達到規定的最低值),教師數量少,課時量大,外加很多日常事務性工作,留給教師接受繼續教育的時間很少,要成為一名合格教師已然不易,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技工教育教師,需要業余時間持續的投入和堅持,更需要對技工教育事業發自內心的熱愛。
二、補充教育學理論和一體化課程理論
(一)補充教育學理論
技工院校青年教師,一般都是對口專業的大學本科或研究生畢業,大多不是職業技術師范類專業畢業(這類畢業生少),專業理論知識較扎實,但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師范類專業課程教育,擔任技工院校教師之后,應補齊教育學理論方面的短板,如職業教育學、教育心理學等課程。
(二)深入理解工學一體化課程
結合一些省市的技工院校教師職業能力比賽情況,筆者發現,部分年輕教師對工學一體化課程的理解還有待加深,比如對典型工作任務、代表性工作任務和參考性學習任務等一些基本概念還存在一些認識偏差。
為深化技工院校教學改革,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于2009年開始在全國部分具備條件的技師學院、高級技工學校中開展工學一體化課程教學改革試點工作,通過三批試點逐步推進,試點專業31個,試點院校191所。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也正因為此,全國技工院校教師職業能力大賽專業課程比賽類別主要針對的還是工學一體化課程,所以需要教師對工學一體化課程有較為深入的理解。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熟悉《國家技能人才培養工學一體化課程標準開發技術規程(試用)》,并在此基礎上,多參與校級、市級、省級甚至是國家級的工學一體化課程標準及課程的開發,通過這些開發實踐,再結合教學經驗積累就能很好地把握工學一體化課程的相關理論及內在邏輯關系。
三、強化技能操作,豐富專業課程教學經驗
前文提到技工院校師資來源,同樣道理,由于高校的本科教育或研究生教育,技能操作學時較少,不少大學畢業生或碩士生進入技工院校擔任專業課教師后,即使是擔任專業基礎課教學工作,也應當補充專業操作技能。理論指導操作技能,操作技能促進理論知識的理解和升華,且能拓寬課程教學適應面,并可為進一步把握整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奠定基礎。
雖然各類教師職業能力大賽比的是一門課程中的某個微任務,但參賽教師要深入把握微任務的內涵,最好能夠將整個專業的專業基礎課和工學一體化課程全部講授一遍,力求了然于胸。這樣,對專業全局有個宏觀認識,才能更好地把握一門課程或一個微任務,避免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大賽教學賽展示的僅為冰山一角,而這需要冰山下深厚的沉淀才能支撐。
四、不斷加強語文應用能力
絕大部分教師都在學生階段連續接受過12年的語文教育。語文的本質,不是文字,也不是文學,而是文化。筆者雖為編輯,長期和語言文字打交道,深感文化的積累和語文應用能力的提升是伴隨一生的學習任務,永無止境。寫好一篇四五十頁的教學方案設計文本以及將之高度概括、凝練成9分鐘說完的說課腳本,就是寫作能力的綜合體現;在9分鐘內,有條不紊、聲情并茂地把教學方案設計清晰地表達出來,就是“說”能力的綜合體現。大多數有一定年限教學經驗的教師,語言表達能力都較強,而從筆者接觸的教學方案設計文本來看,不少參賽教師 “寫”的能力還有待提高,尤其是年輕教師。
五、提高計算機基礎及應用能力
計算機基礎應用能力,在此主要是指應用WPS辦公軟件對教學設計文本進行排版的能力,參賽者運用辦公軟件,通過排版設計,使教學方案設計文本內容條理清晰、版式美觀、重點突出地呈現出來,并能使評審專家快速搜尋到評分用的關鍵詞。一個優秀的文本,自然能幫助每個評分項目獲得最佳評分,至少不會被誤打分。
筆者每年都會接觸一些市級、省級或國家級技工院校教師職業能力大賽的作品,發現尤其是市級和省級大賽依然有較多的作品(教學方案設計文本)在文檔排版方面不盡如人意。主要表現在文字版式不連續、格式不統一、版式不美觀、閱讀效率低。如跨頁的表格未設置標題欄,跨頁段落文字不連續;圖片插入方式不當造成覆蓋文字,圖片沒有圖名圖號;表格中的文字左對齊或居中不統一等。由于大多教學方案設計文本采用的是表格形式,表格中有文字、圖,甚至表格中還有表格,而且篇幅大多有四五十頁,排版有一定難度,但是只要平常稍加學習和訓練,就能掌握。對計算機軟件工具的使用只需要學習相應的教材即可,在技工院校公共課中就設置有“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也配有相應的教材,將此類教材學習一遍,實操幾次,就能滿足日常教學需求。另外,圖名圖號、表名表號、段落格式、圖表的排版格式參考一般教材或論文的排版即可。有些作品,還通過不同的顏色或字體將關鍵詞標記了出來,在評審時專家能快速搜尋到評分點,提升了閱讀效率,是個不錯的表現形式。
六、小結
技工院校教師職業能力大賽,源于教學實際,同時由于需要進行一定藝術化處理,又高于教學實際。在比賽中要取得好成績,首先要深刻理解比賽規則和評分要點,但更為重要的是平時的實踐、積累和升華。
比賽自然有成績排名的先后,但拿獎牌不是唯一目的,而是要通過比賽促進教師相互交流、學習,進一步明確職業能力發展方向,為我國持續提升技工教育水平和技能人才培養質量,不斷學習、積累、錘煉,在完成黨和國家賦予的使命和擔當的同時,鑄就青春夢想,成就更好的自己。
(作者單位: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出版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