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冬
[摘要] 在信息技術素養提升工程2.0的大環境下,小學體育課程中引入現代信息技術是推動教育教學模式變革發展的有力抓手。本文分析了現代信息技術在小學體育課程中的優勢,闡述了現代信息技術在體育課程中的應用探索,通過一系列的運用策略實現小學體育教學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 現代信息技術;體育教學;提質增效
在常態化疫情防控的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學從長時間的線上學習模式逐漸轉向線上、線下教學階段性切換的模式。不論是線上還是線下,信息化輔助體育教學正逐漸成為新常態。教育部啟動的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素養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也對我們小學體育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將現代信息技術有機而智能地應用于小學體育課程教學,如何快速提升小學體育教師的信息素養,已成為新時代小學體育教師的必由之路。筆者結合日常教學與訓練中使用的平臺、軟件等,對現代信息技術在小學體育課程中的應用路徑進行積極探索。
一、現代信息技術在小學體育課程中的優勢
(一)寓學于趣:尊重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其主觀能動性
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智力和身體發展的關鍵期,但因為年齡較小,在注意力發展上還不夠完善,所以純粹枯燥的語言授課不能引發學生的興趣。而現代信息技術卻可以通過有趣的圖片或生動的視頻,對教學內容進行細致講解,從而引發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興趣,激發他們參與體育課程的熱情。于此,學生便能在新奇的氛圍中實現認識和體驗的逐漸豐富與深化,進一步增加學習的內在主動性,并長期保持,形成良性循環,從而提升體育課程教學的質量。
(二)精準教學:破解教學重難點,科學準確獲取教學反饋
體育技能的掌握是有效發展學生身體素質和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載體。而動作示范是學生在體育技能的學習中,教師經常采用的基本教學方法之一。由于大多數體育動作在教師進行示范講解之后,往往還需要老師手把手地去教,而體育教師一人難以顧及全班學生的示范,因此課堂教學的質量難以保障。
在小學體育課程中,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可以有效地解決課堂教學的學習效率問題。通過在“智慧黑板”等多媒體設備上展示動圖和播放教學示范視頻,可以將體育課程的技術動作多方向、多元化、層次化地展示出來,并且可以讓學生重復觀看、推演教學中的重難點。有時,教師可以適當暫停播放后反復示范,這樣可以極大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使學生更快速、更有效地掌握體育技能。需要指出的是,不同學生對于體育技能的學習有快有慢,對于學習速度較慢且動作不規范的同學,教師要關注個體差異,實施精準教學,開展有效幫扶。如利用微課、翻轉課堂、名師課堂、名校網絡課等,引導學困生課下通過自行觀看學習素材資源并加以不斷練習,起到強化鞏固體育技能的效果。
(三)豐盈價值:延伸課程體驗,彰顯體育學科育人價值
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不僅要求教師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講授和體育技能的示范練習,還要求教師通過現代信息技術,制作與體育相關的主題視頻或微課,深入挖掘體育課程的育人價值,發展與健全學生的品格,如學生的意志力、抗挫折力、健康心理、集體榮譽感、熱愛祖國的情感等,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要善于發現對體育有著濃厚興趣,且在某些體育項目上表現突出的學生,為他們提供了有針對性的培養平臺,幫助他們更多地了解體育項目的相關知識,鼓勵他們走上專業體育發展的道路,甚至能夠在未來參與到體育競技賽事中,為國爭光,從而為國家體育人才的培養添磚
加瓦。
例如,在一節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理論課中,筆者播放了冬奧健兒故事短片,與學生分享青年運動員那奮進、自信、善良的精神底色,以及面對失敗、挫折、低谷、傷病時始終堅持、繼續努力和永遠拼搏的意志品質。從學生們的表情和后續表現中,能發覺他們深受青年運動員精神的鼓舞,能自覺主動地在日常生活中加強體育鍛煉,同時還增強了同學間的交流合作,培養了團結協作的精神。
二、現代信息技術在小學體育課程中的應用探索
(一)課堂教學:打通各環節壁壘,打造教學智能化
在以往的教學實踐中,體育教學的各環節之間幾乎是割裂的,很少有關聯,課后也缺乏相應的評價、再練習機制。現代信息技術可以應用到課前、課堂、課后,打通了各環節的壁壘,使得教學過程更智能化與個
性化。
1.課前導學單預知學情
對于學生的基本學情,我們在備課時常常只是觀察和了解學生課堂內外的日常表現,這種備課方式不能精準和細致把握學生對相應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因此,在開展課堂教學前,筆者利用“問卷星”設置課前導學單,有針對性地設置學習選項,并按照教學的邏輯關系生成課堂教學菜單,供學生選擇。然后,通過匯總數據分析,哪些內容是學生比較容易掌握的,哪些環節是在課堂上反復打磨和強調的,做到心中有數、教時有度、評價有據。這種形式也讓學生耳目一新,他們會認真地思考并填寫對相應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從而反映出真實且客觀的學情。
2.智慧課堂助力教學智能化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嘗試引入智慧課堂教學模式。例如,在教授武術學習單元時,我們首先利用平板等移動終端,讓學生觀摩“五步拳”教學視頻,幫助他們建立視覺表象和動作架構;然后在老師的講解下,學生采用小組互動模式,分步驟開展練習,在遇到動作細節的困擾時,通過暫停、回放、調節播放倍數反復觀看,精準找尋練習難點和出錯點;最后在完成練習時,通過同伴互助,拍攝優秀練習片段,使用投屏或隔空投送等在公共大屏顯示,實現優生展示和對比糾錯二者并行。通過智慧課堂教學,學生較快地掌握了“五步拳”的動作要領,達成了課程教學目標。
再如,我們通過購買服務引入第三方信息公司,搭建了包含50米跑、立定跳遠、仰臥起坐、實心球等體育教學項目的智慧體育教學系統。基于視頻感知技術和人工智能視覺算法,對學生的體育運動成績、體能狀況、運動心率、運動負荷等指標進行實時采集分析、評測與指導。通過現場顯示終端,讓每個學生都能清晰地看到數據,從而形成相互競爭和趕超的學習氛圍。智慧體育教學系統提升了課堂學習評價的標準性和客觀性,使體育教學和體育訓練更具備個性化和智能化。
3.智能軟件優化課后練習效果
教師可以利用運動軟件建立班級“網絡運動場”,引導學生在軟件上完成課后練習內容。其中,自動調控與自動記錄功能不僅量化了學生的運動過程,還便于體育教師的檢查和評價。同時,學生間的運動成績展示、評比,強化了學生自主鍛煉的意識。
例如,對小學三年級學生需要掌握的“跨越式跳高”動作,教師要求學生課后通過軟件進行練習,每組10個,每周3次。教師將學生分成5組,每組學生先進行組內線上評價,再由教師給出指導。對學習速度較慢的學生,教師可安排觀看分解動作的視頻,讓學生繼續觀察、研究、練習和體驗,糾正錯誤動作,鞏固正確動作,從而夯實學習基礎。對能力較強、學習速度較快的學生,教師則安排整套動作的完整練習,并對他們動作的準確度和流暢性等維度進行評價和指導,設計探究性或拓展性學習任務,讓課后鍛煉效果更優。
(二)校內比賽:科學監測數據,打破空間限制
校園體育比賽作為校園體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所學校活力與文化的具象展現,也是調動學生積極參與鍛煉的動力引擎。現代信息技術產品不僅在體育競賽中為學生的安全起到保駕護航的作用,還使全員參與線上體育比賽成為可能。
例如,我校男子足球隊在參加2021年的一場市級足球聯賽時,現場技術人員在比賽前給每一位上場隊員發放了一套帶有芯片的運動背心,同時佩戴了一款智能穿戴設備。比賽過程中,移動終端可以實時呈現小球員的基本身體數值和相關技術指標參數,并在比賽結束后形成分析報告。同時,智能設備可以監測隊員的身體素質峰谷變化,結合數據演算分析,提前發出疲勞預警,有效降低了隊員運動損傷,規避了賽場運動風險。在決賽中,通過架設高清探頭和物聯設備,記錄球員跑動路徑、熱點區域覆蓋、運球時間、沖刺速度、攔截次數、射門配合回放等核心數據,為球隊技戰術的復盤講解和生動展示提供了有效支撐,同時幫助教練以客觀的數據代替主觀印象去判斷球員的綜合能力,促進校園足球走向科研化、智能化和數據化,創造了學校體育教學變革性發展的和針對性訓練的新路徑。
當下,由于疫情防控的不確定性和復雜性,線下的賽事舉辦變得困難重重。在遵循防控應對指南的背景下,學校為聚焦落實“教會、勤練、常賽”,有效保障學生每天在校體育鍛煉一小時,創造性地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的輔助,嘗試開展線上比賽。其中,“天天跳繩”和“體智云平臺”具有賽事系統完善、操作簡單便捷,以及線上運動項目儲備相對豐富等特點,是目前廣泛使用的中小學線上賽事平臺。
“天天跳繩”是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研發的智慧體育運動平臺,基于大數據的算法模型,定位人體骨骼點,輔以動作捕捉技術,實現實時運動軌跡跟蹤,準確計數。它打破了比賽時間與空間的桎梏,實現了全員參賽的愿景。在賽事組織期間,平臺可以通過學校管理后臺實時追蹤參賽數據,如參賽人數、參與率、平均成績、最佳成績等,生成可視化圖表,分析參賽學生的各項數據。整個過程代替了傳統的人工統計方式,解決了各種制約因素。同時,參賽學生的運動圖片、視頻等影像資料自動存儲,方便資料素材資源的呈現與備份。
(三)課外鍛煉:落實減負增效,樹立終身運動理念
《義務教育體育課程標準(2022年版)》課程理念中明確提出,體育與健康課程依據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興趣愛好,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學、練、賽”一體化教學,堅持課內外有機結合,讓學生體驗運動的魅力,領悟體育的意義,發揚刻苦學練的精神,逐漸養成校內鍛煉1小時、校外鍛煉1小時的習慣。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進行,現代信息技術為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提供了寶貴的資源。許多新興的體育項目不斷涌現,而以居家運動為主要形式的云直播、云健身,成為不少家庭和學生校外的運動首選。
例如,前不久火遍網絡的“劉畊宏現象”,毽子操一度成為網絡熱議話題。這一現象的背后就是借助互聯網直播,通過運動背景音樂和云在線課堂,為居家人群帶來健康供給。學生及家庭對動作易學、氛圍輕松、風格鮮明的居家健身鍛煉產生剛性需求,因此在工作學習之余加強鍛煉。居家鍛煉人群通過適當運動流淌汗水,釋放緊張和焦慮情緒,保持肌體健康,不僅能為個體帶來更有益的生活狀態,對抗病毒入侵,還為家庭提供情緒緩沖和空間轉移,對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態和促進家庭關系和諧提供支持,更能有效促進學生在校內外堅持鍛煉,幫助學生樹立終身運動的理念。
學生可借助體育網站、體育資源庫,或一些運動軟件,下載自己感興趣的體育課程,以供自己學習。現代信息技術為學生提供了方便,學生可以更便捷地獲取體育知識的途徑。例如,有些學生對輪滑、滑板、滑雪、冰壺等體育項目感興趣,但在傳統的小學體育課程中,特別是南方的學校,缺少開設課程的條件,教師也缺乏相關的運動知識。學生可以利用課外時間學習這些體育運動項目,通過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認識更多這方面的老師、同伴,在豐富自身體育認知的同時,進一步提高了自學能力,為學生今后的體育學習奠定了基礎。
在“五育并舉”和“雙減”的時代背景下,現代信息技術對于小學體育課程的提質增效有著重大意義。作為新時代信息技術在體育課程中不懈探索的答卷人,我們唯有不斷加強自身信息素養,研究信息技術發展的最新動向,堅持發展學生核心素養,方能在時代的浪潮中奏響體育課程高質量發展的最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