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發展,“雙減”政策應運而生,其既對教師的教學實施、教學創新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學生的自主學習面臨重大挑戰。在對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內容進行規劃的過程中,要積極了解家庭作業多元化設計的具體思路,從作業屬性優化的角度出發,在課程領域中重新構想作業的基本研究與設計。因此,相關教育工作者要充分響應“雙減”政策的號召,讓作業回歸本質,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雙減”政策;初中數學;作業規劃;策略分析
作者簡介:侯田莉(1985—),女,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實驗中學。
在新的發展階段,為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教師要積極把握“雙減”政策的本質內容,在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高效學習知識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以及良好學習體驗的獲得具有積極影響。本文主要結合“雙減”政策的具體內涵,深入了解在“雙減”背景下初中數學作業的科學設計的具體思路,從而明確學習的本質意義,推動學生綜合素質的不斷提升。
一、“雙減”政策對初中數學作業設計提出的新要求
“雙減”政策的內容主要分為兩個層面:一是減輕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的作業負擔;二是深化校外培訓機構治理,規范校外培訓內容。目的是讓學生從煩瑣的作業中解脫出來,提升作業質量。因此,“雙減”政策對初中數學作業設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要充分了解“雙減”政策的具體內涵,以此推動自身教學思路的全面轉變。
(一)堅持學生主體原則
在分析和探索“雙減”政策的具體內容的過程中,積極落實學生主體原則具有重要價值。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既要從宏觀層面把握具體的教育政策,也要分析義務教育的特點,更好地完善教育模式,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通過鞏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在優化作業質量的同時,教師要進一步引導學生發展正確的學習思路,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判斷,獨立思考,以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為基本出發點,設計多元化作業內容[1]。
(二)嚴格落實學校陣地原則
為提升教學質量,學校要積極發揮主陣地作用。教師要堅持應教盡教,著力提高教學質量、課后作業水平,減少學生參與課外培訓的需求與沖動,可以通過專家講座、集中研討等方式,有效引進更加務實管用的策略。教師要嚴格把握底線思維,提質增效,結合學生和家長的切身利益,做好“雙減”政策的相關工作。既要深化校本教研,也要完善平臺載體,使學生的學習更加科學、流暢。
(三)堅持落實正確的指導思想,準確把握作業性質
在理解“雙減”政策具體內涵的過程中,教師要把握作業設計的相關原則,以提升作業有效性為基本出發點,讓學生在輕負擔、高質量的教育中快樂學習,健康成長。尤其是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社會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教師可以結合時政熱點,為學生拓展其中與數學有關的知識內容,使其在高效學習的過程中準確把握學習重點。
二、減量不減質,“雙減”政策下轉變初中數學作業設計思路的重要價值
“雙減”政策下,教師要從多個層面出發,了解構建數學高效課堂的基本需求,以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教師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為出發點,更好地把握優化學生學習效果的任務目標,對學生的全面成長具有重要且積極的影響。
(一)有助于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
在新發展階段,教師要充分認識到落實“雙減”政策的重要價值,并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幫助學生做好學習規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幫助學生進一步挖掘自己的學習潛力,通過理想課堂的構建,進一步明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教師要做到與時俱進,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理念,更好地適應日新月異的教育形勢,這對于“雙減”政策的有效落實起到支撐作用[2]。
(二)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成長
從“雙減”政策的本質來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更加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以學生的素質發展為出發點,嚴格地規范作業設計,真正從教育改革的形勢出發,從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角度出發,減輕家長的經濟負擔,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最大限度地推動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優化作業設計可以使教育評價導向更加正向、科學,使學生擁有更多的閑暇時間發展個人興趣,避免其受到功利化等不良教育方式的影響[3]。
(三)有助于落實國家戰略發展需求
從宏觀政策落實的角度來看,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把握政策的落實,轉變作業教學的基本思路,可以創新教學模式,在完善教學管理的同時,使學生在初中這一關鍵時期嚴格按照具體的課程標準開展科學學習,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不同的學習需求,以此更好地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在不同的學習階段,教師要有針對性地對學生的創新精神、創造能力、綜合素質進行有效培養,全方位滿足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各項需求,從長遠來看,這具有非常重要的應用價值。
三、“雙減”政策下初中數學作業設計思路的轉變方法
根據上述分析和探索,我們可以看出,注重“雙減”政策的落實,深入結合時代發展,推進教學改革,既可以拓展學生的學習思維,也可以創新作業布置方式,使學生的多元化思維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對學生知識理解層次的有效深化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對此,教育工作者要加強作業分析機制的精準落實,從全面化的角度出發,進一步對教學內容進行改革,這對于有效優化作業設計的豐富性具有非常關鍵的影響[4]。
(一)作業設計力求生動有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初中階段的數學學科知識有了一定的難度,其抽象性比較強,部分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感覺初中數學比較枯燥乏味、晦澀難懂。在這種情形下,為了更好地激發初中生對數學學科的學習興趣,使其專注于對數學知識的深層次探究,教師可以布置充滿趣味性的課后作業,也可以突破固化思維,讓學生自主描述、分析和理解知識。比如,在教學平面直角坐標系相關知識內容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平面直角坐標系的作圖作業與學生家中物件的擺放結合起來。學生以家中某一個物體作為坐標原點,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基于此來形容不同的物品在什么位置。如以家中的電視作為坐標原點建立直角坐標系,然后描述餐桌、茶幾、沙發等物件的位置。這樣的作業設計貼合學生生活實際,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使學生轉動腦筋,在實踐中運用直角坐標系知識。此后再遇到與此相關的問題時,學生就能聯想到直角坐標系的應用,利用函數圖象解決生活中的一些難題。同時,學生在應用理論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會獲得一定的成就感,可以激發他們的探究熱情。
(二)轉變作業設計思路,優化教學水平
在把握現代化課堂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教師應積極采取多元化思路,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作業的種類,這樣可以使學生在參與探究的過程中全面鍛煉自己的身心。學生在突破自我的過程中可以延展學習思路,掌握學習數學知識的技巧。比如,在教學軸對稱圖形相關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突破傳統課后作業大多采用書面形式的思維定式,讓學生充當小記者,去采訪家庭、學校、社區的成員或是隨機路人,讓他們分享自己身邊的軸對稱圖形。學生可以拍攝采訪小視頻,在視頻后期制作的過程中插入展現軸對稱圖形的圖片或視頻作為例子,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了解軸對稱圖形的基本屬性。這樣的作業形式使知識學習更加具體、生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也會更強。為了拓寬學生的學習視野,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進行自主剪紙創作,了解軸對稱圖形與中心對稱圖形的區別,學生在剪花紙、剪窗花的過程中還能了解傳統手工文化。教師在設計作業時,要深入生活實際,豐富作業內容,從而讓學生更好地探索知識,積累經驗。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展示學生的優秀作業,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5]。
(三)設計分層作業
為了使學生有的放矢地參與各類學習活動,教師在設計作業時可以融入分層教學理念,設計分層作業。學生存在一定的個體差異,其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也有著相應的不同。因此,教師應著眼于學生不同的學習情況,合理地將學生分層,布置相應的作業。比如,可以將學生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是學習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教師要注重其對基礎知識的把握,如在教學勾股定理時,可以讓學生先瀏覽課本,了解什么是勾股定理,生活當中有哪些現象能與勾股定理相聯系。第二層次的學生具備一定的學習基礎,但其學習主動性、學習能力有待優化。對此,教師可以布置一些基礎性題目,讓他們在解答題目的過程中優化自身的綜合能力。第三層次的學生學習能力較強,也具有較強的學習自主性,所以教師可以為其布置一些具有開放性、挑戰性的題目。不同層次的學生依據自己的學習情況,完成教師布置的分層作業,從而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節奏,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地開展學習活動,在挑戰自我的過程中逐漸增強學習自信心[6]。
(四)突破傳統課程認知,優化作業設計水平
教師可以結合蒙臺梭利的教育思想,加強作業的游戲屬性,優化作業構成,也就是從設計意圖、作業完成方式、作業評估等層面出發,有效地展現作業的豐富性。例如,在學習有理數與無理數的過程中,教師不嚴格規定作業的完成時間、數量等,而是讓學生根據自身的學習情況,整合碎片時間,分階段完成課后習題或是去了解有理數與無理數的相關知識,制作思維導圖[7]。這樣既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范圍,也可以使他們在鞏固舊知識、學習新知識的同時提升對知識的理解能力。當然,初中數學作業的設置與學生的接受程度有著緊密的聯系,教師要及時關注學生的學習動態,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定期調整教學思路,選擇學生喜聞樂見的作業形式。比如,布置一些調查類、探究類的數學作業,讓學生通過豐富的作業形式在快樂中學習數學知識。
結語
在“雙減”政策的影響下,初中數學教學工作部署面臨重大挑戰,但同時也有了更加豐富的載體和平臺。在對初中數學作業進行設計的過程中,教師要提高作業的科學性,通過應用多樣的資源,更好地落實“雙減”政策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獨立判斷的過程中,明確學習數學的重要價值。
[參考文獻]
[1]吳綠苗. 基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初中數學作業設計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1(29):75-76.
[2]李俊彪. 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數學作業的設計[J].中學教學參考,2021(2):27-28.
[3]潘紅梅. 核心素養下初中數學作業設計研究[J].中學數學,2020(20):79-80.
[4]林黃強. 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數學作業設計[J].課程教育研究,2020(6):117-118.
[5]曾凡玉.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數學作業設計分析[J]. 中華少年,2018(1):70.
[6]王振愛.構建初中數學作業設計框架,提高作業設計和評價的品質[J].課程教育研究,2019(12):251-252.
[7]徐鏡泉.基于生本背景的初中數學前置作業設計[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6(5):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