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人們對學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前,我國處于教育改革不斷深化的過程,教師越來越重視教學模式的創新。教學活動不是單純地向學生灌輸理論知識,不是讓學生機械化地掌握課本上的知識點,而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在小學階段,美術是一門重要的學科,對培養學生的美學素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是在當前的美術教學中,部分教師受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較深,其教學方式制約了學生美術素養的提升。基于此,文章以如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為研究方向,分析問題,提出策略,以期為一線美術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美術;想象力;全面發展
作者簡介:劉艷霞(1978—),女,甘肅省定西市臨洮縣洮陽鎮西街小學。
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提升,我國在教育方面的投入越來越大。在義務教育階段,小學各學科的教學至關重要,關系著學生的成長,關系著為學生奠定堅實的發展基礎。當前,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化,素質教育的理念已深入各地學校,其要求教師在教學中重視學生綜合水平的提升。基于此背景,小學教師在不斷優化創新課堂教學。他們認為,在小學階段,不僅要教授學生相關的理論知識,還要發展學生的審美能力、道德品質等,促進學生健康地成長。在小學教學中,美術教學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使學生形成辨別美丑的能力,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促進學生想象力的發展。因此,小學美術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當結合學生的實際能力,合理地設計課堂內容,以促進學生良好發展[1]。
一、當前小學美術教學在培養學生想象力方面存在的問題
第一,學校和教師對美術教學的重視度不夠。當前,相對于語文、數學、英語等科目來說,美術在小學階段是副科,不論是家長還是學校對于美術教學的關注度都不夠,甚至有的教師在臨近期末考試的時候,占用美術課進行其他科目的教學。不僅僅是其他科目的教師對美術學科的關注度不足,部分美術教師由于教學理念沒有及時更新,也不夠重視美術課程。這種現象是美術教學改革中的一大難題,直接制約了學生美術綜合能力的發展。
第二,美術的教學目標不明確。當前,部分教師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較深,對美術教學的目標不明確。有的教師甚至認為,美術是一門帶著學生“玩”的課程。加上美術與語文、數學等主要科目的考核方式有所區別,部分教師因此敷衍教學,在課堂上只是照著教學內容給學生播放PPT,講解課本上的美術知識,而后讓學生根據課本的內容畫畫,使得美術課堂枯燥乏味,學生繪畫的興趣不高,導致美術課堂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有限,直接制約了學生想象力的發展。
第三,部分教師的教學方式陳舊單一。部分教師在開展美術教學時,仍采用傳統的灌輸理論知識的方式,缺乏對學生繪畫能力的培養,導致整個美術課堂都是教師在講授理論知識,缺乏課堂互動。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不僅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還制約了學生美術能力的提升。此外,部分教師在教學方面準備不足,其在開展美術教學前,沒有備課,導致課堂教學缺乏條理,缺乏對學生的引導,制約了高效的美術課堂的構建,更遑論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
二、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想象力的重要作用
(一)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小學生自我約束能力較弱,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也容易對外界的新鮮事物感到好奇,難以長時間集中注意力。教師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就是基于學生這一階段的身心發展特點而開展的能力訓練。小學生既易于被新鮮事物吸引注意力,也樂于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展開思考。在開展小學美術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緊緊抓住學生的興趣點,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當學生對于某一件事情感興趣,自然就會主動地去探索和思考,此時,教師再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力,就能為學生的思維插上翱翔的“雙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為學生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小學美術學習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為其以后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當前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僅需要專業能力強的人才,還需要綜合素質高的人才。因此,學校教育不僅要培養具有極強的專業能力的人才,還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等。在學生發展的過程中,尤其是小學階段,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方式之一就是培養學生的想象力。這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學習美術知識,還能為學生以后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想象力的策略
(一)創設美術情境,發展學生的想象力
教師要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可以通過創設美術情境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想象思維。在美術課堂中,教師要積極和學生溝通,了解學生當前的發展狀況以及學生的興趣愛好,根據學生的興趣點及其自身的成長需求創設美術情境,促進課堂模式多元化發展,提升課堂質量。在創設美術情境時,教師可以利用美術示范的方式激發學生的興趣。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一些具體的案例來創設美術情景,使學生感受到美術的魅力。學生通過對美術情境的觀察,能在感情上產生共鳴,從而感受到藝術的美感。例如,在“繪制城市”這節課中,教師在創設美術情境的時候,可以將繪制城市作為一種美術示范,播放一些繪畫者繪畫城市的過程,讓學生在觀看他人繪畫的情境中,觀察創作的細節,了解一幅作品的誕生過程。在觀看結束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討論,讓學生與小組成員交流思考,分享自己的想法,以促進學生想象力的發展[2]。
(二)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開展教學
隨著科技的發展,許多先進的設備已被應用于課堂教學,為小學教學的開展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在小學課堂教學中,對教學活動幫助最大的是多媒體設備。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需要一邊為學生講解,一邊在黑板上大量板書。這不僅因為空間的限制導致呈現的教學內容不足,還會耽誤課堂時間。但是,隨著多媒體設備進入課堂,教師可以提前把教學課件制作好,擴大了教學的容量[3]。當前,國家對于教學信息化的建設已經逐漸完善,多媒體設備目前已經覆蓋了大部分小學。在傳統美術教學模式下,教師只能在黑板上作畫,浪費了課堂時間,而且難以通過豐富的教學內容拓寬學生的視野。美術教學尤其注重看和畫,只有讓學生欣賞大量的美術作品,才能促進學生對美術的理解。但是傳統的美術課堂難以滿足學生對于“看”的需求,導致學生缺乏足夠的觀察,不利于學生想象力的發展。而使用多媒體設備開展教學可以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多媒體設備可以將藝術作品呈現在大屏幕上,使學生直觀地看到藝術作品。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藝術作品、創作過程、動畫等,并融入學生喜歡的元素,可以讓學生集中注意力,引導學生思考。另外,多媒體教學豐富了課堂教學模式,使課堂教學向多元化的方向發展,讓枯燥乏味的知識變得生動。美術學習其實是對感官與思維的訓練,使學生通過觀看和創作,激發自己的想象力,同時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逐漸提升綜合素養[4]。
例如,某節美術課的內容是教授學生繪畫奔跑的小動物,教師在課堂上就可以用多媒體設備展示動物奔跑的圖像和視頻,讓學生直觀地看到草原上駿馬奔跑的英姿,觀察獅子捕獵時的姿態,引導學生對相關的場景展開想象,思考不同的動物在奔跑的過程中有什么不同。而后,教師再展示不同畫家的畫作,讓學生欣賞優秀的畫作,進行討論,構思自己的作品,引導學生先想象再創作[5]。
(三)充分開展美術作品賞析
在美術教學中,欣賞、構思、創作是十分重要的過程。欣賞、構思、創作,簡而言之就是看、想、畫。其中,構思是培養學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徑。學生在構思的時候,不是憑空想象,而是基于大量的素材進行合理的思考。人無法對于沒有見過的事物進行想象。因此,欣賞作品是學生在美術創作前進行想象的基礎。小學美術教材中有許多經典的素材供學生欣賞,教師應當用好教材,提升學生的鑒賞能力,同時與學生交流溝通,共同鑒賞優秀的作品。此外,教師應當積極搜集教學素材,為學生提供更豐富的作品,以加強美術鑒賞教學的效果。在組織美術鑒賞活動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讓小組的代表總結表達小組的觀點。這樣可以讓每個學生都進行思考,使他們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提升美術鑒賞的水平[6]。例如,在開展以“春”為主題的美術課程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展示與春天相關的圖片和畫作,讓學生賞析。教師在選擇素材的時候應當選擇如柳樹、迎春花之類的素材,讓學生對于春天的特點有一定的了解。如此一來,學生基于對春天特點的了解,就能主動想象更多與春天相關的場景,從而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結合游戲開展教學。美術課堂應該是趣味十足的課堂而不是枯燥乏味的,教師可以在課堂中適當地融入一些游戲,做到寓教于樂。小學階段正是學生對新鮮的事物好奇的時候,適當的游戲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興趣與想象力[7]。
(四)優化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培養學生的想象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教師慢慢引導,讓學生進行主動思考。想象力的發展源于學生善于觀察的品質。教師在培養學生想象力時,應當開闊學生的視野。為此,教師應當優化教學方式,擯棄陳舊單一的教學模式,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觀察和思考,使學生對身邊的事物保持好奇心。在教學中,教師遇到想象力比較差的學生時,應當加強對學生能力的了解,因材施教,加強對學生的引導,鼓勵學生去暢想,鼓勵學生將想象的事物表達出來。例如,在教學繪畫汽車時,教師就可以播放一些動畫片,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對于想象力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要求其簡單地畫出汽車的輪廓,讓學生在創作中提升信心[8]。
(五)開展積極有效的教學評價
在美術課堂上培養學生想象力的過程中,教師還應開展積極有效的教學評價。當學生在課堂上表現較好,如創作了優秀的作品時,教師要對學生進行表揚。對于在課堂上犯錯誤的學生,教師應當及時引導,并且鼓勵學生,避免學生喪失學習的信心。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理解學生的思維以及認知特點,即學生需要在教師的肯定評價中,獲得源源不斷的動力,為此,教師應積極開展有效的教學評價,以幫助學生維持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能力的發展。
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想象力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其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提升美術創作能力,還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在美術教學中,教師應當不斷創新教學方法,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想象力的發展和綜合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王良赤.貴州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小學美術教學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19.
陸芝英.為美術課堂插上翱翔的翅膀:論小學美術教學中想象力的培養[J].新課程導學,2017(10):16-17.
安斌.巧手繪出多彩的世界:論小學美術興趣的培養[C]// 2021年教育創新網絡研討會論文集(三)[出版者不詳],2021:588-589.
陳霞.遇見材料·重塑想象:綜合材料在美術課中對小學生想象力的啟發[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7.
謝玨.小學美術色彩教學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7.
蔡一應.淺論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J]. 讀寫算,2018(27):88.
劉思遙.中國民間剪紙藝術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的實踐研究[D].沈陽:沈陽師范大學,2021.
楊洋.讓想象馳騁美術課堂:探究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想象力的培養[J].藝術評鑒,2019(19):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