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瑞
摘 要:近些年來,我國的經濟、文化等方面都愈漸繁榮,教育行業也產生了巨大的改變。傳統教育中,教師過度重視學生的成績,如今的教育改革要求教師必須將學生作為課堂主體,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學生進入初中后,隨著學習科目的增加,其學習壓力也越來越大。在初中課程中,化學屬于較難理解的一門科目,大部分化學知識需要學生動手實驗才能有效掌握。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大部分初中化學教師應用實驗教學的方式授課,這樣學生不僅可以鍛煉自己的動手能力,還能在參與實驗的過程中理解課本知識,激發對化學科目的學習興趣。文章對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性和原則展開討論,并提出相應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初中化學;實驗教學;實踐能力
根據初中化學學科的知識結構來看,課本理論知識和實驗教學都是初中化學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受教學資源不充足、部分教師的專業能力不達標等方面的影響,很多學生無法有效開展化學實驗活動,其化學實踐能力得不到提高,無法將自己習得的化學知識運用于日常生活中。在這種情況下,化學教師更應當把培養學生實踐能力作為教學的首要任務。
一、化學實驗教學的作用
(一)與新課改目標保持一致
我國的課程改革明確要求,化學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適當采用實驗教學法,把課本知識融入實驗教學中,把難以理解的理論知識變得直觀易懂,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化學知識,加深對基礎知識的印象,為學生往后的化學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二)提升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
一般義務教育過程中,學生是在步入初中階段后才第一次系統地學習化學,他們對化學這門學科充滿好奇心,教師應當在這個時候激發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教師采用實驗教學法讓學生通過化學實驗加強對化學知識的掌握程度,能提升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實踐能力。
(三)調動學生的課堂學習積極性
教師運用實驗教學法,能使學生對化學科目產生興趣,積極參與實驗,以此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而學生靈活運用自己所掌握的化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也能提升自身對化學學科的興趣和課堂學習積極性。
(四)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
我們自出生后,從多方面獲得對外界的認知,比如我們用眼睛觀察色彩,用味蕾品嘗美味的食物等,如果沒有經過仔細觀察,我們難以獲得有效的信息,也就很難對事物做出正確的判斷。化學是一門自然學科,我們需要用實驗的方法對其中的各種知識進行驗證和探究。通過化學實驗,我們可以觀察到事物的變化過程,從而獲取信息,最終得出結論,發現物質的深層規律。在開展化學實驗的過程中,學生通過觀察事物顏色和狀態的變化、化學反應中是否出現氣泡或者反應物等,能有效鍛煉自己的觀察能力[1]。
二、運用化學實驗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原則
(一)科學原則
科學原則是指教師要科學、合理地開展化學實驗教學。首先,教師應當遵循新課改的相關要求,依據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和知識掌握情況來設計新的課程教學方案,為學生創造輕松愉悅、符合他們學習特點的學習環境。
(二)因材施教原則
每個學生都有著自己獨立的人格,所以他們的化學學習方法和學習能力也存在差異。化學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當根據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對學生進行合理分層,然后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學情來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三)主體性原則
傳統的化學課堂以教師為中心,教師照本宣科,容易導致學生對化學學習產生厭煩心理。很多教師為了能完成上級規定的教學目標而縮短課時,加快上課的進度。在這種情況下,師生之間沒有做到有效溝通,學生長時間處于被動聽課的狀態,這種課堂教學方式違背新課改要求,無法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為此,教師必須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革新傳統的教育理念,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圍繞學生展開教學,將自身視為知識的引路人來參與教學。這樣一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用自己的思維方式來思考問題,發揮個人主觀能動性。
三、初中化學教學中應用實驗教學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策略
(一)以教學內容為基礎,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教師應該把課堂教學內容作為基礎進行實驗教學設計。比如,在學生學習制取氧氣實驗的過程中,教師除了要讓學生掌握制取氧氣的化學公式,還要讓學生了解制取氧氣實驗中所要用到的化學儀器,所有實驗步驟的意義以及催化劑的作用[2]。在進行化學實驗的過程中,為了體現學生是課堂的主體這一教學理念,并且讓學生有參與感,教師應當設計一些和課程內容相關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實驗。仍以制取氧氣實驗為例,教師可以問學生:“我們在制取氧氣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有沒有同學說說自己在實驗中遇到了什么問題?老師先提出一個問題——為什么長頸漏斗的下端要插入液面下呢?”然后再引導學生做實驗,教師在實驗過程中觀察并解決學生剛剛提出的問題。在此過程中,學生可以進行獨立思考,教師對學生的結論作點評,看學生的答案和解決方法是否正確、合理。在開展實驗教學時,教師需要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學生能大膽地開闊思維。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應該站在學生的角度,以學生思考問題的方式來設計問題,以此提高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作為課堂的引導者,教師要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體驗到成功帶來的喜悅,對于學生的回答要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讓學生大膽嘗試,勤于動手實踐,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根據實際情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教師應結合現實生活中的化學問題來引導學生,針對這些問題開展化學實驗教學,讓學生通過生活實例學會理性思考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比如,在學生認識化學儀器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并將吸墨式鋼筆和化學實驗中所用的滴管進行對比,并用吸墨鋼筆模擬滴管,教師分小組觀察,看哪一位同學的動作最規范。又如,在學生學習化學元素的時候,教師可以結合生活實際現象向學生解釋化學元素的特點[3]。化學教材上提到很多地方過度開采礦產資源,導致生態環境被破壞、水土流失和河流被污染等情況。有條件的話,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去當地的礦場周邊進行實地考察,詢問當地居民因為礦場資源的開發而面臨的生活變化;教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開礦、采礦的視頻,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聞來認識和理解化學元素。
(三)合理設計教學問題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加重要。教師必須引導學生學會發現問題并對問題進行積極探究,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來解決問題。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應根據課本知識不斷鼓勵學生提出問題,然后使其結合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同時,教師要根據教材知識點設計課程,設置合理的教學問題,讓學生能夠在鞏固基礎知識的同時拓展自己的思維;要注意自己設計的問題的科學合理性,尤其是那些針對重難點知識設計的問題。除此之外,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大膽提問[4]。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交流各自的觀點,一起解決問題,讓學生在討論中勇敢地提出自己的疑問或不同見解。
例如,在學習“金屬的活動性順序”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提問:“同學們認識這些元素嗎?有沒有同學知道這些金屬元素中誰最活潑呢?誰能告訴老師,這些金屬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順序是根據其什么性質來確定的呢?”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產生了很多見解,為了驗證學生的猜想,教師可以讓學生觀察不同金屬元素的反應狀態,然后分組探究討論。等學生討論完畢后,教師總結歸納學生的討論結果,并針對這些結論進行講解,以這樣的方式來不斷增強學生的思考能力,給學生創造一個表現自己的平臺。
(四)運用多媒體技術創新教學方式
教師可以把多媒體技術融入化學實驗教學中,逐漸完善教育方式和教學步驟,激發學生對未知事物的求知欲望,通過優秀的教學資源,培養學生更先進的思考方式和學習方式。部分學校的教學設施不夠完善,一些化學實驗不能進行,導致學生不能直觀地學習化學實驗相關的知識[5]。教師將多媒體技術引入化學實驗教學,利用先進技術手段模擬各種不同的化學實驗,使書本上原本死板的知識變得生動有趣,有助于學生理解理論知識難點。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化學實驗動畫幫助學生學習化學知識,動畫演示可以將復雜的化學反應簡單化呈現,使化學實驗步驟更加清晰明了。
(五)組織多樣化的活動,積極拓展課外實驗
因為受到教學時間和教學設施的限制,化學實驗課常常不能全面開展,這會降低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為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加一些化學相關的課外活動,將化學實驗教學融入學生生活,以此激發學生的探索能力。具體來說,教師要積極帶領學生參與課外化學實驗活動,合理利用本校的教學資源,有目的和有計劃地組織活動,讓學生快樂地學習化學知識。課外實驗活動能夠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拓展他們的思維以及想象力。初中化學教師除了進行理論知識教學,還要多創造課外實驗教學的機會,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參加課外興趣小組,為學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臺。與此同時,教師應當和學生做好溝通,幫助學生完善自己的思維方式[6]。比如,有的學生發現用了很久的燒水壺會產生水垢,導致燒出來的水比較渾濁。學生在自己的興趣小組中提出這一問題,然后進行組內討論,大家集思廣益,分析出水垢的成分是碳酸鈣與氫氧化鎂,最終結合酸堿鹽相關知識取得較好的實驗成果。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能同與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討論研究化學問題,從而培養創新能力,在日常生活中用自己掌握的化學知識來思考和解決問題。
(六)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進入初中階段后,學生要學習的科目越來越多,其所需要理解和掌握的知識也逐漸增多。一些學生能很好地理解理論知識,取得不錯的考試成績,但是一進行實踐操作便束手無策,這展現出當前部分學生存在理論與實踐脫節的問題。學生對課本知識能死記硬背,但是無法做到靈活運用,在進行化學實驗時經常感到無從下手,這體現出學生的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不足。作為化學教師,我們應該要想辦法幫助學生克服這些困難,首先要教會學生正確掌握理論知識,然后通過積極開展實踐活動鍛煉其綜合運用化學知識的能力,使學生獲得全面發展,而不是成為“書呆子”。
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實驗教學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其能夠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化學理論知識,扎實掌握基礎知識。教師應積極開展化學實驗教學,聯合學校方面加強對實驗教學環境的建設,重視實驗教學的教學成果,為學生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劉長良.初中化學實驗中培養學生探究能力教學策略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8(25):191.
杜華,賀輝.初中化學實驗教學資源的開發整合[J].華夏教師,2018(23):78-79.
舒建忠.初中化學實驗教學實踐與思考[J]. 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9(2):45-46.
玉衛秀.如何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教育界:綜合教育研究(上),2016(1):155.
郁德賢.微課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9(22) :11-12.
樓香平.高中化學教學中數字化實驗的應用分析[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9(24):53-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