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靜雯
【摘要】素質教育的快速發展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代教育中不僅要保證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學習深度,更加要保證學生的素質能夠得到全面發展.在初中的物理教學中作為教師一定要積極地探索新的教學方法,以便于能強化教學,提高學生核心素養.本文中主要對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開展進行了討論,希望能夠為初中的物理教學提供一些有益參考.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物理;實驗教學
1引言
物理知識有著抽象性強并且邏輯性強的特點,這對于剛剛接觸物理知識的學生來說學習起來是比較吃力的,同時也會導致學生對物理知識出現理解偏差問題.對此教師在素質教育背景下一定要積極地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強化對物理實驗教學的設計,增加教學趣味性,從而提升教學效果,為學生的核心素養提升作出貢獻.下面將對核心素養導向下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開展進行詳細的討論.
2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意義
我國素質教育在不斷地推行中,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現代教育的內容和形式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重視起學生的成績,更加要看重學生的素質培養,為他們的未來奠定良好基礎[1].物理教學本身是對學生科學能力的培養課程,對于社會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因此我們可以說物理教學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學生在初二才開始進行物理教學,這個階段的學生在思維方式上和行為上已經與小學階段出現了明顯的差異,他們對學習有了更加明確的目標,在學習態度上也十分的明確.
由于物理教學是實踐性較強的課程,教學中如果只依靠單純的知識講述是很難讓學生理解的,這就需要教師重視起對學生的物理實踐能力培養,強化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從而提升教學效果,為學生的核心素養發展提供良好基礎.此外,初中的物理教學開展中,教師科學利用實驗提升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一方面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認識物理知識,理解物理變化,另一方面也能夠有效指導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充分地發揮他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從而促使知識體系建立,提高學生的學習成就感,為核心素養的提升創造條件[2].
3物理學科的核心素養構成
3.1以科學知識為核心的素養
在初中的物理教學中物理知識和物理規律是學生認識物理的重要基礎,也是學生學習過程中必須要掌握的知識所在.這部分知識是幫助學生認識物理現象、了解物理知識和自然界構成的關鍵,因此也是核心素養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3.2以科學方法為核心的素養
科學方法當中的核心素養主要指的是學生在對物理知識分析和研究的過程中所采取的方法,以及學習中的思維方式.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好的掌握物理知識、了解物理原理,物理學家研究出了很多有價值的科學方法,因此正確的幫助學生掌握這些方法對于學生的
日后物理知識掌握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更加有利于學生的思維方式發展,促使他們能用科學的方法和正確的角度來分析解決問題[3].
3.3以科學精神為核心的素養
科學精神素養主要指的是學生在學習中的研究態度以及探索精神.物理的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領悟其中的精神和學科素養,在那些物理學家所研究出的物理知識基礎上感受到他們的科研精神,并形成自己的感悟.這種精神對于學生來說是影響終身的,他們將能通過這些先進的科學精神提高自己生活和學習中的態度,從而有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3.4以科學成就為核心的素養
物理實驗教學是義務教育中的啟蒙知識之一,其在社會中的重要作用也是無可替代的,對于社會生活和生產等都有著重要作用.我國在十九大上確立了中國要從經濟大國向經濟強國轉變的重要方針,這就要求全國人民都要為之共同努力,并且也要結合科學技術才能真正地完成蛻變[4].
物理的學習并不只是應對考試,而是為了社會的進步和國家的發展而學習.物理實驗中包含了很多的概念及其應用的內容,通過對這些現有的物理知識進行學習能夠幫助學生在思維上得到拓展,更加能夠促使學生得到成就感的提升,在潛移默化中養成學生的貢獻意識,為社會責任感培養奠定基礎.這對于未來社會中的專業人才培養和社會建設都將起到重要作用.
4物理實驗教學開展現狀
4.1強調反復記憶
在我國傳統的教育中比較看重學生的知識記憶,希望通過記憶的方式來提升學生的知識掌握效果,從而在考試中得到好的成績.雖然新課改中對初中物理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也開始逐步的講解實驗,但是教學開展中還是比較重視學生的筆記記錄效果,或者直接地將實驗結果告訴學生,讓學生對結論熟記即可.這樣的方式下無論是物理知識點還是物理實驗結果都是由教師直接提供的,學生很難理解生活中真實存在的物理現象,對于知識掌握程度也難以提升.
4.2實驗形式主義強
在物理實驗的演示中,很多教師會要求學生對實驗結果牢記,而在分組的實驗中學生則會以小組形式參與實驗.雖然每一組有六七個人,但是事實上真正在完成實驗的僅僅是小組的組長,大部分學生充當的是觀眾的身份.而組長則是在教師所提供的結論下來進行實驗的反復驗證,這個實驗過程完全的缺少了創新性,學生的興趣也難以提升,失去了實驗教學的本身意義[5].
4.3忽視學生素質培養
由于長時間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在初中物理的實驗教學中教師更加看重成績,因此在每一次的實驗中教師都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去講解實驗的目的、實驗器材以及實驗的方法等,并要求學生將這些細節都背熟,以便于在考試中應對.同時,在實驗教學中明顯的缺少學生實踐性,實驗方法簡單,或是采取教師示范,
或是進行實驗視頻的播放講解,導致物理實驗中的素質及能力培養完全缺失.
5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開展策略
5.1積極更新教育理念
物理實驗的開展是一個科學探究的過程,應當是由簡單的驗證實驗結論逐步向科學探究改進的流程.也就是說在物理實驗開展中需要讓學生首先正確的認識物理現象、了解物理規律,從而利用正確的方法參與到實驗中去,讓教學真正地從傳授變成自主探究.在傳統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學生大部分會被限制于簡單的實驗驗證過程,這種教學方法學生很容易在教師的引導下得出結論,但是卻會導致失去探索的欲望、喪失實踐精神.因此,在核心素養的導向下教師開展物理實驗教學一定要讓學生興趣提升,讓學生真正地成為課堂主人,從而在實驗中達到科學探究[6].
例如在學習《凸透鏡成像規律》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展示教具,讓學生觀察這些教具的特點,然后教師再來簡單地介紹教具.例如,蠟燭和透鏡等,并教給學生這些器材的使用方法,讓學生了解物距、像距和透鏡焦距的概念.接下來教師在組裝器材前先提出問題"蠟燭的中心、透鏡的中心、光屏的中心為什么要在同一水平線上?如果移動蠟燭那么在光屏上能看到蠟燭的成像嗎?,等等.但學生思考交流后教師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開始自主實驗探究,在反復的觀察中讓學生掌握凸透鏡的成像規律是怎樣的.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手和腦是同步行動的,對于成像的規律很容易掌握,不僅激發了學生興趣,更加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實驗所帶來的樂趣.這對于學生的創造思維培養和綜合素質的提升都將產生重要作用[7].
5.2培養學生主動學習能力
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始終是課堂的主導者,學生則是受教者,如果能在學生的角色上做出調整,那么課堂將會更加充滿活力.在核心素養導向下初中的物理實驗教學開展,教師一定要將學生的自主創造能力培養放在首要位置上,教師則承擔起輔助者和組織者的作用,讓學生自己進行實驗,關鍵時給予指導,這樣更加能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對于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具有重要意義.
例如在學習《探究聲音的音調》這一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利用多媒體進行動物聲音的播放,讓學生認識到.尖、細,的聲音音調更高一些,而.低、沉,的聲音則音調更低一些這樣的概念[8].但學生對音調有了基本的認知以后,教師再來引導學生進行音調的實驗探究就會更好地讓學生對概念進行理解.有的學生會利用敲擊鋼尺不同位置發出的音調不同而理解音調,有的則會利用水杯里裝有不同量的水敲擊起來聲調不同而理解音調等等.在這樣的課堂教學上學生不僅更加活躍,也會促進實驗效果提升,幫助學生奠定良好的基礎.在多次不同的練習中學生的思維將得到拓展,想象力和創造力也將因此而得到有效提升.
5.3將知識關聯實際
知識與實際結合主要指的是將書本上的知識與生活實際之間關聯起來,旨在通過實際來強化教學效果,也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意識,以此來為學生未來發展提供基礎保障.
例如在講解融化、升華等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設計冰塊融化成水的實驗,讓學生直接參與到實驗中去,并聯系生活中的現實問題,如氣候變暖而導致的冰川融化給生態環境所帶來的危害等.以這種實際問題來提升學生對環境的關愛,培養他們環保意識,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這種意識上的有意培養對祖國未來發展是至關重要的,教師一定要結合教學內容來結合實際進行實驗設計,達到提升學生素質和意識的效果,為未來社會進步作出貢獻[9].
5.4強化學生觀察能力
教師在教學中對于物理概念的教學一定要以點帶面,設計出適合學生的實驗,引導學生通過自主觀察和動手操作來分析物理現象,最終對物理現象進行歸納總結,強化理解性,也更好地了解物理現象的本質.作為教師一定要鼓勵學生直接參與實驗,將操作方法和物理現象講述給學生后讓學生正確地操作即可,最終通過操作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個過程可能比較漫長,但是卻能幫助學生真正的掌握物理概念,促使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得到鍛煉.
例如在進行關于.摩擦力,的實驗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觀察來理解究竟什么是摩擦力.操作方式如下:先讓學生將手按壓在書桌上,按照.向前推動——向后拖動,的方式進行手部移動.這個過程中學生的雙手會受到阻力影響,也就是.摩擦力,.然后教師拿出準備好的小毛刷用力按壓并移動,讓學生觀察毛刷移動的過程中它的毛有沒有發生方向變化,然后根據觀察來總結摩擦力方向與運動方向之間具有的關系是怎樣的.這種簡單的實驗方式學生的思維會逐步的根據教師提示而得到拓展,不僅能強化學生對當節課的概念,更能力[10].
6結語
物理實驗是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將關系到學生的物理知識掌握和素質能力的培養.教師可以將物理知識通過簡單的實驗來體現出來,讓學生更加直觀的去認識物理概念及定理等,這也是核心素養導向下最好的教學方式.以實驗為基礎將核心素養的內容融入其中,引導學生在實驗中來提升思維能力,強化個人素質,為學生綜合素質提高提供保障,也為社會未來人才培養創造好的條件.
參考文獻:
[1]初中物理教學中物理模型與作用探究[J].李永躍.成才之路,2012,(34):117-118.
[2]農村初中物理教學的現狀及物理教師實施的對策[J].朱為斌.中學物理,2013,(20):231 -236.
[3]核心素養理念下初中物理創新實驗的設計思路淺析[J].高曉勇.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20,(12):201 -203.
[4]淺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徐勇.新課程,2020,(49):241 -243.
[5]淺談如何準確把握初中物理教學難點[J].陳曉艷.新課程導學,2015,(14):155-156.
[6]初中物理光學實驗創新設計與應用思考[J].凌家明.新智慧,2021,(09):124-125.
[7]初中物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J].戴全法.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20,(04):166-168.
[8]淺談初中物理教學創新[J].鐘辰華.考試(教研版),2007,(11):220 -221.
[9]以課堂轉型促核心素養培育——以初中物理教學改革為例[J].責可敬.江蘇教育,2019,(03):141-145.
[10]新課程標準下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的實踐[J].吳小紅.求知導刊,2019,(41):1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