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琴
【摘要】在初中物理教學階段,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掌握課本上的理論知識、學會解題方法,更重要的是借助針對性的“小實驗"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因此,本文針對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小實驗"的重要性、具體的應用策略以及需要注意的問題等進行分析和探討,希望能夠為今后我國初中物理教學水平的提升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實驗;初中物理;物理教學
借助"小實驗"開展初中物理教學,一方面能夠讓學生對抽象復雜的知識有一個更加直觀地了解,降低他們的學習難度,另一方面則是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對他們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進行有效培養.因此,小實驗在今后的初中物理教學中是一個必然的趨勢.如何正確地將小實驗運用于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將小實驗對教學效率的推動作用充分發揮出來是初中教師應該深入思考的一個問題.
1"小實驗"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重要性
1.1有助于學生更好把握物理學科規律
在初中物理的學習過程中,學習的重點不僅在于一個個零散的知識點,更重要還在于理清知識點之間脈絡聯系的基礎上把握物理規律,從而搭建自身的知識體系和框架.只有這樣才能夠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提高他們的學科素養.借助小實驗,可以將抽象的物理原理具象化,消除學生對物理知識的距離感和陌生感,將學生的積極性充分地調動起來.特別是在學生動手實踐的過程中,能夠將之前學到的知識實際運用起來,從而把握物理知識的規律.
1.2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物理教學不僅僅要專注于提升學生的物理學科素養本身,還要重視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而小實驗的運用恰恰能夠滿足這一教學目標.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不論是理論教學還是實驗教學大多都是圍繞考試標準開展,對于學生各綜合素質的培養存在不同程度的忽視.借助小實驗,能夠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運用物理知識來分析和處理現實問題,遇到問題能夠形成從觀察分析到實踐操作,再到歸納總結等一系列的科學邏輯,真正做到學以致用.這不僅關系到學生物理學習水平的提升,對于他們今后的學習和成長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1.3小實驗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符合新課改的要求
新課改中明確要求,教師要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以及知識運用能力的培養.借助趣味性和實踐性較強的小實驗,能夠讓每個學生都有動手操作的機會,也更容易讓學生將物理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從而對他們的實踐能力和知識運用能力進行有效的培養.
2小實驗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路徑
2.1提升小實驗的趣味性
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是小實驗運用的一大出發點,因此在設計小實驗的過程中必須要保障其具有較強的趣味性,能夠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興趣充分地調動起來,從而為后續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定基礎.
例如在為學生講解"大氣壓強"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例如瓶子、雞蛋和火柴,來設計教學實驗.讓學生在課前收集好相關的材料:略大于雞蛋直徑的塑料瓶、煮熟的雞蛋、火柴.在正式上課時,教師首先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如果不通過人力讓雞蛋進入到瓶子中.在學生思考討論之后,教師再為學生進行實驗演示,并對實驗原理進行講解.在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不但能夠加深他們對物理知識的記憶,還能夠對他們的研究能力起到有效培養.
2.2提升小實驗的針對性
小實驗的運用要重點針對這些重難點知識進行突破,從而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為學生物理綜合學習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礎.
例如在講解到"聲波"的相關知識時,傳統的教學方法大多是以水波來類比聲波進行演示,雖然操作簡單,但是由于趣味性不強且學生沒有動手實踐的機會,導致學生的注意力無法有效集中,自然也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因此,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一些更有創意的小實驗來提升教學效果.如借助玻璃鋼、微型電動機、金屬桿等材料,將電動機固定在玻璃鋼內部,將金屬桿與電動機轉軸相連,在玻璃鋼內注人適量的水.然后用投影儀將這些裝置投放在大屏幕上.學生看到這樣新奇的裝置之后,注意力會立刻被吸引.教師如果能夠借助串聯滑動變阻器對電動機的轉速進行控制,就能夠實現更高的教學效果.學生不但能夠更好地理解聲波的相關知識,也會對這種機械裝置的原理產生好奇,進而進行自主探索,也有助于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
2.3加強師生互動
不論是在傳統物理課堂教學中,還是小實驗運用過程中,師生互動都是提升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必要手段.特別是在小實驗的運用過程中,一方面小實驗的設計要注重針對性、趣味性,要將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充分調動起來,另一方面教師則要加強與學生的互動和交流,對學生進行積極引導,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從而提升學生們的學習效率.
例如在學習"二力平衡"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采用"不倒翁"這一實驗:學生們動手實驗之前,首先為學生們演示大致的實驗流程,然后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動手操作.在學生實驗的過程中,教師要進行巡回觀察和交流,及時糾正學生們的錯誤行為,解決他們實驗過程中遇到的疑惑,這樣才能夠保障教學活動高效地展開.
2.4提升小實驗的生活化
很多教師在設計和挑選小實驗時,由于過于追求實驗的趣味性和創新性,導致所采用的小實驗生活化不足,難以讓學生產生共鳴,甚至讓學生產生較大的陌生感,反而不利于教學活動的開展.從物理學科的本質來看,是對生活中各種現象和規律的概括和總結,本身就具有較強的生活化.因此,在小實驗運用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結合學生們的生活實際來設計和選取小實驗,這樣不但能夠提升學生們的物理知識水平,還能夠引導學生將書本上的知識運用到生活實際問題中.
例如在學習到"力的相互作用"的相關知識時,
教師可以設置"水中小船"的實驗,并向學生設置問題:多重的物體會讓小船下沉?有什么規律嗎?讓學生分組進行,有的組負責制作小船,有的組負責搜集重量不同的小物體,然后在課上進行試驗,交流和總結,最后由教師為學生們講解相應的物理知識.
2.5做好實驗過程中的引導工作
在小實驗運用過程中,引導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問題引導,在正式試驗之前,為學生設置相應的問題,引發學生思考,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觀察和動手實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能夠具有更強的目的性,避免出現一些不規范的問題,也能夠保障課堂紀律;另一方面則是觀察引導,在學生動手實踐的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巡視和觀察,及時糾正學生的操作錯誤,解答學生的思維困惑,保障學生能夠順利地開展實驗.除此之外,在學生實驗完成之后,教師還要對整個實驗進行總結和概括,引導學生構建自身的知識體系,將理論知識和生活實際充分的聯系起來,為他們今后的學習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3結語
小實驗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隨著我國課程改革的推進,小實驗將會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因此,教師一方面充分地認識到小實驗的重要性,結合教學實際和學生的學習情況,積極設計和開展小實驗教學,另一方面則是要學習先進的教學理論和方法,優化小實驗物理教學方式,將小實驗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作用充分地發揮出來,以此來增強教學效果,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也為今后我國初中物理教學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蒙古巴依爾.微型物理實驗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新課程,2021(14):210.
[2]楊德展.初中物理教學中物理小實驗的作用分析[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9(35):68-69.
[3]張新蓮.數字化實驗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家長,2019(18):121-122.
[4]靳軍虎.關于物理小實驗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作用分析新探[J].新課程(中),2019(06):94.
[5]王瓊.演示實驗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作用分析[J].才智, 2019(17):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