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龍
摘 要:2020年脫貧攻堅目標實現,然而安徽省體育旅游精準扶貧面臨發展規劃相對滯后、專業人才缺乏、體育旅游產品類似、體育旅游扶貧精準度不高等諸多困境。因此安徽省應當做好體育旅游精準扶貧規劃、加強體育旅游貧困群體專業人才培養以及文化與體育旅游的結合、精準識別扶貧目標,完善制度建設等。
關鍵詞:安徽省;體育旅游;精準扶貧
一、體育旅游精準扶貧概況
(一)體育旅游的概念
體育旅游可能是旅游過程中的一個項目,也可能是整個旅游的過程。體育旅游是旅游者短期內離開長居住地以休閑娛樂為目的參與、參觀、參加與體育相關的活動的總和。體育旅游作為旅游的分支,通過大力發展體育旅游同樣可以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二)精準扶貧的概念
精準扶貧是粗放扶貧的對稱,是指針對不同貧困區域環境、不同貧困農戶狀況,運用科學有效程序對扶貧對象實施精確識別、精確幫扶、精確管理的治貧方式。一般來說,精準扶貧就是對貧困居民而言的,誰貧困就扶持誰。“精準扶貧”的重要思想最早是習近平書記2013年11月在湖南湘西考察時,首次作出了“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的重要指示中提出的。2015年又提出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于精準”,“精準扶貧”成為各界熱議的關鍵詞。
(三)體育旅游扶貧的意義
旅游扶貧,即通過開發貧困地區豐富的旅游資源,興辦旅游經濟實體,使旅游業形成區域支柱產業,實現貧困地區居民和地方財政雙脫貧致富。它是一種全新的扶貧方式,即在旅游資源較好的貧困地區通過扶持體育旅游帶動地方經濟發展,進而脫貧致富的一種區域經濟發展模式。體育旅游扶貧通過“體育+旅游+扶貧”的模式為貧困人口提供新的思路,扶貧富民,不僅有助于促進體育產業和旅游產業的建設,拉動貧困地區經濟建設的發展,同時還能夠有效地推動安徽省脫貧攻堅整體目標的實現。
二、安徽省體育旅游精準扶貧的優勢
(一)自然體育旅游資源豐富
第一,安徽省地理位置優越,長江和淮河橫貫南北,處于暖溫帶和亞熱帶過渡地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自然資源豐富。黃山已被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名錄”,皖南黟縣的古村落西遞村與宏村也榮登“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有黃山、九華山、天柱山、瑯琊山、齊云山等,還有33處被評為省級風景名勝區。安徽省山岳資源聞名全國,這有利于開展登山、攀巖、戶外拓展、山地自行車等項目,豐富的水資源可開發眾多體育項目,如龍舟、劃船、游泳、漂流等水上項目。安徽省豐富的自然旅游資源為發展體育旅游產業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二)人文體育旅游資源豐富
第二,安徽省歷史悠久,人文體育旅游資源也十分豐富,皖北、皖中、皖南各有不同的文化特色,民俗體育項目更是形式多樣,特色鮮明。皖北地區誕生了一大批歷史文化名人,如舜、大禹、老子、莊子、曹操、華佗等等,民間體育項目有五禽戲、獅子舞、旱船舞、馬戲燈等。皖中地區如六安市大別山內部具有佛子嶺、銅鑼寨、天堂寨、萬佛湖等歷史名勝風景區以及豐富的紅色旅游資源。皖南地區的特色古村落在鄉村旅游振興的帶動下,民俗體育文化項目越來越豐富,如打水滸、抬閣、目連戲、游龍舟體現了徽風皖韻的特點。
(三)安徽省扶貧工作的現狀
2021年5月28日,安徽省脫貧攻堅總結表彰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推進大會召開,宣告全省484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3000個貧困村全部出列,31個貧困縣全部摘帽,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問題徹底解決,安徽省交出高質量脫貧攻堅歷史答卷,全面邁向小康社會。
三、安徽省體育旅游精準扶貧的困境
(一)發展規劃相對滯后
雖然國家政策大力支持,但是相關部門在推進體育旅游精準扶貧方面的規劃仍然相對滯后,還未明確落實,導致體育旅游精準扶貧工作開展停滯不前。加之基層組織缺乏積極主動性,更加限制了其運行。一些地區管理部門和干部只顧眼前的短期利益,前瞻性不夠,沒有用長遠的目光看問題。如不改變,將造成資源浪費、環境污染、管理失控等問題。
(二)專業人才缺乏
體育旅游大多數經營者都是當地居民,他們沒有接受過專業的培訓,在體育旅游精準扶貧中的定位還不清晰,面對問題時不能從專業的角度出發區尋找解決辦法。有的地方也沒有相關的操作規范與要求,存在較大的專業缺口。體育旅游人才是體育旅游發展的力量源泉,關乎體育旅游未來發展的命運。發達地區之所以較貧困地區發展迅速且領先,人才優勢是優勢之一。當前,安徽省大部分貧困地區發展落后,產業起步較晚,體育旅游專業人才缺乏,沒有帶領貧困人口學習的動力,對體育旅游精準扶貧事業的普及和推廣很難起到積極的作用。
(三)體育旅游產品類似
安徽省風景秀麗,無論是層疊的群山,還是波光粼粼的湖泊,都是得天獨厚的體育旅游資源。然而已開發的體育旅游產品出現了類似的現象,沒有特色項目。例如皖南地區,各景點都設有登山乘船自行車項目,造成了無序競爭。加上體育旅游產品缺乏創新,文化融入不足,缺乏市場競爭力和特色吸引力,游客經歷得多了會產生乏味感。從長遠來看,一味模仿,胡亂開發這種方法并不明智。
(四)體育旅游扶貧精準度不高
體育旅游扶貧的核心目標是扶持低收入群體和貧困人口徹底脫貧,然而某些地區部分鄉村旅游居民與旅游開發商矛盾上升,旅游扶貧目標偏離,也就是體育旅游精準扶貧度不高的問題顯現。實際上,這是一個普遍的現象也是一個難題,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發生。旅游帶來的利潤常被有一定資本和相對富裕的人所獲得,而真正貧困的人群得到的只是小部分。如果貧困人民沒有分享到旅游收益,那么這樣的旅游就不是旅游扶貧。所以,如果體育旅游扶貧開發不當,也可能幫不到真正的困難戶脫貧,這與體育旅游精準扶貧的目的相悖。
四、安徽省體育旅游精準扶貧路徑的路徑思考
(一)做好體育旅游精準扶貧規劃
體育旅游精準扶貧的最終目的,是為了通過體育旅游的開發來實現貧困地區和貧困人民的徹底脫貧,走向共同富裕,而不是發展旅游產業。因此,體育旅游精準扶貧的規劃定位應該是一個通過體育旅游的途徑來扶持貧困地區的深層次的規劃。要總結經驗、善于思考,為扶貧地區尋找最佳的發展方向,避免不必要的浪費。體育旅游發展涉及各個行業和各個部門,要協調行動,形成一個規范有序、設置合理、運轉和諧的體育旅游精準扶貧系統。
(二)加強體育旅游貧困群體專業人才培養
“志之難也,不在勝人,在自勝。”脫貧首先必須擺脫思想上的貧困,因此,加強對貧困人口的教育,調動廣大貧困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激發脫貧內生動力,是當前體育旅游精準扶貧的一項重要工作。體育旅游產業不同于一般的旅游觀光業,需要專業的體育工作人員進行賽事管理,活動組織,場地設施維護,安全保障等工作。應積極組織當地貧困人員通過專業學習、實地操作實驗等方式,提高其服務意識和管理能力,為體育旅游精準扶貧事業的發展培養優秀的專業人才。
(三)文化與體育旅游相結合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許多體育旅游地區特色文化的挖掘還停留在表層,要處理好文化與體育旅游的關系,提高游客的參與體驗性。根據地方特點,圍繞一項特色運動項目,如登山、武術或者劃船等,打造具有代表性的體育旅游項目以及體育旅游品牌,從而吸引各地游客,有效推動體育旅游和當地特色文化的有效融合,促進節慶、體育、旅游、商貿等綜合發展,提高貧困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