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林芳
關鍵詞:德育教育;立德樹人;小學班主任;方式方法
立德樹人是當代發展學生綜合素養的教育理念,其主要目的是在小學階段的教學中,教師在各類技能與知識教學中,以立德樹人的思想為核心,借助有效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從而提升整體教學效果,促進學生能力與素養的全面提升與發展。
一、確立德育教育目標,科學開展德育教育
小學階段學生綜合發展對于整個教學發展有著重要影響,達成目標的內容直接關系著學生的培養方向和培養手段。基于此,教師在引入立德樹人理念、開展德育教育活動時,應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按照學生思想道德發展規律,科學設立對應德育教育培養目標,從而采取科學、多元化的手段來進行德育教育,有效保證德育教育效果。
學生德育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循序漸進、有具體教學規劃的,且教師對于教學設計以及現實培養目標的達成也是一步步達成的。因此,教師在整個學生的德育教育開展過程中,也應科學設計、有效規范,有效利用各類方式來對學生進行分步驟、分形式培養,從而在教學過程中,保證整體教學效果,有效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并形成良好思想道德品質。在具體德育教育活動中,教師可以在分析教學內容的基礎上,針對學生實際情況,分步驟、分層次地開展教學活動。如教師在針對某一學科,設計整個單元教學目標或者課堂知識教學目標時,可以根據原有資料以及達成目標,將整個教學過程中的德育教育內容進行分層,進而在明確分層達成目標的基礎上,利用科學、有效方式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學生能夠對知識進行深入分析,培養其思維意識。之后教師再通過一些案例實例穿插融合等手段幫助學生逐步形成良好認知,完善其思維、知識框架,并深化他們對知識的理解。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在教師有效引導下,其思想意識和道德品質就會得到良好發展,新時期下的教學改革目標也初步實現。此外,教師在分層遞進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自身的分寸和把握,積極通過嚴謹論證的方式,將自己設計的教學目標一一貫穿起來,從而保證學生德育教育最終的培養效果,提高其綜合素養的提升與發展。
二、有效選擇教育方法,增強學生德育教育效果
思想在發展,教育在進步,這些年隨著國門的打開,中西方多元文化的共融與發展,新的學生德育教育培養思想以及方式方法也在不斷地創新。結合實際進行分析,這些教學方式,不僅更加貼近教育的實質、符合學生個性發展需求,更重要的是這些思想和方法對于學生的發展更加有積極影響,利于教師構建高效課堂。基于此,教師在學生德育教育培養中,不妨積極引入這些有效教育方式,進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德育教育效果,進一步實現新時期下的教學目標。
例如,情境教學、PAD教學模式、小組合作學習、項目教學法等都是基于建構主義學說的教學方法,其都主張進行“多元互動”,通過問題構建-主動探求-有效分析-總結歸納-科學驗證等幾個基礎步驟來完成的。從這一角度進行分析,這些教學方式與德育教育基礎步驟是一樣的,符合德育教育中的“因果定律”。因此,教師在對學生德育教育過程中,可以積極使用這些方法,從而有效增強學生培養效果,促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并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如教師在日常的技能與知識教學中,可以適當地融入一些關于德育教育的內容或者案例,并讓學生通過研究分析以及歸納總結等手段來進行案例的深度認知和有效性認識,從而加強學生對于自身思想品質和道德意識的認識,逐步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并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如在教授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內容時,教師可以先為學生構建一個真實情境,接著再讓學生進行小組探究討論,進而對他們進行科學引導,讓他們在分析、總結中系統全面的掌握這類知識。
總而言之,學生德育教育是一項較為長久復雜的一個內容,當代教師在立德樹人思想引導下,一定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科學把握學生的思想意識和道德品質發展特點,有效地采取各種多元化的思想和手段對學生進行科學引導和培養,從而有效保證學生的德育教育培養效果,真正地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并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
參考文獻:
[1]楊靈麗.基于“立德樹人”的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探究[J].讀寫算,2021(31):25-27.
[2]盧芳玲.小學德育教育現狀與對策[J].清風,2021(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