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豐山
摘 要:當前,高中語文寫作課堂在思維培養方面存在的問題有:缺乏思維培養意識,教學缺少整體規劃;忽視思維培養策略,寫作缺少有效指導;忽視寫作思維訓練,學生缺乏寫作熱情。構建思維培養的高中語文情景化寫作課堂之策略,分別為創設生活化寫作教學情境、創設多媒體寫作教學情境、創設體驗性寫作教學情境、創設問題式寫作教學情境等。
關鍵詞:思維培養;高中語文;寫作;情景化教學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2014年)提出的促進學生“思維發展與提升”,指向直覺思維、形象思維、邏輯思維、辯證思維、創造性思維等五種思維。寫作是一門思維藝術,作文教學是中學語文教學的核心,高中語文寫作課堂是培養學生思維、促進中學生思維發展與提升的重要陣地。本文旨在探討當前高中語文寫作課堂在思維培養方面存在的缺憾,嘗試探討新型的課堂策略,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與提升。
一、高中語文寫作課堂在思維培養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思維培養意識,教學缺少整體規劃
當前,盡管教育部將“促進思維發展與提升”作為高中階段的教育目標,但廣大教育工作者并未對此足夠重視,仍然唯分是從,缺乏思維培養的意識,反映在高中語文寫作課堂上,即對寫作教學缺乏規劃。開展教學活動時,教師未能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指導,啟發學生思維。寫作教學存在著隨意性太強、目的性太差、規劃性不足等問題,促進“思維發展與提升”的教育目標往往付諸闕如。
(二)忽視思維培養策略,寫作缺少有效指導
寫作思維是寫作主體為完成寫作任務而進行的思維活動、而展開的思維過程、而采取的思維方式。它與一般思維的不同之處在于,寫作思維是寫作主體在寫作中釋放出來的內在力量與能動力量,始于寫作,終于寫作。寫作思維成果的表現形式為各種不同類型的文章。但在當前的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忽視思維培養的策略,不注重采取豐富多彩的授課形式,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辯證思維、創造性思維等。學生寫作思路凝澀、狹仄,難以寫出構思新穎的優秀作品。
(三)忽視寫作思維訓練,學生缺乏寫作熱情
在高中寫作課堂上,加強學生寫作思維方法的訓練,對于培養學生寫作熱情、提高學生寫作水平具有顯著裨益。譬如,邏輯思維是應用文寫作的主要思維類型,分析與綜合是最基本的思維方法[1]。加強對學生歸納與概括、邏輯性與條理性等思維的訓練,則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寫作熱情,提升學生的寫作技能。由于學生寫作思維缺乏訓練,學生對寫作技巧茫然無知,往往視寫作若畏途,寫作熱情便無從談起,作品質量也就可想而知。這種文章不僅在字里行間流露出相應的情感,閱讀起來更是味同嚼蠟[2]。這一現象出現的原因之一,即寫作課堂上忽視對學生寫作思維的訓練,學生并未掌握寫作技巧,畏懼寫作,只能率爾操觚。
二、構建思維培養的高中語文情景化寫作課堂之策略
(一)創設生活化寫作教學情境
由于社會經驗不夠豐富等,高中生在具體寫作中,經常會遇到思維層面的阻礙,以致作文往往空洞無物,甚至部分學生面對題目無從下筆。結合生活實際為學生創設真實的教學情境,能夠讓教師從寫作任務入手,發散思維,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引導學生對生活中的事物進行觀察、聯想,發散思維,從而在生活中迸發出創作靈感,促進直覺思維、形象思維的發展與提升,最終促進寫作能力的有效提升。
(二)創設多媒體寫作教學情境
語文教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創設趣味性與真實性兼具的寫作課堂,激發學生的直覺思維與形象思維,讓學生獲得身臨其境之感,從而更好地開展寫作。譬如,在開展寫作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手段為學生直觀地呈現包括視頻、圖片以及音樂等元素,以此來營造出詩情畫意的寫作情境,從而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寫作熱情[3]。例如,在開展以“故鄉的秋”為題的寫作課堂上,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與“故鄉的秋”相關的紀錄片,讓學生通過視頻觀看,發揮自己的形象思維,對“故鄉的秋”進行聯想、猜測、總結、綜合等,進行創作。
(三)創設體驗性寫作教學情境
一些學生在描述人物情感,或者較為復雜的事物時,經常無從下筆,根源在于學生直覺思維未能得到充分調動,對寫作對象無法獲得深層次的體驗,在思想以及情感上難以獲得收獲。再加上教師的寫作教學模式僵化、學生過于依賴教師指導、囿于例文仿寫等,學生作品往往缺乏個性,無法給讀者眼前一亮的感覺。因此,高中語文教師在開展寫作教學時,必須加強對體驗性寫作情境的創設,激發學生的直覺思維,引導學生在寫作中將自身的情感充分投入到其中,并且積極開展反思與探究,使個人的見解與情感得以有效表達。
(四)創設問題式寫作教學情境
教師應是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激發者,教師的寬容、期待、激勵是學生創新的至關重要的誘發因素,會給學生帶來敢于創新的勇氣,樂于創新的熱情,“我能創新”的自信[4]。高中語文寫作課堂上,教師可以設置若干問題,啟發學生的聯想與想象,留與學生適宜的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之空間,促進教學主體的辯證思維、創造性思維的發展與提升。例如,在訓練學生寫作有關“荷”之精彩片段的課堂上,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閱讀例文《荷塘月色》的過程中,思考如下問題:文中“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這里“舞女的裙”是拉丁舞女舒展的裙?還是芭蕾舞女圓展的裙?抑或是古典舞女古香古色而又修長的裙?然后鼓勵學生查詢相關資料,獨立解決問題,思考這一比喻的妙處,并要求學生嘗試換用一種優美別致的比喻描寫自己心目中的“荷葉”。在現代寫景抒情散文的教學中,可從以下兩點著手:一方面,要尊重學生閱讀體驗與閱讀成果,提升其文學鑒賞能力;另一方面,要引導學生從多角度觀察生活,嘗試用喜歡的文學樣式和表達方式將自己的所見所聞記錄下來,提高讀寫能力[5]
三、結語
教師將情景交際語境運用在寫作教學中,能夠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與提升,便于學生理解寫作的本質,掌握寫作技巧,提升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武懷軍.新概念應用文寫作[M].武漢大學出版社,2013(02):30.
[2]陳婕.創設交際語境,提升說理能力:基于“分層式共同體”的高中語文寫作教學策略[J].文教資料,2020(08):52-54.
[3]林淡丹.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之交際語境教學[J].名師在線,2019(20):48-49.
[4]嚴建斌.科學教育初心[M].中國言實出版社,2019(03):22.
[5]盤龍怡.現代寫景抒情散文教學探析——以《荷塘月色》為例[D].鄭州:作文,2021.84CEF4D0-BBC2-4D36-8C6B-7AB6E78F1D5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