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建
摘 要:作文影響著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在語文中也占有很大的分值比重,直接影響著語文的教學質量。但是由于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的年齡都很小,所以生活的閱歷,語言的表達能力都會相對不足。寫作中時常感到迷茫,缺乏對寫作的興趣。還有就是很多語文老師一直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沒有做到創新。作為小學的語文老師,我們要積極的探索創新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作文表達的積極性,進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質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創新方法
一、當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現狀分析
(一)缺乏情感的培養
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心理,思想等都還沒發展起來,情感方面的認知自然也是很欠缺的,而且這個階段對世界沒有很深的認知,大多停留在表面,所以反應在作文中就是缺少真情實感,表達過于平淡。例如,在小學就有一篇習作是讓真情自然流露,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讓大家能夠表達自己的感情,很多同學看到作文題目的時候就不知道如何下筆,這時老師應該積極的引導學生什么是真情實感,比如弄丟了心愛的玩具是傷心的感情,獲得了好的成績得到了家長老師的表揚這時是開心的感覺,自己的行為被他人誤解是憤怒的情感等等。從而引導學生體會內心的感覺,并通過文字表達出來。
(二)寫作脫離生活
寫作不能脫離生活,準確的來講他就是對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的描寫并加以升華,但是小學的作文學習過程中有不少于生活脫軌的情況發生,甚至很多老師要求學生背誦范文不是為了借鑒優秀作文的表達方法和寫作模式,而只是為了能夠在考試中用上,更有甚者有些學生對作文內容胡編亂造,脫離了實際的生活。這也就導致了學生寫出的作文質量不高,甚至內容空洞的情況。
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創新方法
針對以上發現的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我們應當積極地尋求解決的方法并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小學語文老師應當尊重學生的思維想法,在傳統的教學模式基礎上積極尋找新的教學方法與教學理念,以課本為基準,做到科學創新與時俱進,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
(一)通過生活體驗寫出真情實感
作文中的表達論述,觀點都來源于生活中的事務。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當積極引導學生走出課堂,感悟自然,融入社會,用發現的眼睛仔細觀察生活中的點滴瞬間,發現身邊的美好。比如,在“神奇的探險之旅”這一習作,只局限于課堂內容自然沒有所謂的探險的旅行,這時老師可以帶領學生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組織探險活動,然后根據活動的內容和活動中感悟寫出一篇作文來。
(二)廣泛閱讀課外書籍
提高寫作水平是需要時間與積累的,除了需要課堂的學習,增加課外書籍的閱讀量,開闊我們的眼界和思維并收集寫作素材是很有必要的。除此之外,大量的課外數據的閱讀也有助于我們詞匯量的積累,更新對事物的認知,了解到不同的思維方式和觀點,而且作為小學語文老師也要積極的引導學生,讓學生體會到閱讀的樂趣。另外,作為語文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將閱讀中的好詞好句積極的記錄下來,這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詞匯量,而且可以幫助學生對優秀范文中優美語句的寫作方式進行學習和借鑒。此外,老師還可以把不同的學生分成不同的閱讀小組的方式,知道學生進行互相的學習討論,分享近期的閱讀的心得,對閱讀的內容有什么樣的理解等等,從而開闊學生的寫作思路,增強寫作能力。例如,課本上寫一篇讀后感的習作,若學生的閱讀量比較多并有自己的想法和觀點的話,那么這篇習作就比較簡單了,反之,學生就會產生不知如何下筆的情況了。
(三)培養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學習有效性
小學語文教師應該讓學生意識到寫作學習的必要性,進而讓學生在寫作中不斷培養自己的寫作興趣,為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礎[2]。培養學生寫作興趣采食提高寫作教學水平的有效方式,在小學語文作文分類指導教學過程中,只是片面的傳授與講解寫作方法、寫作技巧難以滿足學生的寫作需求。在語文寫作教學課堂上,如若沒有注重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會使學生只能掌握教師所講解的作文寫作知識,使寫作教學失去活力,不利于學生主觀能動作用的發揮,難以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為了改變教學現狀,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更新自身的教學觀念,轉變教學角度,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入手,立足于教學內容,將興趣與寫作有機結合起來,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寫作學習有效性。
(四)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學習主人
結合小學語文教學規律,教學方式都是采用教師教授為主,學生學習為輔的教學方式,學生被動的接受寫作知識,過度依賴教師的寫作教學思路展開寫作練習,此種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主觀能動作用的發揮,難以激活學生的寫作積極性與主動性。為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做好引導與指導的教學角色,引導學生展開自主思路、獨立探究,才能讓學生的寫作意識處于活躍的狀態,發揮學生的寫作潛力。要求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加強對學生主體地位的認識,以此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在作文分類指導教學過程中,教師將更多的精力與時間放在對學生的寫作指導層面上,以此引導學生展開自主寫作,提高學生的寫作體驗感,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為學生日后的語文寫作奠定堅實基礎。
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不只能提高語文的成績,對學生思維的認知,情感的培養都是很有利的,而作為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根據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和個體的差異優化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更為科學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表達能力,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進而提高教學的質量。還應當拋棄以前死記硬背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觀察生活,記錄生活,并把自己真實的感受引入到作文當中,幫助學生提高作文的質量。
參考文獻:
[1]仇成敏.小學語文作文分類指導教學的創新探討[J].小學生作文輔導,2021(11):12-13.
[2]董長征.小學語文作文分類指導教學的創新探討[J].小學生作文輔導(上旬),2019(45):162-163.
[3]熊敏.解析小學語文作文分類指導教學創新策略[J].2021(12):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