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紅
摘要:小學語文作業是小學語文知識得以有效鞏固的基礎,但是在減輕小學生的學習負擔的情況下,使得教師對于語文作業的設計思路就要發生轉變,不能再是以多求勝,而是以精求勝了。因此,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目標就是少且精。所以本文主要對小學語文的作業設計路徑和方式進行分析。
關鍵詞:減負;小學語文;作業設計;路徑
在小學生的教學中,課后作業是輔助小學生學習的重要形式。因為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夠,因此,教師必須給予布置一些課后作業,才能引導學生的課后學習過程。因此,教師必須要優化小學生的語文作業設計思路,才能達到讓小學生形成真正的減負的目的。只有提高小學語文的作業設計模式,才能夠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知識學習能力和進一步的消化吸收能力。
一、多樣的作業形式
首先,“聽”的方面。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個主題,讓學生去聽相關的文章,獲取文章的內容。針對那些人物比較復雜的文章,要耐心仔細地聽,分清人物關系,并能獲取人物情感的主線。這樣聽的作業可以增加學生的語文閱讀的語感,也能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有助于學生的語文學習。其次,“說”的方面。教師可以給學生安排一個主題,讓學生就這一主題進行自己的發揮,然后錄一段音頻,傳到教師和家長聯系的平臺上。說的過程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能彰顯個人的語文演講水平,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思維。再次,“讀”的方面。教師可以定期安排一些課外讀物的閱讀作業,讓學生豐富自己的閱讀材料,并能夠得到有效的積累。讀的過程就是積累的過程,讀得越多積累得越多,進而學生的語文思路越廣。最后,“寫”的方面。教師需要適當的安排學會說呢過的一些寫作訓練。因為寫作是語文學習中的一大重點,讓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更能貼近生活本身。寫的過程就是學生學會觀察生活的過程,并在觀察過后能有一個自己的理解,這也是培養學生獨自思考的重要方法之一。讓學生發揮想象,加入自己的思考完成寫的作業。
通過這四方面的不同形式的作業之間的相互影響,使學生的語文作業能夠很好地完成。與此同時,學生的語文成績也會有一定的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也會有一定的提高。因此,語文作業的形式多樣性,既讓學生的各個方面都得到鍛煉,也能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
二、多樣的作業內容
針對作業內容方面,也要體現出多樣性,而不是單一地寫和背。多樣性的作業內容才會體現語文作業的趣味性,有趣的作業內容可以讓學生們感受到快樂,增加學生的興趣。教師可以通過拓展作業的質量,來豐富作業的內容。
例如,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提前給學生留一些相關內容的繪畫作業,讓學生展開自己的想象,開展繪畫作業。通過學生的豐富的想象力,可以對教材內容進行提前的準備學習。教師通過學生的繪畫作業也可以看到學生的劣勢,進而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讓學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教材的內容,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好習慣。另外,教師在一篇文章講解完之后,還可以進行一些表演作業的內容安排。讓學生針對課上講解的內容,進行角色扮演,來表演課本內容。這在一方面是在對課本內容的一個鞏固過程,另一方面也是培養學生表演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的重要手段。通過這樣多樣的作業內容,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完成語文課本的學習,還能夠開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對于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養也是有很大的幫助的。
三,運用信息技術輔助作業
當代是信息技術急速發展的時代,因此教師除了可以應用上述的語文作業形式和內容,還可以借助信息技術來設計語文作業。
例如,教師可以考察一些語文作業的輔助軟件或者小程序,選取一些針對小學生發展的軟件或者小程序,讓小學生借用這些輔助工具來完成語文作業。小學生對于電子信息的好奇心是很強烈的,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心理進行作業設計。讓學生感受信息技術的偉大,與此同時也能學習到相應的語文知識,對于語文知識也是一種鞏固。讓學生把對于千篇一律的語文作業產生的厭倦感一掃而空,然后積極地完成語文作業。這對學生是一種鼓勵,對教師也是一種教學思路的擴展,從高端的信息技術上獲取一些教學靈感,用到學生的語文教學中,給學生的語文課堂增添一些樂趣。另外,教學與信息技術相靠攏也是近代教育教學的目標之一。這更好地貼近教育改革的目的,讓學生更好地學,教師更好的教。教育教學與信息技術的無限靠近也是信息技術發展的推動力之一。
四、結語
總而言之,要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對小學語文的作業設計進行優化。通過不同的作業形式,不同的作業內容,對小學語文作業進行設計。同時,要更好地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進行小學生語文作業的開展。這對于小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養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陳先溫.小學高段語文課堂作業設計的創新路徑[J].中學生作文指導,2021(8):0038.
[2]張光宇.促進深度學習的語文單元作業多元化設計研究[J].教師博覽:下旬刊,2022(2):35-36.
[3]楊靜亞.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業的布置[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3(36):396-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