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亮 李華強
摘要: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為我國教育領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從之前的精英階段逐步上升為大眾階段,培養了更多的優秀人才。但是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過程并不是一帆風順的,也面臨著很多的機遇和挑戰,為了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就要不斷對教育管理體制進行創新研究。
關鍵詞:職業教育;發展現狀;管理體制;主要措施
高等職業教育處在不斷發展變化之中,教學理念、管理體制也應該順應潮流,不斷進行改變。在這樣的背景下,應該仔細分析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現狀、探究方法,在現有的教育體制的基礎之上進行改革創新,從而促進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
一、教育管理體制現狀
(一)外部方面
目前,我國主要采用條塊化的管理方式對高等職業教育進行管理,由于條塊化比較分散,不利于形成統一的管理模式,近些年來,我國一些職高教育、普通教育也如雨后春筍,增長迅速,這無疑對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威脅。
條塊化:我國高等職業教育有地方辦的,也有企業辦的,由于管理主體不同,導致權利也比較分散,每一種管理主體都有自己的管理體系,不同管理主體之間的管理體系是不能互通的,相互之間形成了一種競爭關系,反而降低了不同管理體系之間的溝通,這樣的情況不利于統一管理,所以要想辦法做好這些問題的銜接。
協調普高、職高和成人教育的管理關系:普高、職高和成人教育是我國的教育主要分類,但是對于這三者的管理一直采用獨立管理的方式,沒有實現互通,所以應該考慮這三者的有機結合,從而促進教育行業更快更穩地發展。
企業角度: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建設還需要很多企業和社會力量的支持,協調好政府、企業和社會三者之間的關系十分重要。
(二)內部方面
高等職業教育的管理要從自己的院校內部實際情況出發,管理制度要人性化,不斷進行管理體制的創新。
人事分配:院校中會存在教師比例不均衡、人才分配不合理的情況,要提高對人事分配方面的重視程度。
后勤部門:后勤部門服務意識差,工作積極性不高,要逐步將后勤部門從院校中分離出來,形成獨立的個體,自負盈虧,提高后勤部門的服務熱情。
部門繁雜:在教育管理的過程中,應該保證教育管理部門的精簡,不虛設部門和職位。
二、管理體制創新方法
(一)創新思想
在教育改革實踐中,給高等職業教育賦予新的內涵,不斷強化對高等職業教育的認識,從根本上改善教育改革發展過程中不合時宜且落后的思想,加強管理體制方面的建設,主張用制度管理學校,不斷豐富制度的模式和內容,使得制度的運行帶動學校管理的體系化發展。
(二)建立績效考核體系
學校的管理過程中,如果沒有建立考核制度,就會使得學校猶如一盤散沙,學校內的所有工作人員都意識不到自己身上肩負的責任,就會出現混亂的局面,遇到問題沒有人解決,都覺得不在自己的工作范圍之內,而且無論做了什么樣的工作,勞動報酬都是一樣的。所以,學校在管理過程中,應該建立激勵機制,進行科學合理的績效考核,落實崗位責任制。
(三)制度建設
無以規矩不成方圓,學校的管理過程中也應當有相應的規章制度,使得管理過程中有據可循,同時,也不斷約束管理人員,意識到自身的責任,根據國家規定的法律法規,進行學校內部的制度建設,有助于協調學校內部的各種關系,提高工作效率。
(四)改革學校招生制度
調整招生計劃,根據當地人才市場的需求,調整職業教育招生計劃的總體規劃,通過政府的宏觀調控,增設學校的專業,賦予學校選擇學生以及學生選擇學校的權利,可以自主選擇專業,增強學校在市場上的競爭活力。
(五)增強學校的自主權
正確處理政府和學校之間的關系,政府對于學校的管理要起到間接宏觀調控的作用,賦予學校進行自主管理的權利,學校應當是相對獨立的個體,要讓學校將發展的眼光面向社會、面向市場需求,根據人才市場的需求開設專業,招收學生,使得學校的發展與市場對人才的需求相掛鉤,充分增加學校管理建設的活力,從而提高學校的規模效益。
三、結語
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離不開有效的管理體制處理職業教育發展外部和內部之間的關系,在政府的宏觀調控之下,不斷進行改革創新,與時俱進,從人才市場的需求實際出發,培養能夠真正服務社會的發展性人才,才能推動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杜滿滿,杜秦.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管理體制創新的路徑研究[J].今日財富(中國知識產權),2019(10):176.
[2]樊永生.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論視域下廣西高等職業教育管理體制創新[J].長江叢刊,2019(07):147-148.
[3]唐東存.高職教育管理體制的創新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7(10):66-68.
[4]華偉鋒.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管理體制創新的路徑研究[J].工業技術與職業教育,2015(02):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