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會斌
摘? 要:泥塑是中國傳統民間文化中的一支獨特文化,是勞動人民在生產、生活中利用泥土創作的一種民間藝術品,創作素材來源于勞動,創作的主體也是勞動人民。不同地區的泥塑也有所不同,但大部分都是反應現實生活中的一些現象。臨夏泥塑就是在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中不斷創造出來的,所反應的內容也是該地區人們生產的場景、生活的方式、文化娛樂等。隨著我們對傳統文化越來越重視,臨夏泥塑文化及其工藝品已經成為該地的文化載體和對外宣傳的名片。
關鍵詞:泥塑;泥塑文化;傳承;發揚
中國有幾千年的文明,至今還在傳承。我國疆域廣闊,有五十六個民族,不同地方的風俗習慣和地域文化都各不同,在傳統文化中每個地區都有自己代表性文化,例如不同的飲食文化,不同的穿著文化,不同的建筑文化等。這些不同特點的文化共同組成了中華民族的文明。
泥塑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種獨特的文化形式,在我國很多地方都表達特色的泥塑文化,地方的泥塑不僅僅是藝術品,工藝品,現在的泥塑已經成為一種文化象征和文化的承載體,我們就以甘肅省臨夏的泥塑及其文化來探討一下泥塑及其工藝品。
臨夏是回族的聚居地,也是我國具有民族特色文化的發祥地。文化資源豐富,得天獨厚,而且在歷史上也是古絲綢之路的南道重鎮,也是黃河上游古文化發祥地之一。泥塑文化就是其中一種。
1.臨夏泥塑文化的現狀
1.1臨夏泥塑的產生的時代背景
臨夏回族自治州位于甘肅省南部,以回族為主的少數民族地區,位于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的交界處,是傳統藝術臨夏花兒的發源地,臨夏的磚雕也是臨夏地區的藝術文化。臨夏泥塑作為民間的傳統藝術就是在這種文化背景下產生,臨夏泥塑所反映的主要是當地人民的生產方式、生活習慣、民俗文化、民間傳統等場景,這種藝術在臨夏地區流傳已久,并且對當地文化影響非常廣泛,內容具體反映的是建筑、文化、生產、生活、民間秧歌等生產、生活、娛樂場景,臨夏的泥塑也是在勞動人民的生活和生產的過程中產生的一種承載地域特色文化的傳統藝術作品,反映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和生產生活狀態。在臨夏地區文化發展的長河中,泥塑文化也和花兒、磚雕等其他傳統藝術形式一起形成了臨夏地區獨有的藝術創作形式,更成為傳統文化的載體和對外宣傳的名片。
1.2臨夏泥塑發展的背景
近幾年,在國家大力發揚和傳承傳統文化的號召下,傳統文化得到了飛速發
展,在倡導“文化自信”的同時,工匠精神也成了我們要傳承和發揚光大的精神,正是我國的工匠精神才使得優秀的文化得以傳承,臨夏泥塑的最大特點是純手工捏制塑造,造型別具匠心,惟妙惟肖,充分展示了民間藝術大師的高超技藝。再加上臨夏地區是河州文化的主要發祥地,也是我國少數民族文化與漢族文化的匯合處,兩種文化在此相互交融、碰撞,互相滲透,互相影響,使得這里的文化豐富多彩,更容易走進千家萬戶,被眾多人所接受,這也為泥塑作品的產生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2.臨夏泥塑文化的發展現狀
目前,臨夏泥塑還是以注重形式表現為主,已經有很多的愛好者,但是在大眾群體中還需要加強宣傳工作,作為藝術品,又是承載當地文化的藝術品,應加強泥塑的宣傳力度,促使泥塑文化民間化,多接近人民的生活,體現人們的生活,拉近泥塑與人民群眾之間的距離,讓更多的人與參與到泥塑文化活動中,多舉辦一些大眾能參與的文化活動。通過泥塑文化的傳承和發揚,讓泥塑成為大眾文化的載體,又能為大眾所接受,提升大眾的參與度。
2.1提升傳統泥塑的知名度,加大宣傳力度
在現有的傳統泥塑作品的基礎上,開發新的泥塑工藝品,開拓市場,提升知名度。并且可以將傳統泥塑做成工藝品,既是對泥塑工藝品價值的體現,也是對地方文化的大力宣傳,起到一舉兩得的效果。泥塑作為一種傳統民間藝術,在傳承和發揚上我們應該都貢獻自己的力量,尋找合適的平臺,做好宣傳和展示。例如可以和高校聯合,現在教育也越來越注重傳統文化的教育,有些高校已經將優秀傳統文化作為了必修課程,可以借助高校的教育平臺將泥塑文化研究向年輕人推廣,擴大泥塑文化及其作品的受眾面。
2.2帶動地方其他文化的發展,增加地方品牌效應
地方文化往往會用一些地方產品來承載,比如刺繡、書畫、香包、剪紙等,每個地方的民間藝術作品都體現了當地的文化特色,反映出了當地人民生活生產的實際情況。臨夏泥塑文化及其作品也承載了臨夏地區千百年來文化的變遷和發展。例如勞動人民農耕的場景、家中生活的場景、糧食豐收的喜悅、過年時的歡樂等。泥塑是通過立體直觀的形式展現出的場景,對于人們欣賞時沒有難度,很直觀,通俗移動,所以利用泥塑來發揚傳統文化是不錯的選擇,技能讓大眾容易接受,又能直觀的反應一切。近幾年隨著傳統文化的大力宣揚,臨夏地區的泥塑文化也慢慢的走向大眾的視野。由于當地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對旅游業的大力發展,刺激了泥塑文化及其作品的發展,在加上臨夏地區的少數民族文化和風俗習慣是我國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當地的文化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就需要對于優秀文化的傳承和發揚應選擇合適的載體,而最能直接體現這一優秀傳統文化的泥塑是最合適的。所以泥塑文化及相應的工藝品應得到發揚,應當成為地方文化的名片。
3.泥塑文化的價值
泥塑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勞動人們在長期的時間活動中總結出來的文化結晶產物,也是老百姓自己創造出的文化產物,是優秀文化的載體,也是無價的藝術品。泥塑文化是在生活,生產中產生的,是一門生活生產藝術,泥塑的價值不在于他的表現形式,更在于所承載的文化和反映的中華民族的泥塑生活,審美意識和價值取向,是勞動價值的做直接形式之一。
總之,泥塑是具有時代意義的,不同時到的泥塑都能反映所在時代的文化,所以泥塑在創作的時候離不開時代的背景,所承載的文化也是應背景所生,地方泥塑就更是結合當地的特色而創作的,融合了藝術形式成為了藝術載體。傳統的泥塑文化是傳承傳統文化的,所以在創作的過程中也要精益求精,堅持審美和使用相結合的原則,在現在社會還需要有創造性的做好泥塑和泥塑文化的傳承,將更多的傳統文化用泥塑表現出來,真正的實現文化與工藝品的完美結合。
參考文獻:
[1]童福磊,李天平.河州泥塑題材藝術初探[J].人文研究.
[2]王國平.淺談傳統泥塑文化的傳承[J].神州·中旬刊.
[3]潘梅.論傳統文化對泥塑藝術的影響[J].藝術科技.
[4]陳莉莎.如何讓中國傳統泥塑文化走進校園[J].藝術大觀.
基金或課題項目:泥塑文化及其工藝品開發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