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梅
◆摘要:朗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含義、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和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對當前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簡要分析,并提出了提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朗讀技巧;提升策略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實施,朗讀教學的重要性也再一次被強調和重視。正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朗讀不但有助于幫助學生理解文本的內容,還有助于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和語言表達能力。也有學者指出不重視朗讀是學不好語文的,由此可見朗讀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但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忽視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等現象還普遍存在。因此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的朗讀能力是當前語文教師應當思考和研究的問題。
一、當前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朗讀目標不明確
通過調查發(fā)現,目前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中,教師會有意識的讓學生進行朗讀,但并沒有向學生傳達明確的朗讀任務和要求,有些也只是簡單要求學生能夠有感情的朗讀或者流利的朗讀,學生雖然讀了好幾遍,但其實并沒有真正理解文章的內容和含義,也沒有投入自己的感情進行認真的朗讀,只是為了完成朗讀任務而機械的進行朗讀,只要能通順的讀下來就可以,這種無目標的朗讀根本無法實現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朗讀能力的目的。
(二)朗讀教學方法單一、缺少必要的朗讀指導
當前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主要以學生集體朗讀、分角色朗讀和選派學生進行分段朗讀的教學方法為主,方法較為傳統(tǒng)單一,內容也相對枯燥,學生朗讀興趣較低。朗讀沒有固定的時間規(guī)定,也沒有系統(tǒng)的目標和要求,只是作為課堂一個可有可無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的重視程度較低,也很少會親自進行示范朗讀,因此學生對朗讀的認知停留在閱讀課文,對朗讀的技巧和方法知之甚少。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朗讀能力的具體策略
(一)將朗讀要求具體化
小學語文教學中,朗讀教學的目標之一就是讓學生通過朗讀對所學的文本有更深入、透徹的理解。而教師和教材對學生籠統(tǒng)的朗讀課文要求顯然無法實現這一朗讀目標。因此為了確保朗讀教學的有效進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朗讀能力和語文思維能力,教師在進行朗讀教學時,應當向學生明確朗讀的具體要求,包括朗讀的目的、朗讀的語音、語調、語速,對字、詞、句的理解等,久而久之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朗讀能力。
如教師在進行《小蝌蚪找媽媽》的朗讀教學時,通常都會讓學生進行分角色朗讀課文,教師除了要讓學生熟練、流利地朗讀之外,還應當引導學生詳細分析不同角色的心理和形象,根據不同的人物,通過語音、語速、語調的控制更好的展現出文章中的內容。如對于小蝌蚪這個角色,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如果你找不到媽媽了,你會怎么樣呢?肯定很著急,因此小蝌蚪的語速應當是稍快一些、略顯急切的,除此之外,小蝌蚪就像小孩一樣,聲音應當是清脆、可愛、悅耳的,通過對朗讀要求的具體化,才能讓學生更好的掌握朗讀技巧,體會文本所蘊含的含義。
(二)創(chuàng)新朗讀教學的形式和方法
語文是一門應用性較強的學科,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但語言的運用往往需要在特定的環(huán)境和背景下才能體現其具體的含義。朗讀本身是一個相對枯燥、無趣的學習過程,如果讓學生單純朗讀文本顯然會影響學生朗讀的興趣。小學生天生活潑好動、喜歡表現自己,教師可以利用這一特點,結合具體的朗讀內容,通過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定的朗讀情境、開展朗讀競賽等形式,增強朗讀教學的趣味性,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愉快的朗讀氛圍,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朗讀教學。
如教師在進行《小英雄雨來》這篇文章的教學時,文章分為好幾個部分,其中一段是鬼子軍官與雨來的對話,教師在進行朗讀教學時,可以首先用多媒體播放小兵張嘎等影視作品中鬼子與小孩對話的片段,讓學生感受到當時的情景,同時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角色進行情景表演,既要把文章朗讀出來,又要配有相應的表情動作,然后讓學生評選出哪個學生的朗讀和表演最生動、最像鬼子和雨來,通過分角色朗讀表演,不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讓學神能夠更好的體會到鬼子當時的狠辣、狡猾,以及雨來的機智勇敢,提升學生的朗讀能力和表演能力。
(三)加強對學生朗讀能力的指導
小學生由于年齡小,理解能力差,生活經驗、社會經驗都少,自身的朗讀能力也正處于學習中,因此很難掌握文章的內涵和精髓,更難將文章的感情通過有感情朗讀的方式呈現出來。因此教師在進行朗讀教學時,一定要進行教師范讀,將朗讀時的語音、語調、表情、停頓、重點詞、句等通過示范朗讀的方式傳授給學生,讓學生掌握正確的朗讀技巧和朗讀方法,并能進行有效的知識遷移,根據不同文章風格和表達內容進行正確的朗讀。
如教師在進行曹沖稱象的課文朗讀時,這篇文章在進行朗讀時,應當抓住不同人物的特點和地位,進行有感情的朗讀,為了讓學生更好的體會,教師可以進行范讀,通過教師的朗讀,讓學生注意到哪些地方應該停頓、哪些地方的語氣是疑問、贊美等,讓學生能夠清楚的掌握朗讀的要領。
三、結語
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對促進語文綜合素養(yǎng)也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朗讀能力的形成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在朗讀教學過程中應當明確朗讀的目標,通過示范朗讀、情景劇表演等多種方法引導學生進行朗讀學習,提高學生的朗讀興趣和朗讀能力。
參考文獻
[1] 曾春媚.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朗讀水平的方法[J]. 語文新讀寫,2020(12):1.
[2] 敬黎粒. 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朗讀能力策略研究[J]. 文淵(中學版),2019(03):116.
[3] 蘭素梅. 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朗讀能力的方法[J]. 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