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小蘭
◆摘? 要:對于低年級學生,也需要積極主動的進入到課外閱讀中去,依靠這樣的方式,可以使得低年級學生的閱讀習慣得以養成,閱讀素養得以發展。尤其在雙減政策背景下,更應該正確看待小學低段課外閱讀的價值,并且切實的采取措施去引導,繼而確保小學低段課外閱讀教學質量可以不斷提升。
◆關鍵詞:雙減政策;小學語文;低段課外閱讀
2021年7月14日雙減政策出臺,其針對于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群體,希望可以依靠政策干預的方式,使得此階段學生的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得以減輕,繼而使得課外時間可以更好的被學生所利用。在這樣的環境下,小學低段課外閱讀指導就需要更加有針對性,這樣才能夠確保課外閱讀的效益得以全面發揮。
1 雙減對于低段課外閱讀教學的影響分析
在雙減政策之前,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也的確給予學生布置了對應的課外閱讀的任務,這是語文教育教學的基本策略,但是在此過程中教師更多的是希望學生能夠在更加大量的閱讀中實現知識的積累,功利心態比較強烈,就是希望學生多讀書,顯然這樣的初衷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其忽視了小學低段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興趣,這樣容易使得學生對于閱讀慢慢產生抵觸,認為課外閱讀就是休閑的時間,閱讀興趣會慢慢下降。雙減政策出臺,學生課外可以支配的時間開始縮短,還需要應對其他學科的作業,此時的課外閱讀活動要想發揮其效能,就需要采取更加針對性的策略去進行優化,改變以往的粗放化課外閱讀的模式,就成為當務之急。從這個角度來看,雙減使得小學語文低段課外閱讀的環境發生了改變,此時就需要確保學生可以在更加短的時間內閱讀更加精品的文章,鍛煉更加多元化的閱讀素養。
2 雙減背景下小學低段課外閱讀策略
在正確理解雙減政策內涵之后,接下來就需要切實的將這樣的政策貫徹到實際的小學語文課外時間規劃中去,此時再去進行低段課外閱讀的優化,就需要能夠進入到精細化設計的狀態,以確保低段課外閱讀的質量能夠不斷提升。詳細來講述,為了實現上述目標,需要關注的節點主要有:
2.1樹立提質增效意識,改變功利化閱讀思維
對于很多小學低段課外閱讀任務完成歷程進行調研發現,功利性的閱讀思維還是比較明顯的,教師可能會給予低段學生布置對應的課外閱讀任務,但是對于學生完成情況,對于課外閱讀中學生閱讀素養是否得到鍛煉,閱讀技能是否得到提升,閱讀習慣是否對培育,這些都不是很清楚,表面上看,閱讀任務完成了,但是課外閱讀的效益是否發揮,語文教師是不知情的。從某種角度上來講述,這就是粗放化的課外閱讀,沒有形成完善的課外閱讀體系。比如在要求二年級學生閱讀《神筆馬良》之后,在檢查實際閱讀任務的時候,僅僅就是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簡述故事,沒有閱讀交互活動,沒有閱讀探討版塊,部分學生如同走馬觀花一樣的去閱讀,大致了解內容,就算完成課外閱讀任務,這樣的閱讀顯然是難以發揮多維度效能的,學生的閱讀素養也不可能借助這樣的方式得以發展和進步。為了改變這樣的局面,就需要能夠依照雙減政策訴求,樹立提質增效的意識,就是確保在比較短的課外閱讀中,實現閱讀質量的提升,確保課外閱讀的效益得以提升。由此針對于上述的課外閱讀活動,教師設定了如下的版塊:1)請用自己的語言來講述這樣的故事?思考馬良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物?2)如果你是馬良,擁有對應的神筆,你會繪制什么?請相互探討和交流,并且講述自己的原因?3)請嘗試以編劇的身份進入進去,以小組為單位來進行故事情節的重構,融入一些自己想象的元素,繼而以角色扮演的方式來呈現。很明顯上述三個版塊教師會專門拿出一堂課程來進行,也就是說課外閱讀活動不僅僅停留在課外,還與課堂有關聯,形成健全的閱讀反饋和交互機制,這樣才能夠使得實際的課外閱讀進入到提質增效的狀態。作為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在課外閱讀活動設計的時候,就需要改變以往功利性的思維,切實的實現課外閱讀活動的精細化設計,創設對應的版塊,確保課外閱讀的平臺得以架構,自然可以進入到更加理想的課外閱讀格局和環境。
2.2堅持學生為本原則,選擇感興趣的閱讀素材
雙減政策要求學生可以更加自主的決定自己的課外時間,盡可能的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繼而堅強他們的學習壓力,使得他們在更加寬松的環境下成長。對于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而言,在進行課外閱讀設計的時候,就需要堅持學生為本的原則:充分去了解低年級學生的詞匯量,語用素質和能力,閱讀理解能力,然后選擇符合他們認知,與他們生活關聯的閱讀素材,比如對于一年級的學生,教師可以引入很多的繪本,《猜猜我有多愛你》、《逃家小兔》、《爺爺一定有辦法》、《犟龜》、《我的爸爸叫焦尼》《盤中餐》等,這些繪本都是以圖文并茂的方式來呈現的,并且很多都與學生的生活是關聯的,符合一年級學生的認知,他們可以迅速被這樣的繪本所吸引,并且進入到理想的課外閱讀格局。在一年級下學期的時候,就可以慢慢的引入非繪本的素材,比如《給孩子讀詩》、《窗邊的小豆豆》、《三字經國學啟蒙》、《我喜歡書》等,這些難度相對大一點兒,詞匯量也比較大,比較符合一年級下學期去進行閱讀。對于二年級學生,教師可以結合實際情況,選擇如下的課外書籍《三只小豬》、《我的野生動物朋友》、《小豬唏哩呼?!贰ⅰ对竿膶崿F》、《一只想飛的貓》、《小狗的小房子》等,這些都是充滿童趣的故事,可以迅速的吸引學生,使得他們去感受語文世界中的各種事物。再者,要高度關注學生的閱讀興趣,結合他們的閱讀興趣去進行文本的選取,比如教師在課堂上了解到很多學生比較喜歡聽古代寓言故事,于是教師就在課外閱讀的時候,給予學生推薦《中國古代寓言故事》這樣的書籍,這樣的書籍中有很多豐富的內容,并且多數都是我國古代寓言,有著很強的啟示性,學生可以在閱讀寓言的過程中,發表自己的感想,繼而進入到更加理想的閱讀感知格局。
2.3切實進行閱讀指導,提升學生閱讀能力
在實際調研中發現,低年級學生閱讀中往往會使用比較單一的閱讀方法,在課外閱讀中遇到問題,也不知道應該采取什么策略去解決,繼而導致實際的課外閱讀處于不深入的狀態,閱讀過程也是走馬觀花,自然難以達到理想的閱讀效果。從本質上來講,就是因為實際的閱讀指導不到位,這樣會影響到學生的閱讀能力。為了改變這樣的局面,就需要切實的做好如下幾個方面的工作:其一,以教材為依托,關注課堂,在此基礎上實現閱讀技巧的傳授,確保學生可以將這樣的閱讀技巧很好的使用到課外閱讀活動中去。比如在部編二年級上冊讀讀童話故事的版塊中,兩個孩子以對話的方式,提出在讀書之前要看看書的封面,要找到對應的書名和作者,并且在讀完之后,要養成整理書本的習慣,在下冊的時候就會將關注點放在:學會看目錄,通過目錄去了解全書本內容。這些都是與閱讀技巧相關的內容,教師可以切實的在課堂上進行展現。比如在《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閱讀的時候,教師引導學生去閱讀目錄,并且猜一猜每一個章節會發生什么事情,再者翻開對應的書本,去進行檢查,如果猜對了就可以接著進行下一輪的目錄規整,依靠這樣的方式就可以引導學生掌握章節閱讀的技巧。其二,切實的利用教材選文去進行閱讀方法的滲透。對于低年級小學語文閱讀課程而言,可以完全借助實際的教材文本來進行閱讀方法的融入,確保學生可以慢慢掌握閱讀方法。比如在《小壁虎借尾巴》的閱讀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一邊去閱讀,一邊去進行圈化,要求找到小壁虎都向誰借尾巴,是如何去借的,結果如何,分別使用三個不同的符號來標記,這樣就可以迅速的幫助學生實現文章內容的梳理。學生在體驗到這樣的閱讀方法之后,就可以將這樣的閱讀方法使用到課外閱讀中去,這樣自然可以使得課外閱讀的質量得以不斷提升。
3 結語
綜上所述,雙減背景下的小學低段課外閱讀活動,要想保證其有效性,就需要樹立提質增效的意識,切實的做好課外閱讀活動的優化,控制閱讀的時間,提升閱讀的質量,引導學生掌握課外閱讀方法,構建理想的課外閱讀環境,繼而確保小學低段學生的課外閱讀習慣得以養成,課外閱讀素質得以發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展輝.激發低段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思考[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7(12):6.
[2]李達芝.小學低段學生課外閱讀教學策略[J]. 西部素質教育,2018,4(04):71-72.
[3]周雯. 打開語言世界的“天窗”——繪本在小學低段閱讀教學中的意義[J]. 華夏教師,2018(18):63-64.
[4]林云貴.小學低段語文課外閱讀教學探究[J]. 西部素質教育,2018,4(15):238.
[5]張斌,李云杰.小學語文低段童話教學中德育滲透探析[J]. 科教文匯(中旬刊),2018(11):108-109.
[6]蔡文琴. 提高小學低段寫話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 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20(03):63-65.
[7]牟奕蒙. 部編版小學語文低段教材課后習題探究[J]. 鄭州師范教育,2020,9(05):4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