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德育教育作為高中階段學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工作者在現有教學內容中逐步實現德育思想的教學滲透已經成為現階段教育工作的重要工作內容之一,因此,本文重點論述如何在高中階段課堂教學過程中逐步完成德育思想的滲透。
◆關鍵詞:高中生;數學課堂;教學內容;德育思想;應用策略
1 前言
高中階段學生自身的思想道德體系正處于一個完善時期,因此,高中階段的教育工作者在日常教學過程中不僅要關注學生們與應試考試相關的學習情況更要關注高中們德育思想的建設程度,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借助知識點的講解這一主要教學環節逐步完成德育思想在學生群體中的滲透工作。數學學科作為高中階段學生們的重點學習科目之一,高中生在日常學習過程中往往在數學學科學習時投入了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因此,數學教師在日常教學時可以借助數學學科這一優質教學平臺將數學知識點與德育思想進行有效地結合,通過一定的教學措施幫助當代高中生實現德育思想層面的道德建設。
2 充分挖掘高中數學教材中與德育思想教育相關的數學知識點
隨著新課改政策在高中數學教學課堂的逐步落實,越來越多的數學教師逐漸意識到在充分利用現有數學教學資源的前提下,如何通過挖掘高中數學教材內容與德育教育之間的關聯關系,并將二者進行有效地結合,已經成為借助現有數學教學平臺實現對高中生思想教育層面的教學滲透的主要教學措施之一,以高中數學教材中《正弦定理與余弦定理》一課為例,教師在對該部分內容展開講解時,需要在備課階段對古人深度探索正弦與余弦之間的相同點與不同點并以正弦、余弦為核心深入研究三角學的學術知識。我國古代數學家在探索正弦定理與余弦定理時并未受到完整的數學學科體系的教學洗禮,但數學家們卻能通過自身刻苦鉆研的學術精神實現對三角學學術知識的探索,并總結出與之相關的數學定理內容。因此,教師在對《正弦定理與余弦定理》等知識點進行深度講解時,可以借由我國古代數學家的鉆研精神引導學生將對未知事物的探索精神引申為堅定自身學習意識的德育教學內容,從而最終實現通過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實現滲透德育思想的教學策略。
3 優化傳統模式下的數學課堂教學內容逐步融入德育思想
教師在嘗試在現有教學平臺中落實對高中生的德育教育時,可以發現傳統教學模式下的數學課堂并沒有預留出德育教學工作的施展平臺,傳統教學模式下的數學課堂是以教師為課堂教學主體并通過“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在較短的時間內向學生們灌輸大量的與教學內容相關聯的教學知識點,這種師生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環節的教學模式不利于德育思想教學體系在現有數學課堂的合理融入,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傳統教學模式下的數學課堂進行合理優化,以高中數學教材中《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一課為例,教師在對該部分內容展開講解時首先需要構建一個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通過營造該種教學氛圍拉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從而提高學生對后續教師所講的德育方面的教學內容的接受程度。其次,教師可以選擇與《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一課相關聯的教學趣聞,如世界著名數學家高斯的故事為當代高中生樹立一個學習的榜樣,將高斯善于觀察、總結的學習特質引申到學生們的日常生活中,從而實現借助高中數學教學平臺實現對高中生德育層面的思想教育。
4 將德育思想教育與數學實踐活動進行有效結合
數學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可以發現高中階段的學生具有較強的從眾心理,因此,教師在思考如何在現有數學過程中實現德育思想的教學滲透時可以充分利用高中階段學生們的心理特質,通過將德育思想教育與數學實踐活動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完成德育思想在學生群體中的教學滲透。而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教師可以嘗試從以下兩方面入手,通過兩種不同教學手段之間的協同配合提高德育思想教育的教學質量。一方面,以德育思想教學為數學實踐活動的核心,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到數學活動中去。以高中教材中閱讀與思考環節中的《廣告中數據的可靠性》一課為例,學生們在討論與之相關的數學問題時,會不自覺地模仿身邊同學的思維方式以及其他同學的言行舉止,因此,教師在討論環節中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群體間充分信任的特點,對本班的學生展開德育思想層面的教學滲透。另一方面,教師需要在數學課堂教學體系中加入德育評價環節,引導學生將德育思想與自身日常學習活動進行有效結合。任何一種德育習慣的養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教師對學生德育思想展開持續不間斷的積極引導,因此,數學教師在后續教學過程中應通過科學有效的教學措施在對現有教材內容展開深度講解的基礎上逐步實現德育思想的滲透,從而綜合提高我國當代高中生的核心競爭力。
5 總結
眾所周知,德育思想教育作為我國教育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該部分思想層面的教育工作不僅對學生優良品德的形成起到關鍵作用,也對學生未來的人生價值觀與價值體系的構建起到一定的支持作用。
參考文獻
[1]高國祥.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的策略與方法[J].當代家庭教育,2020(31):98-99.
[2]杜曉霞.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的策略探討[J].讀寫算,2020(24):68.
作者簡介
肖師潤,男,重慶市銅梁一中工作,中學數學高級教師,1997年參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