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麗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教學素質教育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關注。小學數學教育要更多的貼近生活,設定具體形象的問題情景,以此來調動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體驗式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可以使學生發揮主體性,展現出教師在課堂上的主導作用,可以對一些抽象的數學知識進行親身體驗,這樣將生活經驗與數學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方式,能夠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提升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關鍵詞:體驗式學習;小學數學;有效實施
體驗式學習是指學生通過行為、認知和情感的參與,獲得對數學知識的認知與態度。教在傳統的教學數學教學中師是課堂的主體,學生被動的從教師的講授中獲得知識,然后在進行反復的練習,學生在這個過程中缺乏主動的參與,對于有些比較抽象的知識也不能理解的很透徹。體驗式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調節課堂氛圍,增強師生之間的感情并提升教學質量。
一、體驗式教學的意義
體驗式教學是以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為基礎,加以創新而來的新型的教學模式,此教學模式對于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了改變,不在以課堂教學作為教學的主體,這種教學方式更注重學生的興趣,在這種教學方式中,學生成為了課堂的主體。在體驗式教學中,教師要創設一些小學生比較感興趣的體驗式學習內容,以此來增加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讓小學生真正的融入到學習情境中。教師在實行體驗式教學的過程中,要對學生的喜好、個性及教學內容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設計體驗式教學內容,這樣才能將體驗式教學的意義發揮出來。
二、體驗式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一)設計教學情境
教師要想讓學生獲得有效的學習經驗,就要讓學生對即將學習的內容感興趣。而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思維方式和注意力都比較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興趣,結合課程內容,創設一個合理的教學情境,為學生構建一個輕松、自由的學習環境,將書本上的數學知識都和小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數學知識,并將數學知識應用在實踐中。
例如,教師在進行“加、減、乘、除”的教學時,可以模擬一個蛋糕店的情境,教師要為學生準備一些標好價格的面包、蛋糕及餅干等。在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給學生設定好不同的角色,有的扮演售貨員,有的扮演顧客,并讓學生進行簡單的交易。這樣的情境在小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是經常會出現的,在小學生的接受能力范圍內。通過這樣的情境體驗,可以讓小學生對“加、減、乘、除”有清晰的了解,并能形成學生對數字的認知,學會一些簡單的算數。教師要注意結合實際生活來創設教學情境,使小學生能夠真正的融入到情境中。
(二)將體驗式教學和探究式教學相結合
在新課改要求中,學生要占據課堂的主導地位,教師要體現引導作用,在組織教學時要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由于小學生各方面的發育都不夠成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對教學模式進行深入的研究,要將探究是教學應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在實際的應用中在融入體驗式教學的模式,這樣能使學生的視野拓寬。同時能夠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例如,在教學正方形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前準備一些正方形,在課上,教師指導學生對這些正方形進行折疊,并讓學生在折疊的過程中找出規律。通過折疊和找規律,學生對正方形的屬性、圖形性質和對稱性等有了簡單的認識,然后教師在向學生講解正方形的邊長、面積和周長的計算方法。學生通過自己的親身體驗,加深了對學習內容的印象,提高了自主思考的能力。在這樣的體驗式教學中,學生一直處于主動探究的狀態,這對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的鍛煉是非常有利的。
(三)將體驗式教學運用在實踐教學中
小學數學有很多內容是和我們的日常生活進緊密相關的,因此,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實踐教學,讓學生通過實踐來進一步的對所學的理論知識進行鞏固。小學數學的教學模式,應該采用一些新的教學方式,以此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積極的進行主動學習,教師要多設置一些實踐教學,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讓學生掌握小學數學知識的重點內容。
例如,教師在對“三角形與正方形”進行講解時,可以為學生準備一些彩紙,讓學生折出正方形和三角形,在折紙的過程中,學生會產生思考,要怎么樣才能得到正方形和三角形。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向學生提問,讓學生把自己在折紙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說出來,然后教師再將正確的方式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帶著自己的問題觀看教師的示范,并結合自己的問題,來探究答案。通過這樣的實踐課程,學生會對三角形和正方形有明確的認識,對教師之后的教學也起到了非常有利的作用。
(四)尊重學生的個性
每個學生的性格是不同的,個性和生活環境也是不同的,對于知識的理解能力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尊重每個孩子的個性,以欣賞的方式去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我們的實際生活和數學知識是會產生一些“矛盾”的,學生可以通過這些矛盾對數學知識加深印象。
例如,教師在對學生講解“分數”時,就可以出一些會產生數學矛盾的題。過年了,書店也搞活動了,對有些兒童書籍進行打折,教師可以以此前提設定一個情境,讓學生把自己當成買書的顧客。看看學生會怎么購買,并說出買這本書的理由。1.《小學生作文》(原價18元,現價15元);2.《兒童漫畫》(原價9元,現價4.5元);3.《安徒生童話》(原價17.8元,現價12.8元);4.《三毛流浪記》(原價12元,現價9元)。通過學生的討論,不難看出,他們各有各的理由,有的人選擇了《小學生作文》,雖然只降了3元,但是可以幫助我提高寫作能力;有的人選擇了《兒童漫畫》,因為它的降價力度是最大的;有的學生會選《安徒生童話》,因為其他的書籍家里都有了;還有的學生會選擇《三毛流浪記》,因為這本書有趣。學生的想法不一樣,選擇的角度也不一樣,所以每個學生的觀點都是對的。這樣的教學不僅拓寬了學生的數學思維,還提升了學生的興趣,活躍了課堂的氣氛。在學生討論后,教師可以將分數的知識引出來,從分數的角度為學生分析應該選擇哪一本書。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體驗式教學可以使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提高,激發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興趣,增強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加深了數學知識的印象,從而實現了提高教學質量的目標。教師要結合實際生活和教學經驗,將體驗式教學進行合理的應用。
參考文獻
[1] 黃旭鳳. 體驗式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 課堂內外:教師版(初等教育),2021(01):1-2
[2]劉華煜. 體驗式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 2021(2019-21):85-86.
[3]呂億. 探究體驗式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方式[J]. 明日, 2019(07):1-378709D71-B1AF-434B-87A9-F4A4D72D24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