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簡要概述了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概念及其內涵、RISE教學模式的基本路徑,并以實例說明了RISE教學模式在中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在閱讀教學實踐中,筆者通過閱讀、探究、分享和表達四個教學環節,增加了學生的人文素養,培養了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關鍵詞:RISE教學模式;閱讀教學實踐;教學策略;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作者簡介:帥昌興(1968.11-),男,浙江臨安人,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島石中心學校,副高級教師,研究方向:課堂教學。
一、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概念及其內涵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提出英語學科旨在發展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于是,如何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成為英語新課改的關鍵問題。
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代表了英語課程改革的新動向,它由兩部分組成: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必備品格包括文化品格和思維品質。文化品格是指在全球化背景下,學生對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對優秀文化的認同,是知識素質、人文素養和價值取向方面的正能量表現,它是形成學生高尚靈魂的必要選擇,是學生心智的顯形特征。思維品質是指人穩定的個性思維特征,是人的思維在邏輯性、批判性、創新性等方面所表現的能力和水平,是學生心智的隱形特征。
關鍵能力由語言能力和學習能力形成。語言能力是指在社會語境中,學生通過聽、說、讀、寫等方式理解和表達意義、意圖和情感態度的能力,它是學生英語學習的顯性基礎。學習能力是指學生積極運用和主動調適英語學習策略,開拓英語學習路徑,提升英語學習效率的意識和能力,它是決定學生英語學習進一步得到更好發展的先行條件。
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引導教師分析和反思制約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突出問題,幫助教師重構英語教學內容,優化英語教學方式,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
二、RISE教學模式的基本路徑
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必須注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應用RISE模式開展閱讀教學可有效落實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RISE四個字母分別代表:閱讀(Reading)、探究(Inquiring)、分享(Sharing)、表達(Expressing),這是四個不同的教學環節,體現了四種不同的教學策略,旨在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品格和學習能力。
閱讀(Reading)是閱讀教學的第一環節。閱讀的重要途徑就是語言輸入,形式主要有持續跟讀、誦讀和朗讀等。在閱讀過程中,教師推動學生自主認知和體悟語言文本的節奏美、韻律美、結構美、意境美,幫助學生積累文化知識,了解異國優秀文化與習俗。
探究(Inquiring)是閱讀教學的第二環節。探究的主要方式是語言內化。在閱讀基礎上,教師幫助學生借助工具書和網絡資源進行詞義查詢、長句分解、難句分析,并理解表達文化差異,學習領會俚語、忌諱表達和文化素養知識。通過探究,教師幫助學生發掘問題、分析問題和處理問題,鍛煉學生剖析比較、綜合分類、抽象歸納等思維本領,培育學生英語學習的能力,發展學生英語思維能力。
分享(Sharing)是閱讀教學的第三環節。分享是語言內化和強化的形式。在個體閱讀、思辨和探究的基礎上,學生由于認知程度的差別和文化生活沉淀的不同,個人理解英語文本的措辭和解讀其內涵的結果亦不完全相同。
表達(Expressing)是閱讀教學的第四環節。表達是語言學習的輸出環節。地道有效的英語表達是查驗英語語言輸入累積能否有效啟動語言生成的尺度。表達活動有理清文章頭緒、概括整理故事情節,分角色配音、模仿演繹人物,讀后續寫、改寫文本或對照寫作。在表達活動中,教師啟發學生提出自己的見解,培養學生大膽用英語表達和闡述活動的成果。
英語閱讀教學RISE模式,環環相扣,層次分明。閱讀是基礎,探究是理解,分享是鋪墊,表達是成果;反之,閱讀和探究的深入可增強分享和表達,探究和表達對于分享起到輔助作用,提升表達質量。
三、英語閱讀教學RISE模式的實踐應用
英語閱讀教學RISE模式以問題設計為導向,以閱讀活動為介質,以培養英語思維為主線,旨在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應用英語閱讀教學RISE模式,能改變學生英語閱讀學習方式,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為具體闡釋英語閱讀教學RISE四環模式操作要領,筆者下面以人教版初中英語九年級全一冊Unit9 Section B部分閱讀課“Sad but Beautiful”為例,設計并實踐了一節RISE模式的閱讀課。
(一)閱讀(Reading)
本節閱讀課的重點是運用noting supporting details閱讀策略對文本進行解讀,了解音樂評介類文章的特點;難點是運用具體信息描寫事物。
活動1:讀前活動。
從學生的已知出發,教師讓學生試著用自我的言語談論中國的樂器及相關名曲,準備進行閱讀活動。目的是通過播放《二泉映月》的樂曲并出示阿炳的圖片,讓學生在凄美的音樂聲中初步感受阿炳,走進阿炳和他的音樂。引導學生表達自己喜歡的音樂類型,同時了解中國傳統樂器,最后引導學生說出自己聽了樂曲后的初步感受:sad but beautiful。
教師從學生日常的話題——喜愛入手,同時又喚醒學生對中國傳統樂器的已有知識,既營造了課堂氣氛,又簡約地導入了本節課的主題,也鋪墊了進一步開展本節課學習的課堂背景知識,達到了預期的讀前效果。
活動2:讀中活動。
學生閱讀文章找出文中的關鍵信息。學生通過讀的活動來糾正發音,為英語學習打下基礎;同時也進一步從整體上感知全文,為完成接下來的任務作鋪墊。
1.略讀。教師引導學生整體理解文章,概括每段的大意。這是學生整體理解文章的關鍵,也是學生提升閱讀理解能力的基礎,有利于學生完成接下來的任務。小組合作討論,提煉主旨,形成對文章脈絡的清晰認識,有助于接下來的學習。
閱讀第一段,回答以下問題:
(1)Where did the writer's friend take him to last night?
(2)What does the writer think of Erquan yingyue?
(3)According to pagagraph1, the word “it” refers to?
2.精讀。引導學生在精讀中提煉what、when、where、who等關鍵信息,為最后復述文章內容作鋪墊;同時訓練學生的推理方法,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閱讀chain words前后的句子,以便根據上下文選擇合適的答案。
3.填表格。學生閱讀第二段,抓住關鍵信息,完成2C表格的填寫。教師讓學生關注細節,通過表格填寫,列出支撐作者觀點的細節信息。
在精讀中,教師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提煉具體的信息內容,完成表格的填寫。學生輸入語言以夯實基礎,內化語言以準備生成,輸出語言以復述內容。
活動3:讀后活動。
閱讀第三段后,教師要求學生就以下五句表述作出正誤判斷:
A. Abing's Erquan Yingyue made him very popular during his lifetime.
B. It's about ten pieces of music in total were recorded for the world to hear.
C. Erquan Yingyue has become one of China's national treasures.
D. It's about 600 pieces of music were written by Abing himself.
E. Abing's Erquan Yingyue is played and praised by all the great masters.
較前兩個活動,這幾道判斷題明顯增加了學生閱讀理解的難度。學生不僅要獲取閱讀文章的信息,而且要通過自己的理解去判斷所獲信息的正確性。這樣,教師就能訓練、鍛煉并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二)探究(Inquiring)
探究活動旨在訓練學生的推理方法,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教師先幫助學生讀懂2d所給五個句子的意思,學生畫出key words,通過key words找chain words,同時教師指導學生有意識地閱讀空格前后的句子,并要求學生根據上下文及整個段落的意思初步確定空格處應填的句子,然后幫助學生提煉綜合本段落的主旨大意及空格上下文的意思,最后確定最貼切的答案。
教師通過閱讀教學活動,訓練學生應用以下三種閱讀技巧:1.定上下句的邏輯關系;2.畫出關鍵詞、關聯詞;3.找出下句中的代詞在上句中所指的內容。學生先自主學習、感知閱讀理解的方法,再小組討論做此類題的思路。
(三)分享(Sharing)
教師通過以上閱讀理解訓練活動,幫助學生以四人小組形式回答下列問題:(1)Which musician is the passage mainly about?(2)What's the name of his most well-known piece of music?(3)How does the writer think of this piece of music? 學生在小組內分享自己的答案,準備英語表達輸出。
(四)表達(Expressing)
教師呈現與音樂或電影相關的問題表,要求學生填寫信息,整理寫作要點。教師發布寫作任務時,提供已學的相應短語和表達法,有利于學生完成寫作任務。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使用所學目標語言的結構,完成一段與閱讀文章相關的生動描寫。這是一個個性化的活動,學生在理解閱讀材料的基礎上試著應用所學的語言,這不僅是對本節課所學內容的輸出,同時又是運用前一節課所學的內容,達到了考查學生綜合運用英語能力的目的。
四、結語
本節課的內容圍繞“阿炳的一生”這一話題展開, 將RISE教學模式應用于閱讀教學中,通過有梯度的學習活動任務鏈,既訓練了學生skimming、scanning和details reading等微閱讀技能,以理解文本的主旨大意和細節信息,又在聽說讀寫中訓練了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達到了有效培養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王薔,錢小芳,吳昊.指向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英語學習觀——內涵、架構、優勢、學理基礎及實踐楚效[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21(7):1-6.
[3]宋穎超.聚焦思維品質培養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21(9):44-49.
[4]石青萍.基于RISE教學模式的中學英語閱讀教學探究[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9(2):63-65.
[5]程曉堂.英語學習對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影響[J].課程·教材·教法,2015(6):73-79,127.
[6]周麗萍.關注體驗與發展思維的英語閱讀教學探究[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20(3):23-29.
[7]Gary D Borich.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Ninth Edition) [M]. Shanghai: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