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思男
摘要:激勵性評價在小學教育教學中占有重要位置,而獎勵機制作為激勵學生的重要手段,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語文課堂中運用獎勵機制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行為習慣。
關鍵詞:農村小學生?? 獎勵機制?? 語文教學
一、農村小學生的特征
小學是學生個體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由于處在發育時期,他們的身上幾乎都具有精力旺盛、活潑好動的特點,甚至有些學生的自制力不強,意志力比較弱,意志活動的持久性和自覺性不高。農村學校受地理位置的影響,外出務工的家長很多,把自己的孩子交給年邁的父母親照顧,孩子長期缺乏父母的關愛,他們渴望得到父母的關愛及贊許,希望通過自己的行為來獲取父母的關注。
二、獎勵機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根據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可知,人的行為之所以有動機產生是因為我們有這個內在的需求,而不同學生的行為動機就代表著他們有不同的內在需求。他們努力學習是因為他們想要得到被肯定的需要,想要被人關注的需要,想要獲得別人贊揚的需要等等,他的需要正是他行為動機產生的原因,因此獎勵機制對語文的教學具有非常大的作用。
(1)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這個課堂、學科感興趣才會花心思去學習。語文是一門講究藝術性的學科,不應采取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而是創建一個能讓學生感到輕松、自主的環境,讓學生快樂地學習。運用激勵的語言、獎勵來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他們對語文的熱愛,使學生的學習態度由被動變為主動。
(2)有利于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語文是一門靠積累的學科,要想提高教學質量,僅依靠課堂教學是不夠的,還要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閱讀是語文學習的根本,課外閱讀作為提高學生語文水平的重要手段,需要依靠學生充滿興趣的進行閱讀,這對于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獎勵機制是非常有必要的。
(1)獎勵機制的多元化。在語文教學中如果能根據學生的不同需要而實行不同的獎勵的獎勵機制,可能會起到不一樣的學習效果。例如,對后進生可以采用鼓勵性的機制,如果他們表現出好的行為就對他們的行為進行鼓勵,在后進生這一類的學生中,為了鼓勵他們,可以設置進步獎。如,對平時比較調皮的學生,當他們的消極行為向積極行為發生變化時,教師應及時對他們的積極行為進行強化,讓他們為自己的行為感到驕傲,隨著強化行為的增加,學生的行為習慣也隨即改變。對于中等生和優等生這類學生來說,他們希望獲得肯定,為了實現他們需要,可以設置優秀獎等,這兩類學生不管是學習還是平時的生活習慣幾乎都是令人滿意的,因此,為了能讓他們能夠繼續做好自己,教師應該及時肯定他們的付出,使他們不斷進步。
(2)巧用互動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大部分學生眼里,老師都是比較嚴肅、愛講大道理,而生活在農村的學生又較靦腆,不敢大膽與老師溝通,他們認為老師是是比較難接近的,往往不會把自己的心里話與老師傾訴、分享,這就使師生之間存在隔閡。因此,老師與學生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應該多溝通,主動與學生溝通交流,了解他們內心的想法,當遇難難題的學生,老師應積極去幫助他們。
對于農村小學生來說,風趣幽默的語言更能走進他們的心里,對于他們理解課文內容更容易。在語文的課堂教學上,古詩文的教學顯得更為枯燥,這類型的教學,教師更應該用有趣的語言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進行《王戎不取道旁李》這一篇文章的學習中,教師可以課前預留學習任務,讓學生自理解本篇文章的大意,然后在課堂上分享這篇文章的故事。當學生講得不夠完整或表達不清晰時,教師不應該對他進行批評,而是以平常心對待,并對他進行鼓勵,然后引導他慢慢理解文章的小故事。在這互動的過程中,學生會感受到和老師關系的友好,從而提高學習興趣。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獎勵機制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是非常重要的,但教師要把握好獎勵的尺度,正確地運用獎勵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