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波
摘要:微課作為信息化教育手段中的一種,其內容短小精悍,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體現在優(yōu)化數學教學模式,使數學教學步入“微”時代。微課有助于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促進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小學是學生養(yǎng)成各項數學基礎能力的重要時期。教師在這一時期的數學教學中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不僅能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還能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數學思維和合作學習意識,從而為學生今后的發(fā)展奠定基礎。基于此,對小學數學高年級開展微課教學進行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高年級;微課教學
引言
數學學科教學是小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有很強的邏輯性、抽象性,因此很多學生會產生畏難心理。為了改變學生對數學學科的態(tài)度,教師可以應用微課開展教學,發(fā)揮微課的優(yōu)勢,幫助學生靈活掌握數學知識。教師利用微課開展教學,就可以突出重點數學知識,從而使學生將時間花費在正確的地方,進而提升數學教學效率。
一、借助實物教學資源,靈活考查學生的學習能力
學生的生活經驗及學習經驗都不太豐富,難以準確地理解課程知識要點。因此,在教學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實物教學資源,給學生介紹數學知識,增加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立體感認知,提高學生參與課程知識學習的積極性。教師給學生介紹實物教學資源,還可以讓學生全面了解課程知識要點,更加熟悉將要開展的課程學習活動。例如,教師在講解與“長方體、正方體”有關的知識時,就可以給學生展示生活中的長方體、正方體物品,并向學生介紹,讓學生對這些形狀有全面的認識,加強對立體形狀的理解。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多觀察,發(fā)現課堂中的長方體、正方體物品,觀察日常生活中長方體、正方體形狀的特征,懂得靈活應用正方體、長方體知識去解決問題。教師可以使用投影,多方面展示正方體、長方體等立體形狀的投影圖,了解不同切面的直觀圖。這種學習方法,不僅可以讓學生學習到基礎理論知識,還可以有效地掌握學習方法,學會觀察日常生活,發(fā)現日常生活中存在的數學知識和數學道理,懂得數學知識具備的實用性,提高靈活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
二、開展微課教學,培養(yǎng)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
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數學學習是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如若學生一直依賴數學教師的引導以及講解,就難以將課堂上學習的知識內容靈活地應用到實際生活當中。而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是培養(yǎng)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重點之一,只有學生切實掌握了運用數學知識的技巧,才可以成長為具有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實用型人才。所以,在一些適合學生進行自主探究的教學活動當中,小學數學教師可以試著退居幕后,通過科學、合理的引導方式,協助學生通過自主探究以及自主歸納,充分掌握自主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多邊形的面積》這一節(jié)的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較為緊密。單純看一個多邊形,學生會覺得學習起來非常麻煩,因為沒有對多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進行系統的學習。面對這一知識內容,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選取一些日常生活當中較為常見的物體,如抽象的裝飾物以及校園的花壇等。那么,應當如何計算這些物體的面積呢?這個時候,小學數學教師可以播放微課視頻,讓學生快速理解這一知識。
三、利用微課創(chuàng)設數學情境
小學生年齡尚小,面向他們的數學教學要突出興趣主導的原則。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依托微課,為學生創(chuàng)設數學情境,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最大限度地調動其學習主動性。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微課能演繹抽象的概念,方便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內容,促進其學習能力的提升。例如,在“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相關教學中,教師可利用微課為學生引入特定的圖形,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如引入車的玻璃、柵欄空隙、房屋頂部、房屋側面、臺燈、梯子、書柜等,讓學生說說哪些是梯形、哪些是平行四邊形,并說明自己是如何判斷這些圖形的。通過引入生活中的事物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使其更好地理解不同形狀。在此過程中,教師還要乘勝追擊,利用微課導入平行四邊形與梯形性質的相關內容,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四、合理分配教學資源
長久以來,教學資源的分配問題一直困擾著教師。如果教師只給學生講授教材中的知識,會限制學生的發(fā)展,但引入課外教學資源的話,又有可能分散學生的注意力,使原本就低效的數學課程雪上加霜。對此,數學教師需要合理地分配教學資源,以達到開闊學生視野、增強學生數學能力的目標。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教師可以選擇與教學內容高度貼合的課外資源,借助微課視頻將課內外教學資源結合在一起,合理分配教學資源,避免課外資源分散學生注意力的情況出現。另外,小學數學部組要有效地調整教師分配策略,及時根據小學數學教學需要,進行優(yōu)秀師資隊伍配備活動,促使學生擁有良好的識字資源,進而高效開展實踐學習與拓展創(chuàng)新活動,為學生逐步樹立學科意識、培養(yǎng)自主能力、增強數學思想、奠定堅實基礎,彰顯信息化、數字化教學模式下的優(yōu)秀教學服務作用,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核心競爭力。
結束語
微課的出現轉變了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拓展了教學方法,為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提供了有利條件。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有效地利用微課可以通過預習提高教學質量,在課堂教學中突破重點、難點,在課后鞏固中梳理知識脈絡,有效地實現學習效率的提高。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教學內容開展微課教學,促進學生數學素養(yǎng)與綜合能力的不斷發(fā)展,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肖娜娣.微課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數學大世界(中旬),2020(03):85-86.
[2]徐權英.微課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新課程,2020(05):128-129.
[3]洪惠婷.試析微課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與設計[J].考試周刊,2019(A2):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