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乾
摘要:培養學生的興趣,是小學體育教師必須重視的問題,也是提高學生對小學體育的認識和積極性的關鍵。教師要在教學方式上進行創新,教學方式要更新,課堂活動要豐富,注重實踐教學效果,以此來培養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從而達到增強學生的體質素質等目標。
關鍵詞:小學體育;興趣培養;氛圍營造
引言:興趣是學生主動探究的動機。在小學,對運動的興趣得到良好的發展,可以極大地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要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有效的發展,就必須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更好地發揮自己的主體性。課堂氣氛宜人,可激發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并與老師共同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對學生而言,教學環境要開闊,情感要積極,師生關系和諧,教學過程有趣,教學內容豐富。同時,要建立一套科學的體育評價體系,對學生的身體素質進行有效的評價,并制定相應的訓練方案。優質的體育課能增強學生的體育精神,增強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學生對體育的體驗,使學生從心底里接受體育。
一、培養學生正確的體育意識
小學高段的孩子,對各種學科,如體育,都很新鮮,但隨著小學的學業越來越多,對運動的興趣越來越淡,運動的學習也越來越不理想。從而小學體育被“邊緣化”的程度日益加深。教師要運用激勵式的方法,指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觀念,培養他們的良好的體育意識。通過學習,使學生對體育的理解、對體育的熱愛、對體育的學習,以及對體育的深入理解更加深刻。在體育教學教學中,教師們可以向同學們講述一些有關運動員的成長和比賽經驗的趣聞。例如,我國著名的田徑運動員,劉翔,曾經獲得過一次奧運會的冠軍,教師可以向同學們講述這些著名運動員的故事,提高學生的對體育的興趣與熱情。通過這些故事,學生既能了解體育,又能了解體育競賽,提高體育專業技能,又能培養體育人堅韌不拔、不斷突破自我的體育精神。除了一些體育明星的事跡,教師們也會在課堂上和同學們分享一些有關運動的趣聞。體育活動更接近于學生的日常生活,可以使生活與學習相結合,從而達到體育的可持續發展。老師應該讓學生們意識到,積極鍛煉自己的身體,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在此基礎上,教師把體育融入到學生的自主性活動中,從而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體育意識。
二、營造良好的體育教學環境
課堂氣氛對學生的運動興趣有很大的影響,尤其是在小學的高段。隨著其它學科的學習壓力逐步增加,課堂氛圍越差,學生對運動的興趣就越少。要營造一個更好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更多地投入到課堂教學中來,就需要改變老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教師既是運動指導,又是運動學員的學習伴侶。在日常教學中,老師既要對學生嚴格要求,又要和藹可親,培養和維持學生之間的友好關系。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良好的師生關系能促進學生對運動的接納,而更多的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能使教師在第一時間發現并及時地解決問題,從而避免問題的困擾。比如,一些學生的柔韌性較差,教師在進行韌帶訓練時,應先與學員進行交流,以明確其身體情況。通過這種方式,教師可以確保體育活動不會給學生帶來疲勞和疼痛,更能激發他們的活力和活力,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經驗,能讓學生們完全體會到運動的魅力。
三、體育教學內容合理選取
教學內容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尤其是那些能夠引起學生對運動的興趣的可變化性教學。教師要做好教學工作,消除教學內容的粗糙和本質,精簡教學,減少冗長、不恰當的運動。在理論教學中,教師可以主動地進行探究,發揮主體作用,使學生更好地了解體育理論知識。在實踐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選擇自己最喜歡的運動項目。小學的學生比較活躍,因此他們很愛體育。跑步是小學體育鍛煉的重要內容,但是大多數人并不喜歡這樣的枯燥。所以,教師可以增加一些其它的體育項目,比如足球,這些項目可以讓學生在跑操中“跑”。如網球等,則是充分發揮學生的耐力與彈跳力,不但可以幫助學生提升跑步能力,還可以增加其它的教學內容,使學生一再逃避枯燥的跑步訓練,對學生的運動學習也感興趣。
四、運用多種教學手段開展體育運動
小學體育教學是以教師為主的。因此,教師要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激發學生對運動的好奇心,培養他們的運動興趣。
首先,通過展示運動器材、運動墻等,能吸引同學們的注意力,并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這樣,教師就能在教室里增加運動器材和運動墻畫。體育課本的問世,使單調乏味的體育課充滿了趣味,在輕松、輕松的課堂中,學生不但可以掌握基本的運動常識和運動器材的使用,而且可以加深對運動的認識。運動項目。在適當的時候,老師會在教學中運用“引導墻”,讓學生對運動的本質有更清楚的認識,并能愉快地學習,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第二,肢體運動可以很好地抓住學生的注意力。通過控制肢體運動,將無形的事物轉化為有形之物,使教材更能深入地傳達教材的含義,使學生快速了解教師的意圖。表達方式,使學生體會到運動的快樂,更具感染力。所以,教師要靈活運用基礎知識與體育鍛煉相結合,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他們對老師的一言一行有所關注。
第三,情景教學法是目前最流行的一種教學方式,它既能應用于文化課,又能應用于體育活動。情景教學強調探究式教學。在課堂上,老師會加入一些有關運動的故事,在課堂上設置一些“小陷阱”,使他們能夠發現、提問、思考。尋找問題的答案。指導學生探索、分支思考、合作與創新是教師的首要任務。我們堅信,在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密切協作下,我們的體育課將會充滿熱情、活力和多樣性。從而學生會更加信任老師,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逐漸增加
結語:
首先,要改進運動器材,從專業選聘師資,從根本上指導師生重視體育。第二,體育老師要不斷地學習新的專業知識和技術,不斷關注體育教學改革的動態,適時地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案,改進教學和運動輔具,狀態,需要增加一間以調查學習方法為指導的體育教室,顏色鮮艷,同時學生積極配合,長期的好體育理念的建立,定期的體育習慣的養成是必要的。最后,讓同學們了解到,培養體育意識和興趣并非一時興起,而是要持之以恒。
參考文獻:
[1]姜燕華.解析體育素養對于小學體育教學的意義I].當代體育科技,2014,4(10):81-82.
[2]陳美琴.小學體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個性培養的建議[J].青少年體育,2015(4):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