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幼兒園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方法備受關注。幼兒幼師在傳統教學中扮演著幼師和保姆等多種角色,幼兒園成了家長們信任學校照顧孩子的地方,而忽視了孩子的自我照顧等能力的培養。伴隨著社會科技和經濟的快速發展,幼兒幼師的責任也越來越重,所以,在各種幼兒教育活動中,幼師要采取科學有效的方法,做到寓教于樂的教學目的,提高幼兒的技能水平。每個幼兒都是獨立的個體,各有各的特點,幼兒教師要善于發現幼兒的優點,了解幼兒的不同需要,從而從根本上為幼兒參與學習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
關鍵詞:寓教于樂 幼兒教育 運用策略
1 引言
興趣是幼兒學習知識的動力,假如幼兒對特定的知識感興趣,幼兒就會愿意主動去學習,并且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學習過程中。傳統的、單一的教學容易讓幼兒覺得學習枯燥,不利于提高學習效率,隨著時間流逝,幼兒也容易對學習產生恐懼與抗拒,導致幼兒不愿意上幼兒園。網絡信息時代的今天,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和幼兒學習成長的需要,因此“寓教于樂”的教育理念就是在這種情況和背景下產生的,并得到了一定的推廣和應用。
2 寓教于樂教學理念在幼兒教育中實施的重要意義
幼兒教育是為幼兒將來的學習打下堅實基礎的重要階段。伴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改革,寓教于樂教學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并在教育界引起了眾多教育專家的高度關注,這一觀點也得到了廣大學前幼師的高度認可和廣泛應用。正如名稱所示,寓教于樂就是讓幼兒在接受知識時感到快樂,現階段大部分幼兒幼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寓教于樂的教學策略,摒棄了傳統的教學觀念,有效提升了學習氛圍,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增強其學習意識和主觀能動性,提高其學習動機[1]。幼兒對學習和探索生命中各種新事物充滿了渴望,所以,作為幼兒教師,應該給幼兒一個輕松、愉快、快樂的學習環境,使幼兒擺脫枯燥乏味的學習環境。在幼兒教育中引入寓教于樂的教學理念,能增強幼兒課堂的活躍度,提高幼兒教育教學質量。
3 當前幼兒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困境
3.1 寓教于樂存在"形式化"
雖然寓教于樂的概念在我國已被廣泛應用,但一些幼兒園的寓教于樂教學仍處于表層階段。幼兒園投入巨資打造適合幼兒的游樂設施,為幼兒營造一個豐富有趣的游戲場地,并提供充足的玩具設備和玩具,但是實際上,一些幼兒幼師禁止幼兒在教室里玩耍,并且禁止幼兒在游戲區上課。部分學前幼師沒有認識到利用游戲來提高課堂影響力的重要性,未能完全適應素質教育改革的節奏。在教學活動中,幼師仍繼續關注文化課程,花更多的時間幫助學生去學習知識,幼兒的課外活動和自由玩耍的機會很少,游戲教育價值失去意義,使得寓教于樂變得形式化。
3.2 幼兒教育小學化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很多家長都把"不輸與起跑線"作為首要任務。為滿足家長之心,改善生源,一些幼兒園過早引入小學教育,而非各種游戲,父母看到孩子們所學到的東西,增強了他們對幼兒園的信任,雖然幼兒在短期內有明顯改善,但它直接影響到幼兒的發展。所以,幼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進行各種活動,從而提高幼兒的能力,例如手工課,雖然看起來對幼兒的未來影響不大,但卻是提高幼兒動手能力、創造力、手、眼睛協調能力的重要途徑[2]。幼兒園教育是小學化,雖然可以讓幼兒在上小學之前掌握小學知識,但長此以往幼兒會對學習知識喪失興趣,進而導致幼兒厭煩上學。
4 寓教于樂教學理念在幼兒教育中的運用策略
4.1 為孩子設置科學的學習內容
幼兒的全面發展取決于教育內容,如果幼兒教育仍然傾向于小學教育,那么幼兒的全面發展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導致幼兒難以在游戲和娛樂中學習成長,導致幼兒失去了快樂的童年,還因為這種方式會不經意間引起了幼兒的厭煩學習的情緒,這對幼兒的成長十分不利。因此,為了保證幼兒教育的正常和科學的開展,最重要的是讓幼師在寓教于樂的理念下進行設置課下的教學內容。第一,內容設計應將德育與心理教育結合起來,讓幼兒在學習相關的、非常簡單的故事和內容的同時,進行道德教育,培養幼兒良好的品質;第二,幼兒教育與游戲相結合。因此,幼兒教育與德、智、體、美、勞相結合,通過游戲培養幼兒健康的心理狀態,保證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4.2 契合幼兒年齡,分階段推進游戲課程化
幼兒幼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考慮幼兒的年齡、心理等因素,才能在不同階段開展游戲教學,進而做到寓教于樂的教學目的。例如,對小班的孩子來說,在游戲教學過程中,要讓幼兒掌握走、爬、跑等基本運動技能;對于中班的孩子,要交互幼兒在游戲過程中保持情緒穩定,使得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游戲過程,增強幼兒與他人交往的能力,了解游戲規則,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對于大班的孩子,可以在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為幼兒進行小學學習奠定基礎,幫助幼兒通過游戲來解決人與人之間的糾紛,學習和掌握不同的游戲方法等。分階段推進游戲課程化不僅符合幼兒各個階段的成長規律和特點,對促進幼兒的成長有積極的作用,還可以使得寓教于樂教學理念在幼兒教育中落到實處[3]。
4.3 將表演加入教學
表演和模仿可以促進幼兒的人際交往能力和形成良好的品質。表演也是幼兒喜歡的一種活動方式,用這樣的教學方式還能夠讓孩子們對學習產生極大的興趣,使得寓教于樂教學理念在幼兒教育中落到實處。幼師可以將表演和模仿也加入教學方式中,讓幼兒在解放天性的同時接受新的知識點,隨著幼兒在釋放天性的同時,還能夠讓幼兒心理得到滿足,讓幼兒對學習充滿興趣,鍛煉幼兒的表達能力。例如,幼師可以給幼兒設置一個場景,讓幼兒發揮想象力,想象故事人物在面對這樣的場景是個什么樣的反應,比如依據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進行創設學習情境,讓幼兒分別扮演小蝌蚪,小鴨子,大金魚,大烏龜,青蛙媽媽。幼師將故事大概講解給幼兒聽,然后將臺詞分配給幼兒,表達臺詞時的情景和神態可以讓幼兒自由發揮,這樣在增強幼兒的故事理解的能力的同時還能夠提高幼兒的表達能力。讓幼兒對母愛和父愛有一個自己的理解,加深幼兒和父母之間的聯系。幼師還可以編一些關于友情的故事情景,讓幼兒進行表演,也讓幼兒理解友情的可貴,讓幼兒更加珍視小朋友之間的感情,促使幼兒感情更加地豐富。在上述例子中,將表演融入幼兒園教學中,對于幼兒的創造能力的培養和發展都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時也做得了寓教于樂的目的。8DD84D73-2BDB-48B8-B807-3702E6B19B71
4.4 將交通安全知識加入教學
運用游戲的方式進行交通安全教學能夠大大提高幼兒對新知識的接受度,能夠讓幼兒對安全意識有著明確的認知,讓"紅燈停,綠燈行"的口訣牢記于心。幼師要想讓幼兒積極參與到游戲活動中,活躍課堂學習氛圍,讓幼兒在游戲中得到領悟,做到寓教于樂的教學目的,幼兒幼師可以帶領幼兒在學校操場上模擬在斑馬線上應該怎么走,這些指示燈牌都代表了什么意思,幼師可以準備紅色卡片,綠色卡片,黃色卡片,讓學生們依據“紅燈停,綠燈行,黃燈等一等”的口訣過斑馬線,卡紙可以由幼師進行展示[4]。除此之外,幼兒園幼師可以搜集一些安全知識的卡片,教會幼兒認識這些常見的安全標志,并讓幼兒進行有獎競猜,看看哪一位幼兒猜對的最多,可以適當地對表現優異的幼兒進行獎勵,讓幼兒以游戲的形式慢慢地了解到這些安全知識和交通知識,來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自我保護意識,讓學生們在獨處的時候能夠為自己的安全做一份保障。
4.5 結合音樂教學,促進幼兒審美能力發展
開展音樂活動,可以有效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充分激活幼兒的審美想象力和創造力。在幼兒的音樂學習活動中,閱讀繪本是一種非常有創意的音樂輔助方式,可以鼓勵幼兒主動、自覺地參與到音樂的世界中,同時也是進行寓教于樂的重要途徑。由于繪本閱讀和音樂活動具有藝術性和敘事性的特點,兩者的結合是培養幼兒審美能力的法寶。一是通過繪本閱讀與音樂活動相結合,發展幼兒的情感,提高幼兒的音樂審美和藝術形象。繪本對幼兒來說非常有吸引力,可以幫助幼兒理解音樂作品的情感表達,擴大音樂教學的審美影響。例如在教學《我媽媽》繪本中的閱讀材料時,幼兒幼師可以借用《世上只有媽媽好》這首歌,首先讓幼兒分析繪本中的圖畫是關于母親的,以及它是如何表達情感的,并鼓勵幼兒分享自己與母親的日常生活。然后幼師可以設計"世上只有媽媽好"的歌唱活動,讓幼兒在歌曲中回憶自己與母親之間的美好瞬間,提高對歌曲情感的理解能力。二是繪本與音樂故事相結合,可以增加音樂教學的趣味性。幼師可以先講繪本《海的女兒》,為了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繪本中的故事,幼師可以為學生呈現音樂劇《美人魚的歌》,讓幼兒記住繪本中的故事,通過學習歌曲,順利進入美人魚世界的過程,使得在寓教于樂的過程中提升幼兒的審美能力,從而為促進幼兒的發展奠定基礎。
4.6 在科學領域教學活動中融合信息技術
在學前教育中,科學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教育教學內容,信息技術的利用可以有效地促進幼兒科學實踐能力的發展,幼師也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來讓孩子理解枯燥、難懂、具體的科學內容,通過有趣的圖像、生動的人物和優美的旋律音樂,使其直觀學習科學知識,充分調動參加科學課程的幼兒多感官感受,促進科學教育教學實踐活動有效性,提高幼兒的學習能力,加強知識積累,促進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和實踐技能的提升。例如,幼師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在幼兒園的科學教育活動中播放相關視頻和圖像,在教學前將要學習的文本和動畫形象放在電子板上,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利用信息技術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在寓教于樂過程中掌握有關的科學基本原理,進而鼓勵幼兒積極學習,同時,培養幼兒的創新思維和實踐技能,以支持幼兒未來的學習和發展,從而使得幼兒教育質量在寓教于樂教學理念下進行提升。
4.7 選擇科學合理的實驗方式
物理小實驗不是讓幼兒自己去探索的,一些最重要和復雜的任務仍然需要幼師的幫助,幼師要了解幼兒的個體差異性,針對不同的幼兒采取不同的培養方法,以達到全班幼兒的全面成長和進步。首先在實驗之前幼師可以先講解實驗要點,然后進行物理小實驗,很多人可能認為這樣不能有效激發幼兒的探索精神,但總的來說,可以有效地促進幼兒全面進步。這種方法更適合幼兒園的孩子和剛開始學物理小實驗的孩子,幼師先將知識點告知幼兒,然后通過實際行動進行驗證,幫助幼兒理解知識點,激發幼兒二次實驗的興趣。其次幼師可以先引導幼兒觀察,然后組織無論小實驗。在物理小實驗教學中,觀察教學法較為常見,可以調動幼兒的眼、鼻、口、耳等感官,可以直接幫助幼兒識別物體,改善多種感官動作,培養幼兒的發散思維,在一定程度上豐富幼兒的物理經驗[5]。同時,在實驗過程中,幼師還要引導幼兒進行有效觀察,為進一步的體驗式學習鋪平道路,幫助幼兒吸收知識的難點。例如,在小型有線電話實驗中,幼師可以先取出兩個紙杯,在底部打小孔,用棉線穿過小孔打結,在幼師演示完之后,可以組織幼兒自行進行無論小實驗,幼師要觀察在一過程中幼兒遇到的問題并積極解決問題,以加深幼兒對物理原理的理解,進而提升幼兒的學習能力,使得寓教于樂教學理念在幼兒教育中落到實處。
4.8 把握好課外活動課堂節奏,培養幼兒認知能力
由于幼兒與生俱來就比較活潑好動,不喜歡局限,相對于傳統的聽寫教學,課外活動對幼兒的吸引力更大。幼兒教師在教育過程中,要注重把握課堂課外活動節奏,開發幼兒手腦技能,促進幼兒全面發展。舉例來說,在講解海洋知識的時候,幼師可以安排幼兒參觀水族館,幼兒教師可以在活動中加入一些動手項目,讓幼兒與家長一起制作帽子,帽子可以是幼兒最喜愛的海洋動物形狀,然后,讓幼兒戴上帽子參觀水族館。結束時,幼師可讓幼兒投票選出最好看的帽子,并給予幼兒相應的獎勵,通過這種寓教于樂的教學模式不僅能豐富幼兒的海洋知識,而且能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
4.9 應用幽默、有藝術性的語言,活躍課堂氛圍
在教學過程中,幼師的言辭、行為、觀點等都會影響到幼兒,并給學生幼兒留下深刻印象,因此,幼師應注重言談舉止,運用幽默和藝術語言,積極引導課堂氣氛,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學齡前兒童語言能力有限,幼師要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和性格,運用幼兒能夠接受和理解的語言以貼近幼兒生活的實例和話題來進行教學,從而引起幼兒的注意,使幼兒對抽象、復雜的問題進行具體化和描述,同時也可以引導幼兒用身邊的用具進行動手操作。幼師在進行實際動手操作教學過程中,幼師要多加體貼,表揚表現優異的幼兒,對動手操作能力不強的幼兒進行鼓勵,并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幼兒教育,對幼兒進行有效教學。特別是對比較頑皮的幼兒,幼師應明確自己的立場,與幼兒進行交流,不要用過激的語言來刺激他們。幼師在幼兒教育過程中,可以通過幽默、藝術的語言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讓幼兒更積極地參與其中,加強師生間的互動,縮短師生間的距離,提高幼兒教育質量。
5 結語
幼兒教師應以寓教于樂的方式進行幼兒教育,充分利用各種游戲資源,為幼兒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同時,幼兒教師還應運用幽默的教學語言,使寓教于樂的教學模式真正融入幼兒教育,提高幼兒學習興趣,積極課堂氣氛,使幼兒在玩中學習,使得幼兒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率。
參考文獻:
[1] 王翠芬.論寓教于樂教學理念在幼兒教育中的運用研究[J].學周刊,2021(31):173-174.
[2] 唐晨靜.論寓教于樂教學理念在幼兒教育中的運用探究實踐[J].當代家庭教育,2020(15):57.
[3] 陳雪蓮.淺談寓教于樂教育理念在幼兒教育中的運用[J].新課程(上),2017(12):50.
[4] 楊溢.淺析“寓教于樂”教學理念在幼兒教育教學中的具體運用[J].教育實踐與研究(C),2015(11):40-41.
[5] 潘妍伶.論寓教于樂教學理念在幼兒教育中的運用[J].學周刊,2012(25):206.
作者簡介:
張倩倩:(1989.08—),女,漢族,本科學歷,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幼兒教學。8DD84D73-2BDB-48B8-B807-3702E6B19B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