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冉
摘要:扎實做好“雙減”工作,是加快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首要任務和當務之急。“雙減”政策的持續推進,必然將學生從枯燥的重復性學習向高效率、高質量的主動化學習方向轉型。在減輕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過程中,需要引入“互聯網+教育”來切實保障學生學習過程中有名師相伴,保質保量地完成學習任務。本文立足“雙減”背景,以小學教育班主任視角對“互聯網+教育”的開展現狀展開研究,并重點分析小學教育在“互聯網+”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據此制定針對性的解決對策,以期為更多語文教師更好地借助互聯網展開小學教育提供參考。
關鍵詞:“互聯網+教育”;“雙減”;交互學習;小學教育
一、前言
1.研究背景
“雙減”得到全社會的高度關注,其順利實施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降低學習負擔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受傳統觀教育模式的影響,家長對于“雙減”的了解不夠深入,也難以在短期內適應這一政策,擔心學生學習時間規劃的變化影響其學習質量?;诖吮尘?,有必要進行現有教學模式的優化,以確保在減輕學生學習負擔的同時,提高教學效果。
2.研究目的
本文對“雙減”政策背景下的小學教育“互聯網+”教育展開深入研究,分析“雙減”背景下當前小學教育“互聯網+”教育存在的問題,并探索可行的解決對策。通過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對雙減政策背景下的教育模式優化提供新的解決方案,同時引入混合式教學的思想,有助于為一線教師分散教學壓力、提高小學教育的效率。
3.研究意義
現實意義:在“雙減”政策實施以來,教育部對義務教育階段減輕學生學習負擔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在對學生減負的同時,就必須通過提高教學效率的方式來強化教學質量,從而達到“減負與增效”的教學目標。混合式教學在傳統教學的基礎上,引入更為豐富的信息傳播渠道,有助于解決非信息化課堂信息承載量低的問題,從而大幅延拓知識的覆蓋范圍,有助于啟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知識的接觸面,對于提高教學效果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
二、“雙減”背景下的混合式教學理論概述
1.“雙減”政策及其教學訴求
雙減背景下,對教師提出以下兩方面的要求:
首先,教師要積極推進課程改革工作?!半p減”政策要求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勢必要求教師通過課程改革提高教學效率,才能避免教學效果下滑的問題。這就需要教師進一步整合現有教學資源,借助信息化技術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來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學習服務。
第二,在現有課堂教學的基礎上,教師還需要進一步延拓課后服務渠道,積極實現課后服務升級,從而針對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提供個性化、針對性的課程輔導,從而確保學有余力的學生有專業教師的輔導,從而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對于促進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和全面發展都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2.互聯網+教育的優勢
立足于互聯網技術的高效性、高信息承載能力等優點,互聯網+教育充分釋放了學習者的綜合學習潛力,對于促進學習者的個性化發展起到出其不意的作用。綜合而言,互聯網+教育表現出以下優勢:
第一,互聯網+教育對于促進交互式學習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在開展教育的過程中,教師通過互聯網平臺介入“教與學”的活動之中,而這一活動師生關系也隨之發生變化,教師不再是知識權威,而是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引導者,幫助學生整合學習資源、明確學習方向。同時,借助互聯網平臺,教師與學生的交流溝通也更加順暢,形成學生學習交流圈的重要參與者。這就使得教與學的過程,成為學生與教師交流與溝通的過程,對于學生更好的領悟知識、開發思維具有積極意義。
第二,互聯網+教育對于實現信息承載與傳遞的技術具有積極作用。傳統的課堂上,教師與學生普遍借助教材和黑板完成信息的傳遞,教師講授知識,而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主要為教師的口頭講授,這種信息傳遞效率明顯低于動畫、視頻等形式。借助互聯網+教育模式,即可實現高密度的信息傳遞,從而讓學生接受更多的信息內容,對于發散學生思維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三、“雙減”政策背景下“互聯網+”教育存在的問題及歸因
1.“互聯網+”教育存在的問題的集中表現
(1)學校、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認識不到位
(2)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設計能力不足
四、小學教育“互聯網+”教育的解決對策
1.學校加強對互聯網+教育的支持力度
(1)加強教師的互聯網+教育培訓管理
“雙減”背景下,教育界對學校教育“減負增效”的要求不斷提高。在此背景下,學校也應當積極響應國家的“雙減”政策,積極提高互聯網+教育的培訓支持力度。對此,學校可以豐富教師的互聯網+教育培訓模式,同時加強教師互聯網+教育培訓管理,并建立教師互聯網+教育技能考核體系,監督學校積極投入互聯網+教育技能的學習。
2.教師掌握扎實的互聯網+教育技術
“雙減”背景下,借助“互聯網+教育”實現高效率、高質量的教育,是達到教學“減負增效”的可行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需要積極利用“互聯網+”的技術與應用模式,打造富有智慧的學習環境,對此,筆者提出以下建議。
(1)扭轉對互聯網+教育的認知
教師應當積極扭轉對互聯網+教育的認知,充分認識到“雙減”背景下的互聯網+教育的重要性,并主動學習互聯網+教育的專項技能,最終提高互聯網+教育技術的應用能力,并積極在教學中實踐互聯網+教育模式,豐富互聯網+教育經驗。
總結:
“雙減”政策要落到實處,教師要從不斷發展的在線教育模式中學習,將先進的理念融入到自身教學中,不斷變革教學模式和方法,才可能在“雙減”政策背景下真正完成“減負增效”的教學目標。學校方面也要積極樹立正確的激勵政策,引導教師積極掌握“互聯網+教育”專業技能,并做好互聯網+教育的軟硬件支持工作,為教師提供適合的互聯網+教育實踐環境。家庭方面也需要主動進行孩子運用互聯網+教育系統開展學習過程的監督,切實在“雙減”的政策背景下,讓學生減輕學習負擔,同時保證學習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