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為切實有效地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全面提升學生的英語認知能力,更好地增強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教師要注重把握好課程思政的原則,積極有效地優化閱讀教學路徑,更好地提升英語閱讀教學質量,全面促進學生的成長發展。
關鍵詞:課程思政;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實施路徑
作者簡介:楊九如,云南省大理市下關第三中學。
課程思政視域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是指在課程育人理念的引領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以閱讀語篇解讀為本,通過教、學、評一體化的教學活動,帶領學生由表及里,深入挖掘語篇的育人內涵與價值,在語篇解讀過程中實現對學生的知識傳授,能力培養與價值引領,從而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這一實踐活動過程。高中英語閱讀材料中蘊含著豐富的思政教育內容,作為英語教學的主要引導者,教師要注重全面把握好英語學科的特征,科學全面地挖掘其中蘊含的思政元素,在引導學生明確閱讀技能、提升閱讀素養的基礎上,卓有成效地夯實、優化學生的英語素養以及認知水平,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展。
一、課程思政理念與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結合的現實價值
在高中英語教育教學過程中,閱讀教學是重要的內容。為切實有效地增強學生的英語閱讀素養,更好地保障學生的英語學習質量,教師要把握好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全面變革、創新英語教學模式,更好地提升、優化學生的英語素養以及認知水平。特別是在課程思政理念的科學指導下,教師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要注重全面革新教學理念,積極引導學生深入挖掘閱讀材料中的思政元素,更好地增強學生的思想認知。實踐證明,課程思政與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深入結合,具有重要的現實價值。一方面,依托課程思政理念,能夠全面提升學生的思政素養。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著力提升學生的英語技能以及認知水平,更要注重全面優化學生的英語素養以及思政認知。教師通過閱讀引導,積極帶領學生來研判、分析閱讀材料,這樣不僅能夠擴大學生的閱讀視野,也能夠更好地提升學生的知識素養。另一方面,依托課程思政理念,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帶領學生共同分析閱讀材料,這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而且能夠促進學生其他英語能力的提升。總而言之,在課程思政理念的科學指導下,教師要注重變革以及創新英語閱讀教學模式,要卓有成效地提升、優化學生的英語認知,更好地帶領學生開展閱讀分析,全面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
二、課程思政視域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實施路徑
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為切實有效地增強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也為了全面促進學生英語技能的提升與優化,教師要注重把握好課程思政理念,切實有效地創新以及變革英語閱讀方式。可以說,課程思政理念為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提供了清晰的發展思路。教師要注重充分全面地發揮好教學引導者的作用,積極創新英語閱讀教學的方法和思路,切實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英語素養以及整體認知水平,全方位促進學生的成長發展。
(一)深入全面地挖掘教材內容
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課程思政理念能夠為英語教學提供精細化引導,能夠為學生提供科學化的學習思路。教師要注重創新以及變革英語教學模式,積極提升英語閱讀教學的整體質量,更好地增強學生的英語素養以及認知水平,全面保障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英語教材中蘊含著豐富的思政元素,教師要注重深入精準地挖掘這些思政元素,將其整合起來,巧妙滲透運用到英語閱讀教學中,從而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質量。一方面,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深入全面地挖掘教材內容,從不同角度和領域來分析中西方文化的特色,這樣學生理解英語知識會更加全面和深刻。為此,教師要注重積極融入豐富的文化元素,積極利用好教材中蘊含著的文化理念,引導與鼓勵學生科學全面地辨析中西方文化之間的差異,繼而更好地提升自身的英語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為切實全面地提升學生的思政認知能力,教師除充分注重教材內容外,更要注重科學全面地進行英語閱讀的拓展和延伸,引導與鼓勵學生利用好豐富的英語素材,積極拓展相關的英語閱讀內容,在全面增強自身的文化視野基礎上,更進一步地實施英語教學。英語閱讀材料中包含著豐富的社交禮儀、飲食文化等內容,教師在英語閱讀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充分全面地辨析,從自身文化視角出發來予以認知。考慮到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部分高中學生可能存在“崇洋媚外”的不良思想,單純地認為“外來和尚會念經”,外國的文化才是高級的,教師可以在英語閱讀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正確認知中西方文化之間的差異,積極提升學生的文化自信。
(二)引導學生自主進行英語閱讀
教師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要注重科學全面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積極引導學生成為閱讀的主人。學生才是英語閱讀主體,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中,要把握好課程思政理念,積極有效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全面鼓勵與引導學生進行深入高效的學習。通過自主學習,學生能夠自主發現感興趣的閱讀材料,也能夠深入精準地理解閱讀材料中蘊含的思想感情。教師要為學生創設優良的閱讀環境和空間,要引導學生帶著明確的任務或者問題開展閱讀實踐。一方面,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學生置于中心位置,要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深入高效的學習,要培育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學生是英語學習的主體,教師在給予學生科學且明確的教學引導的同時,也要注重引導學生掌握高效的閱讀方法,確保學生以清晰的閱讀思路來進行高效閱讀。特別是教師在設計閱讀任務時,除設計一些英語技能型任務外,更要巧妙設計一些文化探索類任務,鼓勵與指導學生全身心投入閱讀實踐中,更好地優化自身的閱讀素養。另一方面,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有效地貫徹落實課程思政理念,教師要注重巧妙設計一些課外閱讀任務。在閱讀教學中,僅僅依托教材內容,或者依托考試中的閱讀材料是遠遠不夠的。教師要注重結合學生的閱讀素養以及實踐能力,積極為學生布置多元化的課外閱讀任務,鼓勵與指導學生結合自身的興趣愛好來開展深入的自主閱讀。當然,為了保障學生自主閱讀的實效,教師在引導學生高效閱讀的同時,也要指導學生做好及時的閱讀反饋。學生的閱讀反饋,可以是寫作的方式,也可以是課堂演講的方式。無論采用哪一種方式,教師都要注重肯定學生的優勢,都要注重挖掘學生的長處,多給予學生肯定,更好地增強學生的閱讀素養。作為閱讀學習的主體,學生在進行課外閱讀的過程中,不僅能夠有效及時地檢驗自身的學習成效,也能夠更好地拓展自身的英語認知視野,全面提升自身的英語學習質量。
(三)實現課上課下的充分結合
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為卓有成效地保障英語閱讀教學質量,更好地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教師要注重將課上課下等充分結合起來,為學生創設廣泛而全面地課堂學習情境,系統地提升學生的英語素養以及學習能力。一方面,在課程思政理念的科學指導下,教師要引導學生深入全面地進行自主學習。教師可以在課前為學生布置一定的閱讀任務,鼓勵他們提前熟悉閱讀材料。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對于閱讀材料的學習領會能力有所提升,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他們能夠主動積極地參與到英語閱讀教學中。當然,在課前預習任務的布置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把握好學生的英語素養差異以及閱讀能力高低等,為學生科學設計精準的閱讀任務,以此來更好地增強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全面保障學生的閱讀實效。另一方面,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學生置于課堂的中心位置,要全面加強與學生的互動與溝通,把握學生的實際學情,了解學生的閱讀素養,為學生提供精細化的教學引導,確保學生能夠真正實現成長與進步。對于教師而言,全面加強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有利于全面優化教學設計,更好地提升教學的針對性。在課外,教師也應該注重加強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把握學生的發展方向,為學生提供精細化的教學規劃。在課后,教師應該從學生的心理、情感等方面出發,為學生布置具有探究性、趣味性的實踐活動,如英語辯論賽、演講比賽、閱讀比賽等;同時教師還要將時事政治與英語教學相結合,為學生傳達重要的方針政策以及法律法規等,這樣英語教學和思政教育的融合度就會更高。總而言之,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課上課下的深入融合,既能夠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元的閱讀場景,也能夠系統全面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還能夠保障思政育人工作的科學實施。
(四)把握教育契機,注重情感引導
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是課程思政的重要實施力量,學生則是重要的參與主體。為深入全面地將思政教育與閱讀教學結合起來,教師要注重把握好教育契機,積極為學生提供科學全面的情感引導,更好地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在課程思政理念的指導下,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注重思政元素的挖掘以及利用,要注重思政教育氛圍的科學創設。在課程思政的過程中,教師要結合閱讀教學內容來把握好關鍵性的教育契機,以此來真正提升教學質量。比如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閱讀文章的特色以及風格,引導學生通過深讀、精讀等來有效把握好文章中蘊含著的充沛情感。當學生對文章情感有所認知后,教師可以指導他們通過課堂分享的方式來進行探討。為了提升學生的英語素養以及閱讀能力,教師要求學生在朗讀、表達的過程中,要全程使用英語,要在朗讀過程中把握好句子的感情色彩。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實施科學全面的思政教育,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以及表達能力。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科學全面的情感引導。高中學生的情緒管理能力是明顯不足的,他們在學習成長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不同的困難或者問題。尤其是在學習方面,部分高中學生可能缺乏興趣,或者難以在短時間內提升自身的學習成績,繼而出現自卑等不良情緒。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故事主人公的奮斗經歷等來引導學生,積極培育學生積極正向的情感。當然,在教學中,教師應發揮好重要的引導表率的作用。比如,教師在朗讀的過程中,要飽含充沛的感情,以此來更好地感染和啟發學生。
(五)著力提升教師的思政意識
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是重要的教學引導者。若教師自身缺乏科學的德育認知,或者教師的思政素養相對不足,那么自然會影響閱讀教學的深入開展,也難以有效地促進學生的成長發展。為此,學校要注重科學全面地貫徹科學的思政教育理念,要將思政教育擺在重要的位置,積極實現思政教育與學科教學的融合。只有學校從整體發展層面出發,科學精準地安排思政教育工作,才能夠促使廣大英語教師積極結合學科特色來做好思政教育工作。與此同時,廣大英語教師應該注重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不斷提升自身的思政認知,更好地優化自身的思政素養,全面提升自身能力。比如,英語教師要注重積極創新以及變革英語教學方式方法,要全面改進閱讀教學模式,積極做好精細化備課等工作,切實有效地利用好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真正有效地將閱讀教學與思政教育充分結合起來,全面提升學生的思政素養以及整體能力。
三、結語
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課程思政理念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為了更好地提升閱讀教學質量,教師要注重全面挖掘閱讀文本中的思政元素,積極創設科學的思政教育環境,更好地提升學生的思政素養,全面優化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李晨,丁瑩.大學英語課程思政可行性分析及其實施路徑[J].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6):40-43.
[2]王艷麗.基于課程思政理念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與實施[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9(22):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