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秋梅
摘要:數學作為一門抽象且邏輯性較強的重要學科,學生在進行學習時很難對其中的知識進行真正地掌握。而小學階段恰好是學生剛剛接觸和學習數學的初始階段,在此階段中,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核心素養有利于學生從學習中真正地滲透數學知識的要點。基于此,本文詳細分析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核心素養培育的實踐路徑。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核心素養;實踐路徑
引言
在如今的小學數學教學中,以往的傳統講授方式已逐漸轉換為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以及綜合素養的提升。因此在數學學科授課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積極地挖掘和創新現下的教學模式,將知識理論和實踐操作相結合,促使學生的知識面得到拓展,進而調動學生的自主性和參與性,讓學生的學習欲望和學習樂趣能夠有效地激發,為學生日后的學習道路與發展奠定了良好且堅實的基礎。
1核心素養的概念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和教育事業在新時代背景下不斷地發展,現階段教育已經從只注重成績的應試教育逐漸轉變為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素質教育,并且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深層發展也越來越重視和關注。核心素養是學生學習道路以及其未來發展必不可缺少的必備品格和重要能力,尤其是在小學數學學科中。數學核心素養可以有效幫助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得到提升,進而讓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夠在核心素養的培養過程中得到良好的激發,促使學生學會利用數學思維解決實際的生活問題,進而讓其數學解決問題能力在此基礎上有效地提升,進一步為開展小學數學教學高效課堂提供堅實且有力的保障基礎。
2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核心素養培育的實踐路徑
2.1引導學生從實際的情況中思考問題
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大多以教材內容為背景,進行理論知識的傳授,這樣的教學模式很容易導致學生對數學思維的認知不夠全面。而在核心素養的視角下開展數學教學,則是以提高小學生數學知識的運用能力為基礎,使學生能夠擁有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種基于核心素養視角下開展的教學,教師往往需要將學生放置到課堂的主體中,并引導學生從實際的生活中進行思考,而不單單是在課堂中進行講解和分析。這樣的教學模式更符合現代核心素質教育多元化的需求,同時也解決了傳統教育中為解決問題而創設問題的困擾,從而既方便數學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學習,還有助于小學生領悟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學習《三角形的認識》時,其實大多數小學生對三角形都具有一定的認知,但是他們所謂的認知是較籠統的。對于他們而言,三角形無非就是具有三個邊和三個角的圖形。為了使小學生能夠清晰地掌握三角形的基本特征與特點,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學習與生活中通過實踐、操作以及觀察,理解三角形具備的概念和特性。比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讓學生觀察平時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存在三角形的身影呢?那三角形又有什么特征呢?通過學生的觀察,他們不難發現,自行車、屋頂、橋梁等地方都有三角形,隨后教師再引導學生思考三角形的特征,學生便可以迅速發現三角形具有的穩定性。這種在基于核心素養視角下開展的數學教學,不同于傳統的理論與講授相結合的教學,教師能夠從實際的情況中引導學生思考問題、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這有助于學生更立體化地吸收三角形的知識,很大程度提高了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
2.2豐富課堂教學形式
在實際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識、技能等,為學生創建符合他們學習特點的教學方式,打造輕松愉快的數學課堂,重視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使他們真正體會到課堂中的自我價值,提高他們的學習信心。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實際上也是教師對教學活動的革新,使小學生對學習活動不斷產生新鮮感,在不知不覺中樹立良好的創新意識和能力。例如,在開展“平移和旋轉”的教學活動中,教師給學生創設游樂園的教學情境,使學生通過自己豐富的想象力,想象小火車、旋轉木馬等游樂項目,以此體會旋轉與平移的運動形式,對本節課的知識有更加深刻的掌握。教師可以在講解運算知識時運用情境教學,將學生代入試題當中,比如題目是“雞兔同籠,一共有頭十五個,腳四十六只,那雞兔各有多少只?”。組織學生挑選自己喜歡的動物扮演,教師發出指令,所有兔子抬起兩只腳,這時兔子和雞在地上的腳數就相同了。之后教師再問他們少了幾只腳。利用這種情境教學方式,可以更好地激發小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并且在教學活動中通過多媒體設備,給學生播放形象生動的動畫,使他們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這些都是教學創新的方式,可以使學生對課堂教學不斷產生新鮮感,吸引他們更加積極地投入學習中。
2.3樹立空間觀念,豐富形象思維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總目標提出:“讓學生通過經歷探究物體與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系和變換的過程,掌握空間與圖形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并能解決簡單的問題。”空間觀念作為數學核心素養中的重要內容,是培養學生空間想象力的基礎。而空間觀念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的過程,需要教師能立足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認知規律,通過培養學生對前、后、左、右、上、下、大、小的認識,最終轉移到對幾何知識的認識上。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嘗試引導學生從多角度的去觀察相應的幾何圖形,從而有效強化他們的空間知覺,進而為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奠定扎實的基礎。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展示一個不規則物體的三視圖,引導學生通過對正面、側面以及頂部等不同方位,記錄下觀察到的正方體數字,通過引導學生合作交流,自主抽象猜想,最終確定該不規則物體是由多少個正方體組成的。所以,在平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構建相應的教學情境,有針對性、計劃性的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全方位去觀察幾何圖形,了解和掌握實物與平面圖形之間的轉換關系,從而幫助其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對小學生今后的學習發展至關重要。因此,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充分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創設情境,有計劃、有目的地帶領學生探析數學奧秘,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和意識觀念,幫助他們形成應對未來發展應具備的品格和能力,助力他們全面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龔衛權.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實踐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52):165.
[2]杜桂云.核心素養引領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策略研究[J].數學大世界(中旬),2019(12):19+18.
[3]呂文玉.探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培養[J].新課程(上),2019(1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