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恒
摘 要:如今現存的小學教育學科當中,信息技術學科的重要性逐漸凸顯出來,通過信息學科的教學,可以讓學生初步掌握信息技術的應用基本能力、可以讓學生擁有一個基礎的信息思維,同學信息技術課程本身所具有的一些特性也符合小學學生年齡段的心理特征,通過實踐和大量的理論基礎研究,對小學的信息技術教學過程進行研究和探索,創新小學信息技術學科教學的新策略以及新方法。
關鍵詞: 創新;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策略;教學方法
引言
隨著課程指導的要求,如今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課程的改革路程越走越遠,在如今信息技術高度普及的當下,落實小學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推動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模式的新發展、新創新,能夠推動小學生對于信息技術的基本掌握,適應時代和社會發展的需求。同時,學習基礎如今已經成為了小學教學科目當中的基本科目之一,成為了學生們的必修課,但是因為其獨特的特點,很難利用某一方面的成績界定教學質量,所以說如何落實好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幫助學生初步掌握信息技術內容和基本操作,提高教學質量是如今推動小學信息技術課程開展創新和探究新教學策略的重要目標。
一、學生信息思維的培養
對于小學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工作來說,讓學生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應用操作和實際應用能力是最基本的表象,對于小學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來說,更重要的是在小學階段幫助學生培養起一定的信息思維,信息思維即是通過利用整合資源、整合數據,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思維模式,這種思維模式極有助于學生解決日常當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也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投入到學習生活當中,但是在傳統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過程當中,卻忽略了學生信息思維的培養,只注重對于學生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論的學習,所以想要推動小學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創新,首先就要把培養學生信息思維的教學觀念融入到教學過程當中。
比如,在三年級上冊第四課《Windows XP窗口操作》的教學中,該節課的重點教學內容是讓學生了解計算機桌面上的各個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的功能,讓學生學習在計算機的各個窗口當中操作的基本方法,雖然該節課程當中的基本知識和理論能力較為基礎,屬于基本應用型內容,但是在該章節課程當中也可以融合對學生信息思維培養的教學方式,比如讓學生在對窗口的基本操作進行學習與實踐時,通過整合部分內容數據,然后找到不同的窗口操作界面,通過對自身所需求的功能的尋找來應用不同的功能解決問題,這種過程和模式就是幫助學生培養起信息思維的過程與方式,還可以以實踐的問題解決過程完成對于所學理論知識的檢驗,加深學生對該章節學習知識的印象,更好的幫助學生完成內容的學習。
二、理論與實踐的融合教學
推進小學信息技術學科深入發展的一個方面,是要把課堂當中理論知識的教學與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進行融合,讓學生在實踐當中學習,通過實踐驗證學習所得,夯實學生的學習基礎,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最終完成學習到應用的全過程,這種教學方式既符合如今時代發展的要求,也符合如今時代對于人才應用創新型能力的需求,所以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過程當中,開展創新的一個重要方法則是推動理論與實踐的融合教學過程。
比如,在對三年級下冊第五課《我是小畫家》的學習中,該章節的內容需要讓學生初步進行鼠標操作的學習,為計算機的應用和實際操作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所以該章節的主要教學內容放在對于學生操作鼠標能力的培養和掌握當中,所以該章節的主要教學過程要以實踐為主,理論教學為輔助,推動學生技能水平的提高??梢宰寣W生打開電腦工具當中的繪畫工具,利用鼠標繪畫一幅五星紅旗,既讓學生在繪畫過程當中以實踐行為推動基本技能水平的提高,也可以在繪畫五星紅旗的過程當中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德育教育融合到教學過程當中,可以說是一舉多得,由此可干推動理論與實踐進行融合的教學過程并非是枯燥,呆板,一成不變的,是需要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教師通過立足于課本當中的基礎內容對課堂進行發散和拓展,已完成對學生多方面能力的培養和提高,以此推動小學信息技術學科的創新發展。
三、富有趣味性因素的教學方式的探索
學生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當中展現出的學習狀態和學習心理都是以好奇探索的心理為主要方面,所以就要立足于學生的這種學習心理,在課堂當中尋找更多有趣味性因素的教學方式,通過這些好玩有趣的趣味方式的教學內容推動課程的整體發展,讓學生在滿足自身好奇心的前提下完成對課程內容的學習,而且還可以讓學生逐漸提高對于信息技術學科的學習熱情,推動小學科目當中的信息技術學科更好的在小學科目當中發展。
比如,比如在對三年級下冊第11課《我最喜歡的動畫片》的學習中,讓同學通過自己所掌握的能力和基礎知識,在電腦當中選擇一個自己所喜好的動畫類型進行放映,或者在開始上課之前,教師先播放一首學生做熟悉的音樂,整個操作流程讓學生觀看,通過這種引導式的學習,讓學生自己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在電腦當中放映一段自己喜歡的動畫片,把實踐與學生的喜好相連接,讓更多趣味性的內容融合到教學課程當中,推動小學信息技術學科的縱深發展。
結束語
推動小學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發展,首先要轉變傳統意義當中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模式,把傳統信息教學課堂當中的理論教學中心轉變為實踐與理論相結合、著重培養學生的應用實踐能力為中心,在教學過程當中培養起學生的信息思維,探索一種更富有趣味性的教學方式,符合學生的實際心理完成教學工作,通過多管齊下,形成合力,切實推動小學信息技術學科教學發展,以滿足如今時代對于學生信息技術基本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何穎儀.創新小學信息技術學科教學的策略與方法探討[J].科幻畫報,2022(03):183-184.
[2]崔繼鋒.放飛翅膀? 銳意創新?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方法策略[J].文教資料,2005(21):91-92.C3B2E618-AFB3-4C8F-9A69-326244AE75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