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鴻宇
摘 要:伴隨著新課程改革步伐的持續加快要求,學生要形成更加全面的綜合素質,尤其是良好的身體素質,這與體育教學方面具有密不可分的關聯。當然快樂教學是促使學生形成優良身體素質的核心保障,要是可以在教學當中引入快樂教育理念,不僅能夠強化學生鍛煉身體的積極性與欲望,同時也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基于此,本文重點探究了快樂教育教學理念在小學體育課程中的重要性與實施策略,以供相關人士交流參考。
關鍵詞:快樂體育理念;小學體育;重要性;實施策略
引言
小學作為學生成長發育的核心時期之一,大多數學生具有著活潑好動的特征,對于體育課和活動具有著濃郁的興趣和欲望。但是在實際進行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往往出現沒有鍛煉的基礎,產生協調性不好以及反應不及時等狀況,常常使很多體育教師缺乏一定的耐心,將負面情緒引導給學生,促使學生漸漸對體育學科產生厭惡和排斥的心理。對此教師應當積極的展開反思,展開科學有效的體育教育改革。其中快樂教育理念是教學成效尤為顯著的方法之一,教師應當對其進行密切重視,其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激情與欲望,同時也能夠為學生身體素質的進一步提高提供支持。
一、在小學體育課堂中融入快樂體育教學的意義
(一)有利于促進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
在小學階段體育課程的安排,正是減輕學生學習壓力和負擔,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最佳手段。以往的體育教學并不太被學校重視,這定然會影響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熱情,相反地,把快樂教育理念滲透到課程當中,學生就可以充滿熱情地投入到運動課程教學當中,自主學習的同時進行運動,進而達到體魄與心智的全方位發展。
(二)有利于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
實施體育課程的目標并不是為了應付應試考試,而是讓學生能夠獲得身心的舒緩,能夠在未來主動的展開體育鍛煉。將快樂教育理念融入到課堂當中,能夠讓學生對體育產生一種欲望,基于這種興趣而主動的參與到各類活動當中,激發學生內在的主觀能動性,也能促使學生養成終身體育的意識與能力。
(三)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質
體育課程是對學生性格、身體以及意志的一種磨練,如在進行短跑或者長跑時,需要學生打破自身身體的潛在壓力,以堅強的意志取得勝利。在這個過程中無疑是對學生意志的一種鍛煉。同時,體育課程離不開學生的相互合作,在合作的過程中,學生體會到競爭和友誼,也會逐步養成活潑、開朗的性格。
二、在小學體育課堂中融入快樂體育教學的策略
(一)開展情景教學,舒緩學習負擔
情景教學是一種尤為常見的教學模式,不僅在其他學科當中可以高效的應用,在體育快樂教育模式中也能得到較為顯著的作用。教師可以為學生創造一個優良融洽的教學情景,讓學生在情景當中扮演適當的角色,讓他們能夠身臨其境的沉浸其中,隨后就能夠讓他們根據自己的角色來完成任務,從而促進教學鍛煉目標的進一步達成。
例如,教師在組織學生展開耐力跑的教學當中,就可以創設一個“秋游”的情景,讓學生處于該情景當中,并且按照教師所指出的路線進行秋游,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切實融入到秋游的情景當中。學生在練習中似乎入情入境,身臨其境的融入到情境當中,并在快樂且輕松的氛圍之下完成這次秋游活動,從而完成耐力跑的訓練,學生不僅在潛移默化當中得到鍛煉,還能夠愉悅身心,舒緩自身學習的壓力與負擔[1]。
(二)巧妙組織游戲,調動學生激情
小學生年齡較小,生性活潑好動,因此學習專注度缺乏較為常見,而要想促進課堂教學成效的進一步提升,幫助其養成優良的體育鍛煉習慣,興趣的培養之為關鍵。所以在展開小學體育教學當中,除去要引導學生學習基礎的運動項目之外,還需要選擇學生喜愛的內容踐行快樂教育理念,切實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激情,對于小學生而言最為吸引他們的無疑是游戲,讓學生與教師玩在一起,設置趣味性的游戲,能夠切實吸引其滿懷激情的投入到課堂活動當中。
例如,教師可以設置綜合運動項目的比賽,開展接力短跑比賽,切實帶動學生的禁忌意識,教師通過引導學生接力短跑的技巧,每個學生的好勝心與參與欲望都能夠得到有效帶動并積極的參與到接力短跑比賽當中,學生在短跑當中能夠明白團結合作的重要意義與價值,也能對接力短跑的運動技巧進行清晰與明確。通過快樂游戲的投入,能夠將原本枯燥的體育項目賦予生動性與趣味性,學生能從中收獲快樂和體育鍛煉,自然能夠達到高效學習的目的。
(三)融入小組合作,培養合作意識
體育這門學科既有要求學生獨立練習的項目,又有要求學生雙人或多人協同才能進行的項目,所以老師們必須根據活動內容,合理的去優化教學策略,以培育學生更優秀的品格,所以老師必須要運用快樂教育教學的理念進行合作教育。
例如,教師在教學《籃球》這一教學內容時,為熟悉學生掌握籃球技術的基本狀況,同時老師還可在課堂教學環節加入競賽活動。將班上的學生分成六人一小隊,六人中又分成三人,以開展三對三的競賽。在競賽過程之中,各個隊員間都需要彼此配合與協調,才可以取得競賽的優勝。在這個競技模式之下,學生們參加比賽的積極性會大幅增強,在獲得勝利之后就可以體驗勝利的快樂。而在此競技環節之內,教師可以將學生的比賽情節進行錄制,通過后期的剪輯將一些問題重復的播放可以讓學生切實了解自己在學習當中存在的不足,進而有效改進,促進其學習效率的進一步提高。
(四)提供展示平臺,培養競技精神
小學生的表演欲望尤為的強烈,希望得到其他學生和老師的認可,體育教師應當根據這一心理特征,盡可能的為學生提供更多自我展示的機會,激發其運動欲望與激情。如教師可以定期的召開校園趣味運動會,讓學生能夠滿懷動力的參與其中,并且對表現優良的學生頒發獎章給予鼓勵,提高學生對體育運動的重視程度,培養學生敢爭先,勇爭先的體育精神[2]。
在日常學習中,可以在班級之內展開小范圍的體育比賽,讓學生將自己的訓練成果進行展示,如體育教師可以提前和學生商量,在取得他們同意之后,向其他班級進行約賽籃球賽足球賽、跳繩賽以及短跑賽,只要是平時常接觸的體育項目,都可以讓學生之間展開比試。小范圍內的比試靈活度更高,頻率更加頻繁,有效提高學生們體育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們不怕失敗、堅持不懈、終身訓練的體育精神。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素質教育背景之下,快樂教育理念是提高小學體育課堂教育的有效方式,也能夠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在實際當中,教師應當結合教學內容創設合理的游戲活動,充分發揮快樂體育的作用,大大增強學生對體育課程的感知和體驗,使其感受到學習的快樂感,繼而實現科學、高效課堂的構建。
參考文獻
[1]饒峰. 快樂體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實踐探究[J].? 2020.
[2]高小云. 快樂體育理念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 當代體育科技, 2020, 1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