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鳳偉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我國社會經濟體制的轉變,使當代的學生接受到的事物越發新穎,而他們的思想道德也悄然發生變化。所以,在這種背景下,要有針對性地對小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就要重視學生思想道德環境的建設,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思想品德;教學實踐
引言
新課改理念下的小學思想品德課程是在原有思想品德、自然以及活動課的基礎上整合而成的綜合性課程,其教學內容、目標、方法與方式、觀念和評價等方面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思想品德的學科難度不高,但其德育作用很突出,是推進素質教育的關鍵一環。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可塑性較高,思想品德課程可以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1樹立榜樣,促成良好行為
教師要利用小學生模仿意識強、可塑性強的特點,結合教學內容和目標,舉出先進人物和模范事跡以及樹立班級、學校的同學為榜樣,列其高尚品格和行為加以分析,讓學生感到值得學習,把對英雄人物和先進代表的仰慕之情轉化為道德行為習慣。把樹立榜樣這個重要經驗真正運用于品德教育當中。在樹立榜樣進行品德教育時,應當注重教師的榜樣示范作用,教師首先要具備高尚的道德、淵博的知識、先進的教學方法和理念,并且能夠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尊重學生的人格,怎樣要求學生的也要怎樣要求自己,這樣才會起到榜樣示范作用,從而影響到學生良好品德的養成。另外,學生的榜樣作用也有著重要作用,因為學生之間比較熟悉、親近,先進學生的榜樣示范作用能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渴望自己也變得優秀,教師要積極宣傳他們當中的好人好事,引導學生品德走向正確的方向,這些榜樣可以在班干部中培養,也可以在學生中尋找充滿真、善、美的行為,這樣會讓學生懂得朝著正確的思想方向前進,促進大家由原來不愿做好事到主動做好事改變,學會控制自己不合道德觀念和標準的行為。只有讓學生感到榜樣的先進事跡,才能激勵他們品德向善,積極進取。
2提供健康的思想品德社會環境
社會同樣是影響小學生思想道德修養的重要環境。小學生處于對外界事物感到好奇的階段,但對是非的判斷能力欠缺,無法正確辨別社會上提供的信息,從而使各種各樣的信息都能夠影響他們。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不僅僅需要家長、學校的努力,同時也需要社會的幫助。首先,要為小學生提供一個健康的文化環境。要為小學生提供更多具有思想道德建設的書籍、視頻等,讓他們在文化中提升個人思想道德修養。其次,隨著時代的發展,網絡的普及讓廣大小學生都能使用網絡、利用網絡,而網絡上繁雜的信息都能讓學生接收到,要加強社會上對信息的管理,建立互聯網網絡信息的監管系統,為學生營造良好的網絡環境。最后,規范社會文化場所創設。規范公共場合的思想道德建設,為學生時時刻刻提供一個良好的思想道德環境。
3轉變教學評價,實現教育最終目的
對小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最根本目的,就是讓學生具備高尚的道德品質和優秀的心理素質,而教學評價是整個教學活動的重點所在,對教育的實效有著重要影響。由于思想品德課程具有實踐性比較強的特點,這就說明僅僅憑借學生的學習成績來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是很不合理的。由此可見,教師在實際教學活動中,要及時轉變評價方式,新的評價方式要以學生的實際生活為出發點,通過實際生活來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值得注意的是,以生活為出發點的評價方式,不可以忽視學生的考試成績,在實際教學之中,要注重評價方式的多元化,要通過發展的眼光對學生及時地展開評價,進而促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提升。
4教學評價生活化
在小學思想品德課教學中,要凸顯生活化的理念,在教學評價這一環節,也應該貫穿。學生能夠從教師的評價中,明確自己在這一節課中的表現。此在開展評價時,最好能以過程為導向,讓學生對自己整體教學過程有全面的關注。但是不要以結果為導向,這樣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強的功利性,只為了提高成績而學習。生活化評價就是多考慮學生能否將這些學到的知識用到自己的實際生活中,從這一方面入手,讓學生能增強對所學知識的應用意識。尤其是在給學生布置了一些生活化的作業或者實踐活動之后,一定要充分發揮評價的作用,貼近生活的評價會讓學生覺得更親切,同時更好地看到自己的學習情況。
5改變傳統教學方法,及時與學生進行溝通
很多家長忽視與學生之間進行溝通的重要性,家長只有定期與學生進行溝通,才能有效地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才能更好地了解學生當下的學習情況和心理變化,發現問題之后,及時幫助學生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家長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要改變原有傳統說教的形式,如今的學生已經對傳統說教產生抵觸心理,家長要在尊重學生的基礎上與學生進行對話、交流,對學生不恰當的思想行為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教育,家長應該將學生與自己放在同等地位,在交流過程中,不能過分指責學生,指責的方式也會給學生帶來一定的排斥心理,從而影響后續思想教育工作的開展。如果在交流過程中家長發現學生存在不恰當的心理或者不恰當的行為,家長應該用委婉的方式提醒學生,而不是直接提出來。家長要讓學生在認知上改變自己錯誤的觀念與做法。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只有面向生活化才能更有效地凸顯其教育價值,因此當前中小學思想品德教育大力呼喚生活化教育,要求教師從學生的身邊尋找教育資源,加大學生的知識面認知,進而豐富他們的情感世界與思想境界。思想品德教育在新時代必須面向生活化,向現實開放,讓學生在自主體驗中明確思想品德教育價值。
參考文獻
[1]魏星.小學思品課教學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2018.
[2]章禮靜.小學思品教材中傳統美德內容的呈現及其實施[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9.
[3]陳勤勤.基于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小學品德與社會課教學路徑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6).
[4]林英發,陳月蓉.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小學生核心素養培養途徑探析[J].當代教研論叢,2019(3).
課題備注:《小學生思想品質的培養和發展研究》已被批準為長春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一般課題 證書編號為JKBLX-202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