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華茂
摘 要:紅色文化對于培養初中階段學生應有的愛國意識、政治素養以及道德品質等有著積極意義。初中階段學生處于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他們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正處于萌芽時期。如果通過紅色文化進行熏陶,將有效推動初中生對于紅色文化的認可,進而加強初中階段學生責任意識的培養,最終通過紅色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提升自身的核心素養。文章就初中學校德育教育中紅色文化的運用價值切入,結合初中學校德育教育開展情況分析了紅色文化在初中學校德育教育中的運用方略。
關鍵詞:初中學校;德育教育;紅色文化;運用方略
紅色文化屬于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和民主革命時期形成的特有文化體系,是中華民族特殊時期的文化傳承和發展。紅色文化是我黨的精神內核,是中華民族的精神紐帶,更是實施初中學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源泉。初中學校德育教育教學過程中蘊含了大量紅色文化和革命文化的元素,為廣大初中學校德育教育中紅色文化的運用奠定了堅實基礎。所以,探索初中學校德育教育中紅色文化的運用對于提高初中學校整體德育教育水平和管理水平,培養初中學生朝著合格社會主義接班人發展有著重要價值。
一、初中學校德育教育中紅色文化的運用價值
紅色文化憑借著其得天獨厚的紅色文化底蘊,可以讓初中學校德育教育過程將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融入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等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等思想政治內容融入其中。同時,紅色文化集中展現了開拓進取、家國情懷、無私奉獻、勇于拼搏等精神都客觀真實反映了新時代之下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和人生觀。將人民利益、民族利益、國家利益和個人利益有機融合,是當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正確導向[1]。因此,紅色文化是初中學校德育教育的源泉,是生生不息的精神。紅色文化是新時代育人新風貌的展現,也是薪火相傳的革命先輩的優秀價值觀和利益觀。紅色文化是值得每一個初中階段學生深度認識、了解、掌握并內化為自身德育素養中的。初中階段學生處于身心發展初步時期,認知能力、思維能力不強,很多學生愛國意識尚未萌發,讀書的功利性過重,不明白為了什么而讀書。尤其是隨著社會發展和西方思潮的影響,一些諸如盲目崇拜、顛倒是非等不良意識形態涌入學生群體當中,錯誤的意識形態導致學生思想覺悟有所下降,核心素養無法得到培養。初中學校德育教育中紅色文化的運用可以逐步將學生人格培養和紅色文化熏陶聯系在一起,為學生構建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2]。尤其是通過紅色文化實施德育教育可以讓學生沐浴在紅色文化之下,利用紅色文化鑄就學生之魂,培養學生的良好思想政治素質、心理素質,構建學生健全的人格,推動初中階段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二、初中學校德育教育中紅色文化的運用方略
(一)弘揚紅色文化,實施教育融合
初中學校德育教育屬于“教書育人”的重要內容,要達到“育人”效果,就要講究傳承,弘揚革命愛國主義精神,傳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以,初中學校德育教育中紅色文化的運用首先需要進行紅色文化的弘揚。而紅色文化的弘揚過程就是傳統文化傳承和學生德育素養提升的重要過程。具體來說,在弘揚紅色文化的過程中,應當注重培養學生“求實開拓”的能力以及“堅守信念”的品格[3]。紅色文化中不乏大量體現了文化教育和精神文化的元素,這些都應當是應當傳遞和講述給學生的。與此同時,初中學校德育教育實施過程應當把握住紅色文化弘揚、傳統文化傳承以及德育教育的教育任務核心,通過紅色文化的概念解讀、紅色文化的故事講述等,將紅色文化有血有肉傳遞給學生,喚醒學生心靈當中的紅色文化情感,進而在德育教育中實施教育融合,讓學生身臨其境感受革命精神,幫助學生在學習紅色文化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完成陶冶情操和升華思想,最終提升德育素養。
例如,初中學校德育教育中紅色文化的運用,教師可以借助紅色文化故事、紅色故事人物、紅色文化故事歷史意義等作為初中學校德育教育的紅色教育實施優勢,讓學生在感受“紅色故事”“紅色傳承”“紅色人物”的基礎上培育自身的堅強意志、科學精神、實踐創新和社會責任。這樣,通過紅色文化的“紅色”優勢,初中學校德育教育就能逐步將學生人格培養和紅色文化熏陶聯系在一起,為學生構建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讓學生沐浴在德育教育的“紅色”氛圍當中[4]。
(二)構建紅色文化體系,強化德育教育
初中學校德育教育中紅色文化的運用需要全方位多層次和多維度進行的,只有初中學校教職員工隊伍堅定馬克思主義信念,堅定社會主義和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做到“事事無小結,處處皆開模”,將紅色文化做到“潤物細無聲”,才能讓學生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接受德育教育和紅色文化教育[5]。所以,在初中學校德育教育中紅色文化的運用過程中,初中學校教職員工隊伍應當積極研究紅色文化的內涵,構建紅色文化的校園文化體系,積極探索初中學校德育教育和素質教育的使命,讓德育教育更有方向、紅色文化教育更有目標,強化德育教育和紅色文化教育。
比如,初中學校德育教育中紅色文化的運用過程中可以從德育教育校本教材打造入手,推動紅色文化體系的完善。具體來說,初中學校可以借助與本地區相關“紅色故事”“紅色人物”等內容,在歸納總結基礎之上結合德育教育理論進行校本教材的打造。這樣,通過極具“紅色”文化特色的校本教材就推動了紅色文化體系的構建,成為初中學校德育教育依托,推動了初中生的道德思想和素質教育的發展。
結束語
紅色文化屬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亦是我國革命時期無數先烈在民族生死存亡時期用自己的生命鑄造的精神財富,更是代代相傳的時代風貌。所以,紅色文化能夠為初中階段學生德育教育營造良好的環境,便于優秀紅色文化的挖掘、傳承和弘揚,并通過紅色文化在德育教育方面的功能發揮,有效提升學生的道德修養和思想水平。因此,初中學校德育教育過程應當充分圍繞著“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傳承紅色文化,在初中學校德育教育過程中科學合理利用紅色文化,提高德育教育成效。
參考文獻
[1]萬應孝.紅色資源融入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策略探討[J].新課程,2022(11):10-11.
[2]董秀英.融入紅色文化資源,提升中學德育工作實效[J].生活教育,2021(09):126-128.
[3]武志鋒.開展國防教育? 傳承“紅色基因”[J].山東教育,2020(29):61.
[4]鄧小瓊.關于初中學校德育教育的實效性探析[J].時代教育,2017(16):129.
[5]呂佳佳. 我國初中德育人文關懷理念的培育與實踐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