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
摘 要:在新課改不斷深化的背景下,我國涌現出大量的新教學理念、教學形式,為小學英語教學改革提供諸多選擇。其中,微課以自身獨特的教學優勢,備受廣大一線教師青睞,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十分普遍,發揮的作用也有目共睹。隨著新課程改革工作的逐步推進,我們應當持續探索小學英語微課教學實踐,不斷歸納總結教學經驗和進行教學反思,優化微課教學效果,實現小學英語教學目標。本研究對微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方法進行分析。
關鍵詞:微課;教學反思;新課改;小學英語
近年來,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小學教學改革進行得如火如荼。通過微課,采用“研學后教”的教學模式不僅提高了課堂的教學實效和教學質量,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微課”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式,逐漸進入到小學英語教學活動中。微課是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全過程。一般來說,微課是一段 5-10 分鐘的視頻,有著良好的運用價值。
一、微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優勢
(一)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微課是圍繞一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展開教學的一種教學方式,以學生為服務對象,把學生的學習需求作為教學的出發點與落腳點,視學生為課堂主人,真正體現了學生的學習主體性。更為重要的是,微課打破了傳統課堂的時間、空間限制,可用于課前、課后教學,易上傳、易下載[1],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地利用微課自主學習,根據自身的學習需求安排學習計劃,選擇要觀看學習的微課主題,學習上擁有一定的決定權和自主權。在微課的輔助下,學生有了自主學習平臺,自身的思考、自學等能力得到了有效鍛煉,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綜合素養能力。
(二)增強教學的信息化程度
微課是基于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發展起來的,充分利用了網絡資源,融入了信息編輯技術、視頻錄制技術等現代技術。在資源內容上,微課突破教材的限制,大量采用教材外的視頻、圖畫等資源;在技術手段上,微課打破板書+口語講解的單一化教學方式。所以,無論是資源內容,還是教學的方式手段,與傳統課堂教學相比,微課都比較新穎,極大促進了教學形式創新改革,有利于消除傳統教學方式的缺陷、不足,提高教學的信息化程度。
二、微課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一)在課前預習中運用微課
通過預習可以讓學生對新授的內容做到心中有數,因此課前預習就成為了小學生自主學習時必不可少的環節之一。傳統教學中先教后練的模式,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大大降低學習效果。小學生年齡小、自我約束力比較差、自主學習能力也不足,但是如果采用微課的模式進行課前預習可以起到較好的效果。首先,微課的內容是單一的、有針對性的,再將其與多媒體技術融合在一起,就會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可以使得學生比較輕松地抓住需要預習的重點內容[2]。比如,要區分“is”與“has”的用法時,就可以制作一個相關的微課視頻,讓學生對預習的重點內容加以理解和掌握。其次,微課有別于普通課堂教學中的那種固定的教學方式,它可以通過趣味性的視頻給要傳授的知識增加趣味性,使學生樂學、好學。比如,在講解“is”與“has”的區別時,教師可以在微課視頻中呈現學生喜愛的兩個人物形象,引導學生展開對話,并通過他們的對話來解釋“is”與“has”的具體區別。最后,微課的時間比較短,學生的注意力會比較集中,可以提升聽講的效果。
(二)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微課
在利用微課進行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可以對課程反復學習,這對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很有幫助的。微課呈現給學生的知識點比較單一,主要是針對教學中的難點、重點或某一個語法點,學生可以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對微課內容進行初步理解,當產生困惑或個人無法解決的問題時,可以尋求教師和同學的幫助,在教師和同學的提示與幫助下對微課內容進行回顧,這樣不僅增加了生生間、師生間的交流,培養了學生間的合作意識,促進了生生、師生之間關系的融治,同時也使得學習困難的學生在課堂上獲得反思,可以鍛煉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從而使得他們對所學知識掌握得更加牢固。仍然以區分“is”與“has”的用法為例,如果學生在第一遍通過微課學習時,并沒有弄明白它們的區別,那么學生就可以通過重播的方式,再次對該知識點進行學習,如果還是不懂,就可以請教師對“is”與“has”的用法進行現場講解,教師可以通過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解答學生的問題,最終使學生牢固地掌握這一知識點。
(三)在課后復習中運用微課
在傳統的英語教學中,因學生的注意力是有限的,部分學生會在教師的講解過程中出現做小動作、思想開小差等情況,這樣會很容易把教師所講解的重點內容當成耳旁風,從而形成“夾生飯”。但是微課可以解決這一問題,它可以讓學生反復播放學習,也使得學生可以隨時重新學習教師講解的重點、難點問題,以
便于他們準確掌握所學知識并進行深入的思考。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照顧到因請假缺席沒聽到課的學生,也可以照顧中等生和待優生,讓他們能利用自己的閑暇時間吃透所學知識,從而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其學習自信心[3]。在授課結束以后,教師可以指導“吃不飽”的學生利用一些精選的視頻資源進行學習,也可以讓學生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獨自學習自己喜愛的視頻資源,使學生不斷拓展自己的知識面。這樣不僅滿足了優秀學生的求知欲望,還遵循了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從根本上解決了“吃不飽”和“吃不下”的難題。
綜上所述,隨著信息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新型教學方式被引入到實際的教學環節中來,給教學帶來了很大的改善和便利。微課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使用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教師要及時發現微課與小學英語教學相結合的優勢和弊端,重視微課在教學中的運用策
略,并積極學習新型的教學技能,為學生構建更高效的教學情境,將教學難點與重點內容融入到微課教學課件中,推動小學英語教學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康守利.互聯網+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學中微課的運用[J].中國新通信,2021,23(04):236-237.
[2]李琳.微課在小學英語常規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20,6(05):150-151.
[3]崔艷冬.微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設計及應用[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8(22):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