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小玲
摘要:良好的教育環境是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在我國素質教育理念里,品德修養是對教師的基本要求,尤其是在小學階段的教學中,學生的價值觀尚未穩定,在形成過程中,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孩子的價值觀引導起到深遠影響作用,也是實施德育的首要條件。學校教育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各項能力素養,品德教育是其中重要內容,作為班級的管理者和教育實施者,教師的品德修養極為關鍵。本文以淺析小學師德師風建設有效途徑為課題進行深入探究,結合實際情況,從多個角度闡述,給出相應解決策略。
關鍵詞:小學教師;師德師風;建設途徑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作為一名教師,不僅承擔學生的文化課程教育任務,更要兼顧學生的品德教育,一方面結合德育學科進行具體的德育理論教學,另一方面,教師也要持續不斷的提高自身的品德修養,這是一個長期學習過程,其中包含了對教師的言談舉止,教學態度以及內在價值觀等一系列衡量與考核,需要學校,教師和學生共同監督。
一、小學師德師風現狀
隨著教育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對教師的要求,無論是從學歷還是教學經驗與能力方面都有所提高,但對教師的師德師風建設仍舊不夠完善,而且在任用教師上崗的時候,師德師風無法進行直接檢驗,導致一些教師在崗位上出現了品德缺失現象,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教師對于自身職業的認同度較低,無論是社會地位還是經濟收入都不滿意甚至是厭倦,在經濟飛速發展的當下社會,物質不斷沖擊人們的價值觀念,一些教師的價值觀念發生了轉變,逐漸偏失。其次,學校忽略對教師師德師風的監督和建設,過于看重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成績,讓教師的不良品行有了滋生空間。同時,教師在教學之中重學生的學習輕品德發展,未處理好教學與教育的關系。結合以上現狀問題,下面給出師德師風建設的相應途徑。
二、小學師德師風建設具體途徑
1.增加教師入行德育門檻。這是提升教師整體品德素養的第一步,通過各項考核考察,讓教師意識到師德的重要性,尤其是對教師資格證的把控,一些師范類學院直接發放教師資格證,這種做法是不負責任的,因為師范類學院畢業的學生不一定就具備從事教師行業的品德資格,用考取教師資格證的方式代替發放教師資格證,是一種比較有效的考核制度,提高了教師行業的整體素質,然后教師的定期培訓和考核也是必要的,有了教師資格證,還需要定期對教師進行民意調查,包括同事之間、學生和學校領導,在客觀公正的基礎上進行考核,一方面督促教師不斷的提高自身品德素養,另一方面也是一種科學的教師量化制度。
2.增加多元教師評價工作。素質教育理念下,學生作為教育的主體,不僅要參與教師的品德投票,更要深入的去評價教師對學生的關愛和幫助情況,師生之間朝夕相處,如果教師沒有一顆關愛之心和作為教師的高度責任感,是不可能教育出品學兼優的學生的,通過開展多元化的評價督促教師不斷提高自身品德修養,在堅持基本考核原則上開展評價工作,如主體性原則,引導教師自省自查,從自身內在提升自我,還有民主性原則,這是最為真實公正的評價措施,將學生和家長、學校領導班子全部納入評價人中,規范考核內容流程,廣泛聽取意見和建議,營造健康的評價環境。同時學校要堅持發揮考核的導向作用,獎優罰劣,引導教師踐行師德規范,不斷提高師德修養和教育教學能力。教師的評價考核要突破傳統模式,應當有所創新、有所突破,比如通過聯系學生家長方面的意見和建議,來完善教師的考評制度,或者是結合部分班級內優秀學生的力量,來測評小學各個教師的綜合執教能力和師德的建設情況,杜絕一切形式化流程化主義。
3.結合實際情況設置相關制度。教師首先是一個職業,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健全的規章制度是師德建設的重要保障。其中包含了衡量教師的工作量、工作態度、收入情況等內容,所以為了培養教師師德,建立合理評判標準,必須遵循一定的制度規范。在制定師德建設的相關制度時,必須始終保持科學心態,及時吸收國內外的先進經驗,不斷提高決策的準確性。有獎有罰,公開透明,職業晉升依據清晰明了,杜絕內定等拉幫結派行為。小學師德建設的規章制度應從師資隊伍出發,由師資隊伍反復醞釀。領導層不僅是制度的制定者,而且是評判者,更是制度的踐行者。只有依據國家教育的相關法律法規和各地各校關于師風師德的各類規章制度,才能對教師產生約束力,以一種外在的壓力,規范和推動師德建設。
4.增加教師的德育組織建設活動。我國的教師隊伍逐漸年輕化,從教學創新度和學歷門檻的監督來講,這體現了我國學校教育的進步和發展,但也有其弊端所在,年輕教師很多都是剛剛從師范學院畢業的學生,雖然具有較高的教學水平,但從學生到教師的角色轉換還需要引導和適應,自身的行為舉止對于學生的影響,包括價值觀等內在意識,都是深遠的,所以學校要定期組織教師參加如德育講座、德育團建和德育扶貧等一系列活動,在活動中讓教師真切的感受到作為一名教師應該擔負的責任和使命。
結語:師德建設是一個持續性工作,教師的品德直接影響學生的價值觀,所以必須要把好教師師德師風關。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健全的規章制度是師德建設的重要保障。所以為了培養教師師德,建立合理評判標準,必須遵循一定的制度規范。在制定師德建設的相關制度時,始終保持科學心態,及時吸收先進經驗,不斷提高決策的準確性。小學師德建設的規章制度應成為教學工作的基礎保障,是一項長期的考核內容,在過程中不斷完善和改進措施方法,最終從整體上提升教師的師德師風,營造健康的教育環境。
參考文獻:
[1]林靜靜,劉翠霞.小學師德建設的影響因素及其完善[J].法制博覽,2015(19).
[2]楊均英.從膠南教師隊伍建設看縣域中小學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實踐路徑[D].山東師范大學,
[3]張昌勛.福建中小學師德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8).
[4]孫艷紅.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思考[J].學子(教育新理念).2014(14).
[5]趙慶華.師德師風建設的途徑與方法[J].黑河教育.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