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艷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為教育事業帶來了更深層次的改革。人工智能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進一步優化了小學數學教學內容和教學結構,在實現智能分析、智能計算的前提條件之下,增強了小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如何將人工智能融入到小學教學體系之中,使得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跟緊時代發展的潮流。需要小學數學教師轉變以往傳統的教學思想和教學觀念,通過深入學習人工智能基本方式,創新教學策略,遵循學生發展規律,借助人工智能激發學生數學課程的學習興趣,真正打造一個具有科技性、高效性的課堂環境,促使小學生綜合素養得到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人工智能;數學素養
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日常教學活動之中,應高度關注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的內在優勢,通過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為學生帶來多元性和多樣性的教育指導工作,從而解決學生對于數學課程學習的恐懼心理。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之中,人工智能為小學數學教師帶來了更多可能性,讓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之中,能進一步推動學生數學綜合素養的發展。
一、理論聯系實際
人工智能技術徹底彌補了以往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所存在的教學缺陷,達到寓教于樂與因材施教的基本要求,徹底發揮學生在數學課堂中的主體性地位。在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的同時,人工智能也徹底改變了小學數學教師自身的教學思想和教學觀點,在理論聯系實際的多元化體系構建之中,實現小學數學教學潮的信息化方向不斷發展的基本目標。在以往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學內容嚴重脫離了實際情況,所以,很難調動學生在數學課堂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導致學生始終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無法得到提升,嚴重制約了小學生數學素養的發展。
在人工智能時代,教師有了更多的選擇,要結合教學實際,不僅講授數學知識和技能,更多的是傳遞數學思想和拓寬學生視野,搭建起人工智能與課堂教學的橋梁。通過學習人工智能相關技術,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對數學理論進行形象化的認知。改變單向學習的弊端,實現在線學習和面對面學習,使學生用更少的精力去獲得更多的知識。靈活應用數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
二、關注師生交流
一部分小學數學教師為了能夠將人工智能技術運用到極致化,通常會將人工智能技術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題內容,要么讓學生來實現人機交互,要么讓學生通過視頻觀看的方式完成學習任務,而教師則處于一種完全放任的狀態,很少會實現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更難以對其學生提出疑問進行細致化的講解答,導致整體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氛圍比較懶散。 人工智能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中運用,發展已經成為一種趨勢,但是小學數學教師仍然需要關注教學內容主題性的變化,應該將眼光放置在教學結構和教學內容的講解之中,不應該將人工智能放置在主體。通過人工智能輔助教學主題內容的發展,實現師生交流與溝通,才能夠積極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與自主學習意識,推動學生數學素養的發展。
推動人工智能與數學教師教育課程全方位融合。必須要加強師生交流,構建交互性、情境化的課程資源,解決傳統教學中存在的疑難雜癥,使數學教育向深的方向發展。數學教師不能再唱“獨角戲”應該創設多樣化的教學活動,讓小學生從視覺、聽覺、觸覺等多角度去感知數學知識,不再機械地死記硬背數學定理,而是學會融會貫通,把知識與自身融為一體。
三、建立人工智能庫系統
數學學科本身是一門系統性且專業性的學科,任何一個解題步驟都需要嚴謹的態度,在人工智能運用的數學課堂之中,小學數學教師完全可以建立人工智能庫系統,對數學的基本數據進行相應的補充,而且在采取統一標準之時,也能夠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與學生實際情況實現人工智能系統的進一步拓展,這樣在人工智能系統的支持之下才能夠保證學生學習更具有系統性和科學性,時刻滿足學生多元化和多樣化的學習需求。
以作業盒子為例,其主要由領域知識庫、教師模型、學生模型與人機接口組成,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作業盒子這一人工智能,建立人工智能庫系統,來分析學生的實際學情,并對教學內容進行劃分,促進人機交互。
四、把握教學重點
人工智能時代發展之下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應該跟緊時代發展的基本步伐,通過推陳出新的方式,擺脫以往教學困境,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重難點內容之時,應有效突出人工智能技術的內在優勢,將知識借助人工智能技術實現有機結合,保證學生在不同的知識層次之下有所收獲。而且,小學數學教師還可以通過課前準備工作,結合相關的網絡資源,引導學生開展自主預習,這樣學生能夠通過預習方式,提前把握重點知識學習的基本方式,進而在人工智能運用之中,實現對于重難點知識的透徹理解。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貼近學生實際,不可泛泛而談,要重點講解考試中的易考點和學生的易錯點。在課后,充分運用在線輔導、在線答疑、即時反饋等技術,實現對小學生的全方位指導。提升小學生的數學素養。
總而言之,在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之下,小學數學學科教學迎來新的發展可能,只有真正凸顯人工智能的應對內在優勢,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才能切實推動小學生數學素養的發展,保證學生能夠在人工智能的幫助之下,重新點燃對于數學課程學習的樂趣。而小學數學教師也應該遵循時代發展的步伐,將人工智能技術合理化運用到教學的細節之中,盡可能轉化學生數學思維,彰顯學生在數學課堂中的主體性地位,使得學生在數學探究和探索之下提升自身的數學素養水平。
參考文獻
[1]屈岑.人工智能在小學數學課的應用模式———以“作業盒子”為例[J].信息技術與信息化,2019(04)
[2]張幫科.個性化學習個性化成長———小學數學個性化學習模式探索[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