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政善
摘 要:在初中階段,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與語言學習和文本理解的過程具有緊密的聯系,這必然涉及到大量的閱讀和寫作活動。閱讀與寫作一體化教學可以在閱讀中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在寫作中鞏固學生的知識,從而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文化意識。為此,教師要在閱讀與寫作一體化教學中突出學科核心素養,正確把握閱讀和寫作的關系,并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寫作
一、引言
當前,語文學科正經歷著從語言應用到核心能力培養的轉變。語文學科核心素養是該學科教育價值的集中體現,包括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其中關鍵能力包括閱讀能力、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這意味著學生要通過閱讀輸入信息,通過自己的思維加工輸出有效的知識。學生能夠將外部知識轉化為內部能力,這與語文課堂上的輸入活動和輸出活動有關。對于初中學生來說,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都需要得到提高。在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一體化教學可以豐富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語文課程的興趣,培養語文學科核心素養。
二、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一體化教學現狀分析
(一)一體化教學的效率不高
目前,大多數初中語文教師對語文學科核心素養有基本了解。但在當前的語文教學,大部分教師仍然主要關注語文核心素養中的一個要素——語言知識,這是受到長期應試教育的影響。而在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方面,教師在讀寫教學中缺乏充分地關注,沒有采取相應的教學手段。在這種情況下,讀寫教學的效率并不高[1]。
(二)閱讀和寫作活動不平衡
在讀寫教學中,初中語文教師通常更關注閱讀活動。而寫作活動卻不經常組織。許多語文教師認為,寫作活動的目的是對閱讀的補充。由于時間有限,寫作活動在學校的日常教學中沒有開展。另外,一些教師認為,雖然有必要將閱讀和寫作活動結合起來,但對初中生來說,任務過重。因此,教師沒有安排足夠的時間開展寫作活動,也沒有對學生的寫作進行深入的評論或糾正。而閱讀與寫作一體化教學課時的分配也不多。從目前來看,大多數教師每兩周安排一次讀寫課,有的教師甚至一個月才上一次讀寫課。由于對讀寫教學方法的理解不同,教師安排的課時也存在差異。
(三)核心素養發展不平衡
從初中語文讀寫教學的現狀來看,仍然以教師為中心,知識灌輸現象較為嚴重,許多教師把精力放在字詞句的講解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把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分成幾個知識點,然后由教師逐一進行講解,學生總是被動地接受。雖然學生的語言能力發展看起來較為樂觀,但他們的學習能力、文化意識和思維品質的發展卻沒有得到充分重視。與其他方面相比,教師更強調對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同時,在教學中,大部分教師還沒有充分認識到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重要意義。可見,他們對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理解并不深刻。由于語文教師對核心素養沒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在進行讀寫活動設計時,通常不會考慮到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2]。
三、改進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一體化教學方法的對策
通過閱讀與寫作一體化教學的有效組織,不僅可以提高教師在語文教學中的讀寫結合意識,而且可以讓學生通過可用的、有價值的讀寫活動實現對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
(一)在一體化教學中突出學科核心素養
廣大語文教師要意識到,自身的職責是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成長。因此,初中語文教師應以積極的態度,加深對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認識和理解。教師要認真研究教學內容,根據閱讀和寫作的難度和針對性,合理安排閱讀和寫作的時間分配。語文教師是閱讀與寫作一體化教學設計的實施者。教師應當充分意識到,一體化教學設計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
(二)正確把握閱讀和寫作的關系
閱讀與寫作一體化教學不同于單一的閱讀課或寫作課。上課前,教師應分析閱讀材料內容與寫作目標之間的相關性,并根據不同類型的文章精心設計各種活動。教學實踐證明,過去所采用的閱讀和寫作教學模式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并沒有發揮積極的作用,甚至阻礙了學生某些素養的成長。過去的閱讀和寫作教學模式注重從字詞和句子的含義著手讓學生掌握語言知識,而以理解整個段落的意思為結束。在設計一體化教學活動時,教師要有創新意識和創造力,不應該按部就班地遵循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可以設計各種活動,如小組合作等,以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同時,語文教師應適當選擇閱讀材料,合理分配閱讀和寫作活動的時間。這樣,學生就能積極參與到教師安排的各種任務中去,對文章形成深刻的理解,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和理解能力[3]。
(三)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在閱讀與寫作一體化教學中,語文教師要意識到學生是整個課堂的中心,要主動運用多樣化的教學策略,重視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合作學習能力等方面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問題一個接一個地呈現出來,而不是僅僅將知識點灌輸給學生。在回答教師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可以獨立思考、自主探究。作為教師,還應當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引導他們參與到閱讀和寫作中。寫作前的討論為學生提供了獨立思考和表述的機會。通過討論,學生有機會談論自己的想法,從而尊重了他們的個性和情感。總之,一體化教學過程應該為學生提供有意義的互動,使教師和學生能夠有效溝通。無論語文教師使用什么方法,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是必須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盡可能地給學生提供學習機會,培養積極的學習者是多樣態讀寫教學的重要目標。
四、結語
在初中階段,閱讀與寫作一體化教學對培養初中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閱讀是學生輸入知識的重要媒介,而寫作則是輸出知識的載體,是記錄、表達和交流不同思想的過程。一體化教學可以在閱讀中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在寫作中鞏固學生的知識,從而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文化意識。
參考文獻
[1]徐世銘.語文閱讀與寫作的一體化教學反思[J].文學教育,2021(03):145-146.
[2]羅海明.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一體化教學改革的探索[J].才智,2020(06):201-202.
[3]邢雯嫄.初中英語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策略探討[J].西部素質教育,2018(21):243-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