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等院校學生管理工作是高等教育工作的核心構成部分。在移動互聯網完成普及,互聯網技術、大數據技術、數字化技術日益發展的背景下,高校運營管理工作迎來創新發展機遇的同時,也對高等院校學生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在高校學生管理環節合理引入大數據技術,可以為廣大高校學生提供更加精準、更加高效的服務,有效落實高等院校以學生為本的管理理念,確保高等院校學生管理工作呈現經濟化發展、多元化發展、創新性發展趨勢。基于此,本文深度分析大數據背景下,高等院校學生管理工作實踐模式創新策略,供廣大教育界同仁參考。
關鍵詞:高等教育;大數據技術;學生管理工作;實踐策略分析
一、引言
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高校學生的學習環境、生活環境、交流環境發生巨大轉變,高等院校學生管理工作逐漸朝向數字化方向、智能化方向發展。為此,高等院校學生管理人員需要發揮大數據挖掘技術與大數據分析技術作用與優勢,在紛亂復雜的學生管理數據信息當中,獲取優質數據信息,科學開展信息整理工作。為學生管理工作提供更加精準、更加真實的數據與信息支持,秉承與時俱進的學生管理原則,積極創新學生管理觀念,確保學生管理工作可以緊隨時代發展步伐,做好學生管理工作優化與創新。
二、大數據背景分析
大數據技術主要就是以網絡技術和信息技術為基礎而發展的數據分析技術,能夠在特定的領域范圍內有效進行海量數據信息的整理與分析,借助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和系統等明確海量數據信息的聯系與邏輯,尋找出有價值的數據信息。與此同時,大數據技術在應用的過程中具備和人類直覺常識相反的能力,一方面,有著非常強大的技術價值,能夠為人們日常生活和生產創造更多思考空間和價值。另一方面,由于人們在網絡行為方面所形成的理解非常淺顯,需要進行網絡行為深入地研究和分析,而采用大數據技術之后就能夠達到網絡行為深入分析的目的。
近年來我國高校校園環境內已經開始建設網絡系統和平臺,網絡在校園生活中有所覆蓋,使得大數據技術的應用有著良好的環境與基礎[1]。在高校學生管理的過程中采用大數據技術,就可以借助現有的校園網絡環境,將大數據技術和高等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相互整合,通過大數據全面挖掘學生的行為數據、思想數據、動態數據等,準確分析大學生行為的相關性,為校園管理制度和規則的制定等提供依據。同時在采用大數據技術的過程中,還能為高等院校學生管理工作提供數據支持、信息支持等,促使學生管理工作進入到新的階段、新的領域,在管理創新層面有所突破[2]。
三、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高等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現存問題
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可以借助大數據技術實現智能化發展、數字化發展。但與此同時,大數據技術發展,也變相加大了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難度。因此,高校管理人員應當積極轉變傳統學生管理觀念,創新學生管理模式,探索更為優質、更加高效的大數據管理辦法,結合學生實際需求,制定出更加科學、更加完善、更加行之有效的學生管理方案,在為高校教育改革工作帶來創新發展機遇的同時,也為高校學生實現個性化發展、多元化發展提供助力。
(一)信息數據處理效果不佳
移動互聯網完成普及與信息化技術發展,拓寬學生的信息獲取渠道與知識獲取途徑,學生可以借助移動互聯網設備,在互聯網當中搜索大量的視頻文件、圖片文件、文字信息、音頻文件以及網絡郵件,以上數據信息錯綜復雜,匯聚成龐大的數據網絡。而高校學生管理人員可以通過數據信息,掌握學生的思想變化以及當下行為動態,為高等院校學生管理工作順利開展提供精準的依據。舉例說明:高校學生管理人員可以通過學生的書籍借閱記錄,掌握學生的書籍借閱數量、借閱類型以及借閱時間,對借閱記錄展開深度分析,從而挖掘出學生的閱讀偏向、閱讀喜好以及思想動態。但在實際管理環節,高校學生管理人員需要在海量信息當中收獲具有分析價值的信息開展處理,加大數據處理難度。與此同時,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數據信息更新速度極快,因此高校學生管理人員很難緊隨信息時代發展步伐,成為限制高等院校學生管理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阻礙[3]。
(二)信息安全無法得到保障
信息共享也是信息時代的重要特征,高校學生在學習生活與日常生活環節當中都會產生大量的數據信息,而學生管理工作同樣會產生信息,一旦此類重要信息在互聯網當中外泄,則會導致學生個人隱私泄露,而高等院校學生管理工作同樣面臨巨大威脅。除此之外,部分學生在互聯網操作環節,由于缺乏信息保護意識,這也為高校學生管理人員維護信息安全帶來些許阻礙。
(三)師資力量建設效果不佳
結合目前形勢而言,國內高校學生管理人員的受教育程度、年齡結構與專業背景差距較大,部分管理人員受到傳統管理觀念影響,仍然采用傳統學生學習管理與日常生活管理方式,而對大數據技術則缺乏深度認知與深度了解,并未掌握大數據相關技術與相關知識,更加無法將大數據技術合理應用于學生管理環節。無法在大數據系統的助力與加持下,精準獲取學生思想動態信息與行為動態信息,這也使得學生管理工作的精準性不足,無法得到有效保障,通常需要結合高校學生管理人員的管理經驗開展一系列管理工作,管理工作受到主觀因素影響,隨意性較強,這種傳統高校學生管理方法那以滿足現代高校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與多元化發展需求,更加無法為高等院校學生管理工作創新提供助力。例如:在思政教育環節,由于缺少大數據技術支持,學生管理人員無法精準掌握學生的行為動態與思想變化,無法借助新媒體平臺與學生展開互動與交流,更加無法在新媒體平臺與互聯網當中搜索學生的互聯網交流行為[4]。
四、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高校學生管理模式創新策略
大數據背景下,高等院校學生管理工作者應當對大數據技術保持高度重視與深度認知,在恰當時機引入大數據挖掘系統與大數據分析系統,顯著提升學生管理工作效率。結合高校學生的精神屬性、社會屬性,選擇更加豐富多彩實踐教學活動。在此基礎上,科學開發大數據系統結合學生的實際發展需求,營造良好的社會育人氛圍與環境育人氛圍,在潛移默化之間對學生的價值觀念與行為觀念展開有效培養。除此之外,還需做好分層設計工作,對大數據開展分層挖掘、分類挖掘,針對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學生針對性設計教育機制與管理機制,為高等院校學生管理工作提供更加科學、更加高效的決策支持[5]。
(一)創新學生管理觀念
新時期背景下,高校學生管理人員應當注重大數據系統開發與大數據系統應用,強化大數據應用意識,對高等院校學生管理工作開展精細化設計,確保大數據技術的優勢與作用可以得到有效發揮。例如:強化信息化管理系統,并且保證系統的科學應用,大數據系統應當包括學生的日常生活與學習生活的各項內容,合理利用互聯網技術,將各個子系統、子平臺以及學生終端設備無限銜接,從而形成更加完善、更加精準的大數據分析系統與大數據應用系統,顯著學生管理工作效率與工作質量。除此之外,高等院校還應當加大技術型人才引入力度,引入高技能型大數據專業人才,對大數據開展科學篩選、科學清洗、科學抽取、科學分析,從而有效強化高校內部全體學生管理人員的數據敏感度,保證數據信息的真實性與精準性,可以確保高等院校學生管理工作朝向個性化發展、精細化發展。
需要注意的是,強化學生管理人員大數據意識,需要高等院校做好大數據宣傳工作與大數據研究工作,確保在一系列宣傳活動與研究活動當中,使每位高校學生管理人員都對大數據技術與大數據知識擁有更加深入、更加精準的認知與了解,并且在學生管理環節,可以熟練掌握各項大數據技術與大數據科學處理、科學分析學生各項信息,以此確保大數據信息的利用效率,保證數據信息精準度。面對紛亂復雜的學生信息,高校學生管理人員需要具備科學收集、高校整理數據信息的能力,以此確保大數據分析工作、大數據應用工作更加快捷、更加高效,為學生管理工作順利開展提供保障,同時也為更深層次的學生管理工作優化奠定建設基礎。
(二)構建完善的大數據工作機制
在高等院校學生管理工作正式引入大數據技術之前,需要做好頂層設計工作,以確保大數據整合效果與大數據利用效果,這樣可以在數據采集環節與數據整合環節,實現協同發展、相互促進、相互補充,以此確保大數據整合效果。只有校內所有學生數據信息,才可以確保大數據的分析效果與應用效果。舉例說明:高校建設校園網系統就應當強調教學系統、行為系統以及學業預警系統,可以實現協調發展。而高等院校學生管理工作者,應當具備大局觀念,做好頂層設計工作,借助大數據技術,制定出更加科學合理、行之有效的學生管理方案,將其作為大數據建設的核心依據。這樣才可以順利開展統籌規劃工作,有效協調師生之間、生生之間、領導人員與教職工之間的關系,營造更加和諧的校園環境。可以推動高等院校教學活動、學習活動、研究活動全面發展,保證高等院校的創新能力與高素質人才培養效果。為實現這一目的,高校學生管理人員需要加大大數據制度建設力度,明確各個部門、各個崗位人員的管理責任,以此確保大數據技術可以合理應用學生管理環節,顯著提升學生管理工作效率與工作水平,為高校教育事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6]。
(三)做好大數據整合工作
大數據可以為高等院校學生管理工作帶來創新發展助力,內涵豐富的育人資源,是學生管理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保障。為此,高等院校學生管理工作者應當深度挖掘大數據技術的潛在價值,做好信息整合工作。目前國內多數高等院校存在數據系統獨立運行這一問題,各個板塊的數據始終處于“孤島”狀態,無法實現信息共建與信息共享,更加無法更加科學有效地開展數據分析工作。因此,在信息整合與信息獲取環節,花費大量的人力資源、物力資源與財力資源,而在大數據技術的價值下,高等院校學生數據信息整合工作效率明顯提升。為此,高等院校應當加大技術型人才培養,做好教學管理團隊建設工作,組建高素質、高水平教學管理隊伍,對外引進具備良好職業能力與職業素養的教學管理人才,對內加大信息化技術培訓力度[7]。其次,高等院校應當不斷加強大數據宣傳工作,突破傳統學生管理工作束縛與限制。舉例說明:由高校教務處科學開展系統整合工作,挖掘學生日常行為與考試成績之間的關聯,這樣可以通過學生的日常表現為學生提供學業預警。最后,高等院校學生管理工作者應當對數據信息提升重視程度,選擇更為高效的信息獲取途徑,鼓勵高校學生管理人員合理運用共享網絡技術、數據庫技術、云計算技術、大數據技術、聯網技術開展學生管理工作,為學生管理工作提供更加清晰的管理方案支持,做好思想引領工作。高校學生管理人員在日常工作環節,應當將高校各項管理工作與各項數據進行緊密連接,從而探索更加高效、更加優質的學生管理方案與學生管理目標,有效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助力學生早日成為一名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與社會主義建設者。
(四)加大信息安全保障力度
除以上模式創新策略之外,維護大數據系統安全也是高等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工作內容。首先高等院校應當結合大數據管理工作現狀,做好安全制度建設工作,科學評估大數據管理環節當中的現存風險。在安全保護內容方面要覆蓋學生的生活方面、學習方面與社交方面,從而有效確保學生隱私信息不丟失、泄露或損壞。其次,高等院校還應當在學生管理設置防火墻技術,有效抵御黑客攻擊與病毒入侵,將安全技術作為保障數據信息安全的重要屏障。最后,高等院校還應當提升全體學生與教職人員的信息安全意識,定期開展信息安全知識培訓,這樣也可以從源頭杜絕數據信息隱患問題發生。為此,高等院校為防止信息外泄而對學生帶來影響,需要創建獨立的安全管理部門,對大數據信息開展安全監管工作,構建更加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方案,對大數據信息設置明確的安全防護等級,科學設計瀏覽權限細致劃分密保責任、明確密保責任。[8]。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大數據背景下,高等院校學生管理工作與大數據技術高度契合,二者之間具有諸多互通之處。學校管理人員可以通過創新學生管理觀念、構建完善的大數據工作機制、加大信息安全保障力度、做好大數據整合工作等方式加強大數據建設工作,在為學生管理工作效率提供保障的同時,也為高校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綜合素質發展奠定建設穩固的基礎。
作者單位:嚴先朋? ? 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
參? 考? 文? 獻
[1] 張艷. 基于云班課教學大數據的學生行為模式研究 ——以薪酬管理課程為例[J]. 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20(7):78-80.
[2] 高小涵. 后疫情時代高校學生管理路徑的新探索 ——以新媒體+大數據為例[J]. 中外交流,2020,27(29):45.
[3] 朱曉葳. 高職院校依托大數據開展學生管理工作的應用探討 ——以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 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21(3):48-50.
[4] 楊東杰,李奕璇,胡銳. 數據賦能管理: 高校學生事務管理的精準化取向與路徑 ——以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為例[J]. 北京教育(高教版),2020(3):29-32.
[5] 陳圓慧. 基于KSAO模型的大學生數據素養評價體系構建——以管理科學與工程碩士研究生為例[J]. 科技創業月刊,2021,34(8):121-123.
[6] 賈文哲,李運來. 基于大數據的高職學生管理預測平臺探究 ——利用Hadoop離線生態圈組件為例[J]. 現代信息科技,2020,4(11):126-128,132.
[7] 胡世偉. 基于學生感知視角的旅游管理專業教學質量評價研究 ——以成都理工大學調研數據為例[J]. 荊楚理工學院學報,2020,35(4):69-72.
[8] 杜興艷,王小增,陳素萍. 大學生職業規劃教育對就業穩定性的影響研究 ——以某校畢業生麥可思調查數據為例[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34(5):134-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