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方艷
摘 要:伴隨著教學改革工作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教育理論、方法和技術逐漸融入初中數學課程教學工作中,給初中數學課程教學效果的提升帶來了極大的助力。本文以數學情境教學模式的開展為中心,圍繞問題學習引領下的初中數學情境教學模式的實施展開研究,在簡單闡述問題學習引領下初中數學情境教學模式實施的必要基礎上,又分析了初中數學情境教學模式實施的原則,并提出了深挖教材內容、融入學生生活、注重學生個性、強調共同進步、融入教育技術等多種不同的教學對策,期待能夠對廣大教師同仁有所啟發。
關鍵詞:問題學習;初中數學;情景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6?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2)14-0072-03
Research on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ode of mathematics in junior high school
under the guidance of problem learning
JIANG Fangyan (Panlong Junior High School, Xijiashan Town, Jiang'an County, Yibin City, Sichuan Province,China)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advancement of teaching reform, more and more educational theories, methods and technologies have been gradually integrated into the teaching work of ju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courses, which has brought great assistance to the improvement of ju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curriculum teaching effect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mathematics situational teaching mode, and conducts research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situational teaching mode under the guidance of problem learning. The principle of situational teaching mode is implemented, and various teaching strategies are proposed, such as digging into the content of teaching materials, integrating into students' life, paying attention to students' individuality, emphasizing common progress, and integrating into educational technology, hoping to inspire teachers and colleagues.
【Keywords】Problem learning; Ju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Situational teaching
隨著雙減政策的頒布和實施,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教學要求,需要初中數學教師加強對情境教學法的研究,進一步提升課程教學實效,讓初中數學課程教學能夠達到減量增效的教學效果。鑒于數學課程對學生學習和發展的影響,初中數學教師應在教學實踐工作中,充分意識到情境教學法教學改革與優化的意義,逐漸提升情境教學法實施的水平,讓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能夠真正滿足學生學習和發展的實際需求。
1.問題學習引領下初中數學情景教學模式實施的必要性
情境教學法作為新教學背景下的一種重要教學模式,其本身具有較高的科學性和先進性,初中數學教師可以基于自身教學需求,在生活情境、問題情境、游戲情境、故事情境等多種不同的情境中靈活應用,在不斷提升初中數學課堂豐富性的同時,幫助學生更加有效地完成課程內容的學習,其價值主要表現在兩個層面。其一,明確教學目標,提升學生學習的品質。教師可以通過具體的數學問題,讓學生更有方向和目標地進行思考,有效地應用課程學習資源,從而完成課程基礎內容的學習。其二,引發學生思考,提升學生學習深度。學生可以在不同數學問題的引導下,對數學學習情境進行深度解析,找到數學知識之間最為本質的聯系,這樣教師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完成基礎課程內容學習,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完成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從根本上提升學生課程學習的深度。所以,對于初中數學課程教學而言,將問題學習引入初中數學情境教學模式中,具有較高的必要性。
2.問題學習引領下初中數學情景教學模式實施的原則
(1)目標性原則
在新課改如火如荼進行的時代背景下,課程教學改革與優化工作成為教師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進而不斷增強部分教師對課程創新的執著,一味地強調課程教學的創新,導致本末倒置,容易影響課程教學工作的實效。為了從根本上提升課程教學實效,初中數學教師在課程教學改革工作中,應當始終秉持目標性原則,將課程教學目標的明確,擺在課程教學工作的首位,讓自身的教學工作能夠更加科學和規范。同時,也讓學生能夠更具方向性和針對性地進行課程內容的學習,從而最大限度地展現情境教學模式以及在初中數學課程教學中的價值。
(2)主體性原則
無論是問題學習引領下的教學,還是初中數學情境教學模式的實施,初中數學教師始終要認識到,學生才是課程學習的主體。教師所創設的教學活動要盡可能地以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為目標,讓學生自主地對課程內容進行感知、探索、學習和應用,幫助學生實現學科知識、學科能力、情感態度以及價值觀念等的全面發展。因此,在問題引領下的初中數學情景教學模式實施過程中,初中數學教師應當始終遵循主體性原則,強調初中數學課程教學工作中,學生課程學習主體地位的突出,盡可能地提升課堂教學的實效。
(3)啟發性原則
在新的教學背景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任務不僅僅是將教材中的內容講述給學生,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去思考、去探索、去發現,讓學生在自主思考的過程中,完成學科知識的學習和思維的發展。所以,在初中數學課程教學工作中,初中數學教師有必要加強對學生啟發工作的關注。從問題學習引領下的初中數學情景教學模式的實施,更是以學生課程學習和思維啟發為主,需要教師在課程教學工作中給予學生思維啟發以足夠的重視。因此,在初中數學課程教學工作中,初中數學教師有必要遵循啟發性原則,利用多種不同具有啟發性的問題,對學生進行引導,幫助學生完成學科知識的學習和學科思維的培養。
(4)適度性原則
就目前初中數學課程教學工作分析,部分教師在課程教學工作中未能有效地把握好“度”的問題,導致情景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課程教學中所占比重較大,不僅未能有效地引導學生完成課程知識的學習,同時還浪費了大量課堂教學時間,導致初中數學課程教學效率和實效均有所下降。為了有效地提升初中數學課程的教學質量,初中數學教師在課程教學工作開展中,應當加強對適度性原則的關注,按照實際教學需求,適當地引入問題學習引領下的初中數學情境教學模式,盡可能地提升初中數學課堂的科學性、合理性和高效性。
3.問題學習引領下初中數學情景教學模式實施的策略
(1)豐富問題角度,深挖教材內容,創設啟發情景
實現對學生思維的啟發是問題學習引領下初中數學情景教學模式實施的價值之一,為了能夠更加有效地對學生進行引導,初中數學教師可以以啟發學生為課程教學的起始點,深度挖掘教材的內容,不斷豐富問題創設的角度,讓學生在具有啟發性的情境中進行思考和學習。以華東師大版七年級上冊數學課程“有理數——正數和負數”為例,雖然形似+5、-2、+7、-10等數字是學生日常生活中能夠接觸到的內容,如溫度、賬單等,但首次接觸正數和負數的學生,總會在正數和負數的理解上存在一些問題。為了幫助學生更加有效地完成課程內容的理解,教師可以對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深度挖掘,找到正數和負數最為本質的聯系。如在教材中提到“為了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我們又引進了負數”,可見負數的引出沒有太大實際意義,只是為了表示相反意義的量。所以,在啟發學生思考時,教師則可以以此為基礎對學生進行引導,創設不同的啟發情境。如教師可以提問“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事物都存在意義相反的量,你能夠想到哪些呢?”借助這種提問方式,學生會自然而然地想到溫度、賬單等較為常見的事物。為了能夠實現學生學習視野的拓展,教師還可以通過引導進一步啟發學生的思維。如“假設學校門口的路是東西走向的,小明放學回家之后向東走,他的移動距離可以表示為正數。而小花的移動方向與小明正好相反,此時它的移動距離是否可以表示為負數?借此你還能想到什么呢?”借助多種不同具有啟發性的問題,從而不斷加深學生對正數和負數的理解,真正實現學生課程學習實效的提升。
(2)拓展問題角度,融入學生生活,創設生活情景
在陶行知教育理論的支持下,初中數學教師已然認識到生活化教學資源對于學生學習課程的重要性。為了讓問題學習引領下的初中數學情境教學模式具有更高的教學價值,初中數學教師也可以以學生的實際生活為切入點,不斷拓展問題的角度,讓學生在生活情境中完成課程內容的學習。這樣教師不僅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課程學習體驗,還可以有效地降低數學課程知識的理解難度。以華東師大版七年級下冊數學課程“多邊形——三角形”為例,在教師引導學生學習三角形三邊之間的關系時,教師可以借由三角形三邊之間的關系引導學生認識三角形的穩定性。但不可否認的是,通過課程教材的引導,學生只能從理論層面知道,三角形具有穩定性,但三角形為什么具有穩定性卻不得而知。為了有效地提升學生課程學習的效果,教師可以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入手,提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你認為有哪些事例能夠證明三角形具有穩定性?并說說你的原因”,這樣教師不僅可以引導學生有效的聯系生活實際,還能夠讓學生給予生活實際,對數學課程知識進行深度思考,從而不斷地提升學生課上的學習效果。如在上述問題的引導下,部分學生可能會引入房梁的“三腳架”,在闡述房梁“三角架”的穩定性時,學生可以借助紙條,構建三角形模型和平行四邊形模型,然后再給三角形模型和平行四邊形模型以水平方向的推力,發現平行四邊形具有明顯的形變效果,進而就展現出三角形的穩定性。
(3)豐富問題層次,注重學生個性,創設問題情景
在初中數學課程教學工作中,需要數學教師注意的是,無論教師采用何種教學方式,都必須讓學生遵循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的學習規律,這樣才能在不給學生帶來較大學習壓力的同時,幫助學生同時完成學科知識的學習和數學思維的培養。因此,數學教師在實施問題學習引領下初中數學情景教學模式時,可以從學生個性角度入手,不斷豐富問題的層次,提升問題情境創設的水平,盡可能地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初學中數學課上的學習中得到有效成長和發展。以華東師大版八年級上冊數學課程“整式的乘除——冪的運算”為例,譬如,當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積的乘方時,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掌握(ab)n=anbn的公式形式,更是要讓學生理解該公式的意義,讓學生更好應用該公式。為了幫助學生更加有效地掌握該公式,教師可以提出以下數學問題:1.寫出(4×5)2、(2×3)3、(7×15)4等整式的計算過程;2.總結上述整式計算的思路,并總結其計算的規律;3.借助總結的規律,直接表示出以下整式的結果(41×15)6、(23×13)8、(7×52)5、(a×b)n,通過不同的數學問題,逐步引導學生加深對數學課程知識的學習深度,讓學生參與知識感知、探索、學習和運用的整個過程,從而滿足不同學生課程學習的學習需求。
(4)拓展問題內容,強調共同進步,創設合作情景
在新的教學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師不僅要立足于學生全面發展和個性化培養進行考慮,還要站在共同進步的角度進行思考,讓每個學生都能在問題學習引領下的初中數學情境教學模式中得到成長。為此在初中數學課程教學工作中,考慮到學生共同進步的教學需求,教師也可以為學生創設合作學習情境,讓學生在互相合作的過程中完成課程內容的學習。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課程知識的理解,同時也能優化學生課程學習的體驗。以華東師大版八年級下冊數學課程“函數及其圖像——函數的圖像”為例,當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一次函數的圖像時,教師可以先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進行分組,然后再提出如下的學習任務:
第一,一次函數的圖像特征;第二,k值對函數圖像的影響;第三,當兩個一次函數k值相同時,兩個函數圖像之間的關系;第四,當兩個一次函數b值相同時,兩個函數圖像之間的關系,然后再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共同進行探究和歸納,逐步完成課程內容的學習。
(5)強調問題質量,融入教育技術,創設現代情景
現代教育技術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可以為初中數學情境教學模式的實施提供充足的助力,促進課程教學質量的提升。因此初中數學教師在實施情境教學模式時,可以加強對現代教育技術的關注,不斷提升問題創設的質量,實現對學生的有效引導。以華東師大版九年級下冊數學課程“隨機事件的概率——頻率與概率”為例,為了引導學生能夠更加清晰地認識到頻率與概率之間的關聯。教師可以借助現代教育技術,利用Matlab教學軟件構建隨機事件實驗模型,然后再用多媒體設備進行展示,讓Matlab軟件不斷輸出隨機事件的結果,教師再利用Excel軟件,對事件的結果進行記錄,之后再引導學生對隨機事件的頻率和概率進行對比,讓學生自己總結出頻率與概率之間的關聯。這樣教師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完成課程知識的理解,同時也能夠借助Matlab、Excel等軟件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之后的學習和發展奠定基礎。
為了確保初中數學課程教學改革與優化工作能夠始終跟隨時代發展的潮流,真正體現應有的作用和價值,初中數學教師必須在遵守應有原則的基礎上,加強對深挖教材內容、融入學生生活、注重學生個性、強調共同進步、融入教育技術等的關注,為全面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實效打下工作基礎。
參考文獻
[1]黃利.初中數學課堂開展情景教學的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