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茂春


摘要:目的 探究影響慢阻肺急性加重期伴肺栓塞的危險因素。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間100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病患臨床資料。依據其是否伴有肺栓塞情況將其劃分成肺栓塞組與非肺栓塞組,對比兩組病患臨床資料,應用Logistic回歸方程開展計算,分析影響慢阻肺急性加重期伴肺栓塞的危險因素。結果 共有29例(29.00%)病患出現肺栓塞情況。在年齡、臥床時間、下肢靜脈血栓、吸煙史、房顫、慢阻肺分級、肺源性心臟病以及主肺動脈直徑方面肺栓塞組與非肺栓塞組病患對比存在明顯差異(P<0.05)。影響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病患出現肺栓塞的危險因素有臥床時間、下肢靜脈血栓、吸煙史、慢阻肺分級以及主肺動脈直徑。結論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病患出現肺栓塞的危險因素較多,在了解相關危險因素的基礎上實施相應干預措施,提升疾病防治效果。
關鍵詞:危險因素;肺栓塞;急性加重期;慢阻肺;肺源性心臟病
【中圖分類號】 R563.5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2)11--01
慢阻肺好發于中老年人群,在慢性肺部炎癥性疾病中較為常見,具有較高的發病率以及死亡率[1]。在慢阻肺并發癥中,肺栓塞較為常見,由于疾病缺少典型臨床特征,并且部分臨床癥狀同慢阻肺重疊,極易被誤診為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延誤疾病治療[2]。而及時、有效的診斷,能夠一定程度上改善疾病預后。故而,了解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病患伴肺栓塞的危險因素,高度關注并篩查高危人群,有利于對疾病進行及時診斷,便于制定相應干預措施。為此,本次研究回顧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間100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病患臨床資料,分析影響慢阻肺急性加重期伴肺栓塞的危險因素,現作出以下介紹。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對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間本院接收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病患100例臨床資料實施回顧性分析。100例病患中,女性數量30例、男性數量70例;年齡在40歲至80歲之間,平均年齡水平是70.35±5.96歲。納入標準:(1)在開展臨床各項檢查后,均被確診為慢阻肺,并處于急性加重期[3];(2)年齡在40歲及以上者;(3)臨床資料完整者。排除標準:(1)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者;(2)存在造影劑過敏情況者;(3)存在支氣管哮喘、支氣管擴張以及肺結核等疾病者[4]。
1.2研究方法
采集全部病患臨床資料,包含年齡、性別、臥床時間、下肢靜脈血栓、下肢動脈栓塞、吸煙史、房顫、慢阻肺分級、肺源性心臟病以及主肺動脈直徑等。主肺動脈直徑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進行測量。依據其是否伴有肺栓塞情況將其劃分成肺栓塞組與非肺栓塞組,對比兩組病患臨床資料,應用Logistic回歸方程開展計算,將是否有肺栓塞發生作為因變量,將病患臨床資料作為自變量,以P=0.05為逐步篩選變量的標準,分析影響慢阻肺急性加重期伴肺栓塞的危險因素。
1.3觀察項目
(1)分析病患肺栓塞出現情況。肺栓塞診斷依據[5]:病患出現胸痛、低氧血癥、咯血以及呼吸困難等臨床表現,并通過多層CT肺動脈造影檢查確診。(2)對比肺栓塞組與非肺栓塞組病患臨床資料,使用Logistic回歸方程開展計算,分析影響慢阻肺急性加重期伴肺栓塞的危險因素。
1.4數據處理
在本文內,以SPSS22.0計算軟件對全部數據實施計算,百分比表達計數資料,開展X2檢測;采用Logistic回歸方程進行影響因素計算,若計算結果表明 P<0.05,說明對比數據間有統計學意義存在。
2研究結果
2.1分析病患肺栓塞出現情況
在100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病患中,有29例(29.00%)伴有肺栓塞,71例(71.00%)未伴有肺栓塞。
2.2對比肺栓塞組與非肺栓塞組病患臨床資料
肺栓塞組與非肺栓塞組病患在年齡、臥床時間、下肢靜脈血栓、吸煙史、房顫、慢阻肺分級、肺源性心臟病以及主肺動脈直徑方面對比存在明顯差異(P<0.05)。詳見下表1:
2.3分析影響慢阻肺急性加重期伴肺栓塞的危險因素
臥床時間、下肢靜脈血栓、吸煙史、慢阻肺分級以及主肺動脈直徑是影響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病患出現肺栓塞的危險因素(P<0.05)。詳見下表2:
3討論
肺栓塞是導致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病患死亡的常見因素,其中呼吸困難屬于肺栓塞主要臨床表現,同時還是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標志性癥狀。當前臨床對慢阻肺伴肺栓塞一般是利用磁共振顯像、雙下肢彩超、螺旋CT肺動脈造影以及臨床評分等方式進行診斷,伴隨影像學技術逐漸進步,肺栓塞診斷率有明顯提升,但是由于肺栓塞同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存在較多重疊癥狀,故而對于該項疾病的診斷依舊是臨床關注的重點。
通過實施本次研究后發現,臥床時間、下肢靜脈血栓、吸煙史、慢阻肺分級以及主肺動脈直徑是影響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病患出現肺栓塞的危險因素。針對研究結果開展進一步分析,(1)臥床時間,對于臥床時間一周及以上者,會導致血流速度減緩,血液滯留在血管內,引起血液高凝狀態,甚至可有下肢深靜脈血栓出現,加重血栓性疾病發病風險[6]。(2)下肢靜脈血栓,血流速度減緩以及血液高凝狀態會對靜脈血栓形成產生一定影響,而下肢靜脈血栓脫落是誘發肺栓塞的關鍵因素,對于伴有靜脈血栓的病患而言,其發生肺栓塞的幾率較高。(3)吸煙史,吸煙病患血液處于高凝狀態,血栓出現風險較高,并且其極易發生肺靜脈血栓。(4)慢阻肺分級,當病情越嚴重時,病患機體血液高凝狀態以及炎癥情況也更加嚴重,極易導致靜脈血栓形成。(5)主肺動脈直徑,病患長時間呈缺氧狀態,肺血管阻力不斷上升,伴隨病情進一步發展,可有肺動脈高壓,當伴有肺栓塞時還會顯著增加肺動脈高壓,肺動脈血管直徑同肺動脈壓力呈正比,當血管直徑擴大時,肺動脈內壓力也有相應增加,進而誘發肺栓塞。
綜上,影響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病患出現肺栓塞的危險因素較多,需針對相應危險因素實施有效的干預措施,降低肺栓塞發生率。
參考文獻:
[1]馬碧蔓,林輝斌,黃耀光,等.影響老年慢阻肺伴肺栓塞患者發生的危險因素及臨床特征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21,21(76):118-119.
[2]林淑芳,郭海燕,甘振勇,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并肺栓塞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9,35(5):47-48.
[3]李超,潘雙.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肺栓塞的危險因素分析[J].醫學臨床研究,2020,37(6):910-912.
[4]古嫦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肺栓塞54例臨床特點分析[J].系統醫學,2018,3(6):45-47,62.
[5]鄭琦,曾曉麗,包海榮,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外周血管疾病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20,40(2):119-126.
[6]別里克·哈帕尼,哈力木拉提·木爾提扎,哈爾滿·阿吉漢,等.急性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患者并發肺栓塞的危險因素研究[J].中國血管外科雜志(電子版),2021,13(1):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