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雅菁
摘 要:基于現代化的教育實踐,不管對學生進行哪種教育,缺少情感的支撐總是不成功的,無法全面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與創造性精神。長時間以來,小學階段的美術課程總是體現教師主的體地位,在教師的引導下提高學生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可是這種被動的教學模式難以提升學生的鑒賞水平,課堂教學存在枯燥性和乏味性,無法落實新課改標準。因此,要想提高小學美術教學質量,每一位教師都應該積極創新教學方式,給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巧妙地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使學生的審美趣味、藝術情操得以發展。
關鍵詞:情感教育;小學美術;教學策略
引言
藝術來源于生活,是人們在生活中的感悟加以提升的結果。人是感情動物,而藝術創作更離不開個人情感的參與。小學美術教學活動是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對學生實施審美教育的課程,旨在提高學生的對美的感知力,表現力和創造力。隨著教育的發展,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越來越受到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關注。藝術與情感密不可分,藝術有助于人們認識自身情感,而情感更有助于藝術的表達,提高藝術創作效果。
一、情感教育概述
羅丹曾說過“藝術就是情感”。通常而言,一個人的情感認知是在教育和實踐的雙重角度下形成的。從心理學角度而言,即人們對客觀事物所持有的態度,其反映的是人與事物之間的聯系,美術中的情感教育通常呈現出道德感、理智感、審美感,表現為學生能夠在賞析美術作品的過程中感知作品的藝術意蘊,豐富其思想情操。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意識在認識的基礎上一經形成之后,它便會對客觀世界表現出一定的傾向性。這種意識具備傾向性,簡稱意向,與它的構成及認識過程相對應的心理過程即意向過程,屬于這一范疇的心理活動有需要、注意、興趣和意志,情感也是其中之一。從這一層面上來看,所謂情感就是人的意識對一定客體的波動性與感染性,而波動性與感染性則是情感的兩個特征。那么何謂體驗?“體”表示“身體力行”“親身”,“驗”是“驗察”。關于體驗的權威解釋是:通過實踐活動來認識周圍的事物或親身經歷,設身處地地著想。綜上,“情感教育”理念可以描述為:學生在美術領域內或相關現實生活的情境中,通過學生積極主動地感受理解、感染熏陶、感悟體驗等多元化創意的情感發展活動,獲取知識、技能和情感態度體驗的一種學習方式和學習過程。
二、在小學美術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的意義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運用情感元素,可豐富學生對藝術的理解,使學生的審美趣味更具層次性,能夠衡量美丑與善惡現象。培養學生的審美情緒要貫穿于教學的各全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在繪畫技巧上存在的問題,尤其是線條粗細不均和顏色搭配不夠協調的情況要有所了解,因為這是小學生內心的實際反映,把這些情況進行細節化處理和深刻化處理,提高學生繪畫技巧,是課堂教學的主要目標。如果對學的生情況不了解,要求學生以統一的標準進行美術創作,教師提供過多的指導,可能會影響學生的情感價值,無形中會降低教育價值,影響對學生審美情緒的培養?,F階段,綜合素質體系中包含藝術情操的內容,藝術情操已經逐步得到人們的認可和重視。在現代化教育教學中,以考試成績為主評判小學生的學習能力是不科學的,藝術情操也是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標準。藝術情操涉及學生對美術作品的感悟與創作意識,學生能夠把自身的情感和美術創作融為一體,借助情感教學深刻地感知作品藝術價值,逐步形成良好的藝術情操。
三、在小學美術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的對策
(一)創設情境引入情感教育
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美術作品的鑒賞與評價是美術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向學生展示情感教育價值的重要途徑,為此,教師在學生欣賞美術作品時可以創設情境來凸顯情感教育,讓學生將自身情感融入美術作品中,并在學生深層次體會美術作品創作的意境時,幫助學生感受作者當時創作的歷史背景以及個人的情感經歷,促使學生深入感受到美術作品表達的真正意義。因此,在創設情境時引入情感教育,能讓學生在欣賞美術作品時實現美術創作能力與意識的激發,為學生今后的美術作品創作融入情感打下堅實基礎,從而使學生美術學習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
(二)實踐中產生感悟,發展藝術創造力
教師要給學生創設開放的課堂教學,走進孩子們中間,了解學生所思所想,抓住學生的興趣點,開設美術教學活動。比如在一次美術實踐課《蔬菜造型》中,教師請學生們參與美術實踐,將蔬菜適當切割,使之成為不同形體,再加以組合。紅辣椒與青辣椒組合,形成了“展翅飛翔的小鳥”“紅花與綠葉”,包菜豎切后形成一顆顆“大樹”,茄子被橫切后形成“長龍”。學生們在切割過程中不斷迸發奇思妙想,在實踐中產生感悟,發展了學生的藝術創造能力。在小學美術實踐活動中,學生們帶著積極的情感參與創作,自信心得到增強。學生在參觀同伴的作品時相互交流創作經驗,自豪感產生。學生們在藝術創作中伴隨著美好的情感,學生的作品內容越來越豐富多彩,富有情趣。學生欣賞作品、創作作品,在情感共振中獲得審美體驗,從而陶冶性情,凈化心靈,提高思想境界。
結束語
總之,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要滲透情感教育,培養學生愛祖國、愛家鄉、愛集體的情感,使藝術教育發揮對學生思想的熏陶和凈化作用。同時,教師要充分把握好美術教學內容中的積極情感,讓學生在觀察中感知,在實踐中運用,促進學生藝術技能的提升,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參考文獻
[1]計健美.情感教育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滲透[J].啟迪與智慧(中),2019(12):78.
[2]吳艷.淺談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科普童話,2019(47):85.
[3]于紅娜.淺析情感教育在美術教學中的滲透[J].中華少年,2018(18):103.
[4]楊占琴.小學美術課情感教育的探索[J].中國新通信,2018,20(02):179.